当前位置:大学路 > >正文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会

更新:2024年08月19日 17:05 大学路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会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会

  8月11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在京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韩进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中国人民大学刘英研究员就国际形势做了专题报告,学术委员会主任谢维和教授就三中全会《*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称《决定》)作了解读报告。


研讨会全景照片

  韩进在讲话中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对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提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这些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韩进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提出要求。第一,全体会员要深刻学习、全面领会三中全会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部署,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第二,学会要在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下,从战略高度,系统角度切入教育战略研究,推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第三,全国教育大会即将召开,教育强国规划纲要预计也将颁布实施,这是三中全会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落实,各分支机构在教育大会和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出台后,要踊跃参与到相关的宣传贯彻落实工作之中。


韩进讲话照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就当前的国际形势与新时代改革开放——二十届三中全会解读做了专题报告。刘英介绍,自2008年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格局就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及新兴经济体的经济走势呈现出剪刀差的发展态势。而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改变带来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国际秩序进入重组酝酿期,巴以冲突、俄乌冲突等事件频发,背后是大国博弈进入重要关口期,而经济风险的累积、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科技革命所带来的产业变革,这都要求我们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科技、教育、人才实现良性循环,需要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需要我国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在新时代背景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极为深远的重要意义,既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规划了时间表、路径图,也为促进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刘英报告照片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教授就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谢维和教授在和十八大三中全会《决定》对比后指出,“进一步”这一关键表述,无疑是理解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切入点。就深化改革的目标而言,此次全会进一步加以明确,提出了 2029 年、2035 年和本世纪中叶这三个极具标志性的重要时间节点,清晰地指明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在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充分彰显了全会《决定》所具有的时代意义和所处的历史方位;与此同时,“进一步”让我们对于后续的任务方向更加清晰明了。我们要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起全体人民的力量,持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准确认识并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

  就中国教育的全面深化改革来说,“进一步”明确地指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时代赋予的重任,着重强调了创新的关键作用。


谢维和报告照片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专题研讨会同步举行,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尤其是聚焦教育如何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新质生产力,服务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核心议题,与会专家分别就“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和“加强治理”三个主题展开深入讨论。

  在优化结构的主题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教育结构调整需要在三个大背景下考虑,一是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教育如何适应技术革命性突破,适配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二是国家创新驱动战略需求,教育如何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培养各类创新人才,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人才大军;三是教育要密切关注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密切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各类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规模结构。优化结构调整也涉及方方面面,既有宏观与微观,又有时空与区域,也有层次与类型等等。优化结构调整的目的是与社会经济产业发展适配,怎么叫适配?既需要精准测算,如人口波动,也需要面对人口红利有预见,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按照三中全会的要求,要增加改革的力度,增强办学主体微观层面的自主性和活力,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充分的生命力,随时根据市场的微观变化及时调整。同时,因为教育本身的滞后性,在强*育针对性的同时,也要遵循自身规律,侧重能力和素质。与会专家就人口的剧烈变化对教育带来的不同层次教育资源配置的结构性挑战与矛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同时,对于普职分流政策不能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需要等热点议题提出了很多积极建议。


优化结构组讨论照片

  在提升质量的主题讨论中,专家们认为,提升教育质量需要以世界一流的教育理念统领发展全局。首先,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要有顶天立地的两端。尖端前沿,要通过确立以原始创新为导向的一流人才标杆,加强科研资源向原始创新汇集,激发面向基础领域长期深耕的动力。扎根大地,要通过制度性安排和规范落实,加大公共科研系统资源向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科学教育开放共享的力度。第二,要积极推进智能时代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转型。坚持以智能时代认知科学规律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利用技术力量构建多态、多境、跨域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驾驭机器的能力和超越机器的智慧,成为“高级智能主体”。第三,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撑教育质量提升。要从国际胜任力视角来丰富和充实育人质量内涵,对标国际人才需求,加强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技术意识、组织运营、服务对象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和提升。进一步增强气候、减碳等全球性公共议题在教育领域的行动强度。第四,坚定推进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真正突破唯分数论,建立注重学生个性特长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制度环境。第五,完善和夯实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强化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加大产学研深度融合力度,深耕培育创新创造生态环境,主动服务产业行业研发应用需求。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提炼中国职业教育模式,融入职业教育国际交流。


提升质量组讨论照片

  在加强治理的主题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建设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是下一个阶段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一是应该聚焦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育人三个关键,作为教育治理的基本遵循,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学校章程等的贯彻落实,不断培育时代新人;二是应该充分研究“教育治理”这一概念的现代性内涵,把握好现代化的教育治理体系管控和疏导两个核心;三是应该深入研究如何构建科学的政策设计机制、精准的政策传达机制、高效的政策执行机制、有效的政策回应机制、敏捷的政策调整机制等,在宏观上管住边界,微观上放活,以激发基层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四是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发展,进一步关注教育治理对于现实问题的针对性,关注对于社会需要的回应性,聚焦双减、普职分流等政策的制定过程、效果分析,推动政策在源头上形成合力,避免多头领导、政出多门,真正为基层教育工作减负,从而不断提升教育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作用。与会专家还就教育治理中如何处理好*和市场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等痛点、难点与堵点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加强治理组讨论照片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李志*持了大会报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监事长,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会各分支机构理事长、秘书长1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研讨会闭幕照片

以上就是大学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大学路。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会”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高校 更多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7

2020大学路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