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一个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面对高考,考生总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时候开始报名?高考体检对报考专业有什么影响?什么时候填报志愿?怎么填报志愿?等等,为了帮助考生解惑,大学路整理了人大附中特级教师于树泉:想真正学好语文功夫在诗外相关信息,供考生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每一次的篇目变动都引人瞩目,每一次的课文调整都牵动人心,每一次的内容取舍都激起波澜,为什么史地政、理化生、音体美等其他学科就很少语文教材变化带来的这种轰动效应呢?这是因为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还是“语文味”?
我的答案是:语文是母语。
作为母语的语文是什么?我曾在一首小诗里写下过这么几句:
语文是历史,
语文是传统。
语文是血脉,
语文是基因。
语文是情感,
语文是精神。
语文是生命,
语文是心灵。
语文是人的教育,
语文是你的人生。
一个小生命降临人世了,母亲的哼唱催眠声、祖母的绵绵童话声,亲友的喜爱指点声也就随之而来了,小生命和语文也就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最初的融合。由于语文内涵外延的无限广阔丰富,孩子走进学校捧起语文书的时候,就不只在学语文,同时也在学历史、地理、哲学、文化、传统、伦理、做人……久而久之,学生渐渐明白了什么是美丑善恶、是非曲直。靠了这种真正的“启蒙教育”,语文课本成了几百万中小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窗口和共同的精神家园。由此可见,编写出一套尽可能理想的教材有多么重要。然而,一部再好的教材也不过是“教材”,因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叶圣陶语),是为学生学习了解语文学科基本内容而提供的“示例”,可见,在语文的广阔天地中,教材充其量只是一滴水,教材之外则是浩瀚的海洋。如果只注目课本,不顾及课外,“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叶圣陶语),要想真正学好语文,“功夫在诗外”。
尤其是,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期,当孩子的身体进入青春期的同时,精神也进入关键的“饥渴期”。在生活中,人们会格外看重孩子的饮食均衡以促进身体发育,却常常忽略精神滋养对于孩子心智发育的极端重要性。而阅读,正是心智发育的关键因素。然而,现实中相当普遍的情况是,在初中这足以影响人的一生的三年关键时光中,在学生处于精神高度饥渴的时候,在学生的心智发育亟待通过阅读名著和古今中外大师进行对话来获得滋养的时候,摆在他们面前的精神食粮往往只有区区6本教科书,每本教科本教中只有并非篇篇值得一读的二三十篇课文,总计两三万字,其他几乎无书可读。如同一个处于身体快速发育的孩子,每天饥肠辘辘,摆在眼前的却只有几颗浓缩的多维糖丸。
至此便不难理解,为什么经过多年的语文学习,学生的心灵土地会那样贫瘠,人文田园是那样荒芜,一个个视野狭窄,情感苍白,精神软骨,认识侏儒,无异于“字纸篓”和“机器人”。我觉得,现行语文教材固然并不完美,但再完美的教材也不能改变语文教育现状,因为我国语文教育的最大问题并不在教材,而在于“教材至上”,那句耳熟能详、为害甚剧的“以本为本”就是明证。本来,“语文即读书”,读书是语文教育之本,这属于语文教育的常识——从叶圣陶、钱理群、温儒敏,到朱永新、钱梦龙、郝明义(台湾学者)……不知有多少著名的专家学者说过类似的话。“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几句话更是明确写进“课标”。但时至今日,语文教育的普遍现状依然故我。如果不能 “努力使语文教材形态这一块成为虚框”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最终突破语文教科书的限制,把世界当作课本;而仍然画地为牢,把课本当作世界,语文教育就难有的根本转变。
基于如上思考,人大附中自2010年起在初中全面开展名著阅读活动,活动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首先是“海量阅读”。在初中的三年里,我们推荐的“必读”“选读”作品不下50部,学生人均阅读古今中外名著达30部,人均阅读量达2000万字。从展示读写成果的《走进名著——人大附中学生这样学语文》(于树泉、吴凌编著)一书中,可以看到学生读过的书超过百部。时至今日,人大附中的名著阅读活动已经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七年。通过读书,学生的眼界大开,胸襟大展,丰富了人文积淀,提升了语文素养。
其次是“多元阅读”。“基础教育的全部任务,就在于为学生的成长打开一个广阔的文化里空间”(钱理群)。中学生既要读文学经典,也要读文化经典,包括历史、政治、军事、经济、天文、地理、哲学、心理等,一切值得读的书都在可读之例。在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先后推荐了《论语》选读、《庄子》寓言、《诗经》、《楚辞》精选、《菜根谭》以及古诗百首、对联百副、寓言百则;哲学方面,推荐老子、王阳明、周国平;社会学方面,推荐了《现代化的陷阱》《猎杀中国龙》《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心理学方面,推荐了毕淑敏、卡耐基……通过广泛涉猎,博览群书,来培养学生的阳光心态,健朗精神,书卷气质和家国情怀。
此外,我们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专题阅读”。譬如由《狼图腾》《重返狼群》《藏獒》组成的动物专题,由《大秦帝国》《大秦将军》《蒙古帝国》组成的历史专题,由《鲁迅传》《*传》《钱学森传》《贝多芬传》《林肯传》《拿破仑传》《海伦凯勒自传》组成的人物传记专题,以及由反映中国近现代史中华民族的苦难与辉煌历程的作品构成的 “红色经典”专题等等。下面仅以“红色经典”专题为例做一点具体说明。
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历经屈辱与苦难、血泪与抗争。无数革命先驱,“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他们的智慧与勇气,奉献与担当,精神与人格,是中华民族一笔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反映这段历史时期的作品,既是文学,又是历史。读这些书对学生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简直难以估量。我们为学生推荐了二十几本书,设计成一份有难易梯度的书单:
初一年级~初三年级书单
【初一年级】
必读书目:《红岩》《四世同堂》《决战朝鲜》《长征》《*诗词》
选读书目:《林海雪原》《掩不住的阳光》《西路军》《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初二年级】
必读书目:《南京大屠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钱学森传》
选读书目:《南京安魂曲》《铁道游击队》《野葫芦引》《蚕丝——钱学森传》《保卫延安》
【初三年级】
必读书目:《子夜》《补天裂》《苦难辉煌》《黄河东流去》
选读书目:《呐喊》《彷徨》《1901》《1911》、《创业史》《邓稼先传》
“红色经典”的大量阅读,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培养和精神成长,也有利于把“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的课程建设目标落到实处。走进“红色经典”,不仅是回归读写本源、同步升华读写的有效途径,更是形成核心素养、为终生发展奠基的必然之举。
应该说,一颗松子,具备长成参天大树的先天基因。但是,如果把这颗种子放进杯子里,它就很难生根发芽;如果把这颗种子放进花盆里,它至多长成盆景;如果让这颗种子植根大地,去充分汲取水分营养、沐浴日月光华,这颗种子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孩子走进名著,博览群书,去饱*神的“水分”“营养”和“阳光”,就是在为长成参天大树储备丰富的生命能量。反之,如果把他们禁锢在语文教科书的“杯子”和“花盆”里,无异于蜗牛角上比拳脚,小水沟中赛龙舟,在狭小地盘上,永远演不出威武雄壮的剧来。同样,我们的语文教育,如果眼睛只盯着课本,不从狭窄局促的一隅回归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也永远不会有大的出息。(人大附中特级教师 于树泉)
以上就是大学路为大家带来的人大附中特级教师于树泉:想真正学好语文功夫在诗外,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