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一个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面对高考,考生总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时候开始报名?高考体检对报考专业有什么影响?什么时候填报志愿?怎么填报志愿?等等,为了帮助考生解惑,大学路整理了《小别离》告诉你:孩子开学了 这三条教育红线千万别碰相关信息,供考生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又是一年开学季,孩子们都升级了,您的教育还停留在原地吗?
“孩子在学校能适应吗?”
“孩子的成绩能跟得上吗?”
“孩子在学校能有很好的表现吗?”
……
开学了,这些疑问会在很多家长心里打转,为此他们的“焦虑小人”会不自觉地跳出来。
为何家长加载了洪荒之力也开启不了孩子们的学霸模式?
学习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而家庭教育也应是一件科学而专业的事,任何违背教育规律,忽视孩子个性发展,不注重教育效果的行为,都是在对孩子“耍流氓”,都是教育孩子过程中家长不可触碰的红线。
常见的红线有哪些呢?
一、说教红线不可碰,言传身教更重要
最近火爆荧屏的电视剧《小别离》中,朵朵每天必须6点一刻起床,马不停蹄地背单词,晨练,在饭桌上写作业,不仅要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参加妈妈的“特训”……
现实生活中很多这样的孩子,家境条件很好,父母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令人艳羡的职业,这个看似*、幸福、和谐的家庭,但唯独在孩子的教育上,忧虑重重。
在一般外人看来,朵朵是个非常乖巧、阳光的女孩,但是实际上朵朵是个情绪波动很大的孩子。朵朵妈妈非常严厉,极其关注孩子的成绩,不允许她的成绩有波动,一有滑落,妈妈就会焦虑、不知所措,就会对孩子进行说教。由于这种频繁地说教,使得孩子在升入初三之后,情绪波动很大,成绩下降,看到孩子成绩下降,妈妈变本加厉的说教……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升入初三后,朵朵的成绩波动很大。
妈妈看到了女儿成绩的落后,说教变得更加厉害,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不停说教其实已严重影响到了孩子。
孩子到底有多不喜欢被说教?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2001人的一项调查显示,76.0%的受访者反感家长说教。
而在说教这件事上,有的家长可谓达到极致:早晨说,晚上说,一见孩子面就说,孩子已经表现很好了仍然“找茬儿”说;孩子不做时作业说,做作业时也说,做完作业了还说,发了作业更说;考试前说,考试时说,考砸了大说,考好了往高标准说。
家长还经常埋怨孩子说,我都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你怎么还是做不到?从成人的经验可知,说到并不一定能做到,如果你只是对孩子进行说教,就企图让孩子变成你想象的那样,那你就已经踩到了教育孩子的“红线”。
反复的说教就如同贴到墙上的“记过簿”,不仅不能使孩子改正,还会把孩子的问题固化下来,使孩子难以和你说教的那些问题剥离开来。
说教或许能让孩子变得顺从,但不会让孩子变得聪明和懂事;能让他们变得听话,但不会让他们变得自觉和上进。或许说教能得到一些暂时的、表面的效果,但它是以孩子整体的堕落和消沉为代价的。
通过说教来促成孩子好好学习,结果只能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厌恶;用说教来让孩子听话,孩子只会变得更加逆反固执;用说教让孩子做个好人,孩子只会在责难下心理扭曲变态。
因为一个人汲取信息,并非是只靠听觉这单一路径来完成,还有视觉化的学习,孩子看到您的行为或许比听到您的指令更有效;当然还受潜意识的影响,束缚、管教、希望式的教育,只会让孩子在成长时会潜意识地想去挣脱。
孩子的行为很多时候就是一种自动化的表现,如何改变这种自动化,需要专业的辅导、训练和改变孩子的观念,并非是表面上的说教和投入。
就如在工作中上级交付给你的任务一样,并非口头上的一个传话你就能够完全理解或是记得的,你有时候也会记忆模糊,也需要签字确认。
所以,文字比语言跟稳定、有效和持久,而在教育孩子上,比文字更稳定、有效和持久的是行动。孩子会观察你的言行,然后不管好坏地照单全收,他们“领悟”你的行为,胜于“受教”于你的语言。
二、道德绑架不可取,感同身受价更高
两个孩子同时落水,父亲出于本能先救起了自己的孩子,再返回去救陌生小男孩时,陌生孩子已经不见了踪影。当这个父亲抱着自己获救的儿子时却备受谴责,这是一种道德绑架。
有些人经常劝你甚至命令你做这个做那个,你不做他还生气,还口口声声说“我是为你好”,这样的一句“我是为你好”,也是一种道德绑架。
道德绑架不仅存在于社会中,也存在于家庭中,而且最喜欢披着“亲情”的外衣,随时扑向我们的孩子。
“我生你养你,辛辛苦苦供你吃穿供你上学,你不好好学习,这样对得起我吗?”“我让你好好学习,是为你好”“我不让你这样做,是为你着想”,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因为父母对我们说过,我们也对孩子说过。
自古以来,中国的父母都是善用“道德绑架”的高手,他们只是希望孩子长成“我想要的样子”,而从没有真正给予过孩子成长的权利。
我们都不想被道德绑架,可是我们又在不自觉地用道德绑架我们的孩子。
《小别离》中的小宇的形象让很多家长眼熟。典型的学渣,在家也不听话。于是土豪爸爸决定送他出国,这样既可以躲避中高考,又可以避免和继母的矛盾,并且在国外成绩好坏也没人知道,海归镀金回来可以接管家族企业。这样的一个“完美”安排,孩子应该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但是,殊不知他却无形中背负上了“提升家族门楣”的重任。
因为他的家庭环境,家庭对他的付出,家庭的面子都要求他必须按照父母设定的方向去发展。这样的无形绑架使得孩子不堪重负,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非常压抑,甚至价值观产生扭曲。而且,父母习惯性的道德绑架也会让其变得更具控制性。
小宇只能无奈的感叹“这世界上有三种鸟:一种是先飞的,一种是嫌累不飞的,还有一种是最最最讨厌的,它们呢,自己飞得不咋的,下一窝蛋,把希望都寄托在它们身上……”这句话吐露出了心声,也表达了自己对父母强硬安排自己未来的讨厌和不满感受。
道德绑架并不会将孩子培育成人格完整的人。孩子在这种高压环境下可能学业、事业成功的机会会更大一点,但却不利于成为一个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人。
道德绑架也是我们教育孩子过程中不可触碰的一条红线,多听听孩子内心的声音,鼓励孩子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让孩子拥有自*来决定如何生活。
三、霸道教育使不得,自主孩子更成功
学霸琴琴本可以轻松考入重点高中,但她的妈妈却迫切希望将她送出国,因为这样不仅能得到更好的教育,还能借此摆脱普通的家庭背景,改变命运。
琴琴的爸爸只是一名普通的司机,他只想开车多赚些钱,并不想攀比。夫妻截然不同的性格和人生态度,使得他们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经常吵架,甚至到了离婚的地步,这也使得琴琴十分为难和忧虑。爸爸还经常一吵架就问女儿,“我和你妈离婚了你跟谁?”在这场父母关于琴琴前途选择的较量中,作为主人公的琴琴,却从来没有被征求过意见,也没人听过她的心声。
很多时候,家长不自觉的在安排孩子的一切,操纵了孩子的成长,教育的对立面是操纵,是替孩子做决定,它出于对孩子潜能的生长缺乏信心,认为只有成年人去指导孩子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孩子才会获得正常的发展。这其实是不对的。
替孩子做决定,让孩子在一个*纵的环境下长大。孩子会变得自卑,缺乏主见,性格内向,缺少人际沟通能力,缺少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坏脾气,甚至是堕落等。
人的天性是愿意遵从自己的思想,排斥来自他人的命令。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为了让孩子形成自觉的意识,也为了孩子能更好地执行决定,应该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和选择。
开学了,对于孩子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而家长的教育理念也应该迭代更新,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要触碰说教、道德绑架和操纵这三条红线,而应该学习用更多的行动去影响孩子,多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鼓励孩子去思考与抉择。
以上就是大学路为大家带来的《小别离》告诉你:孩子开学了 这三条教育红线千万别碰,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