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学路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沉积学与古地理学专业前景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和前景如何,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的发展历程,与石油天然气勘探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经过了一个探索、创立和日趋完善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石油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石油地质理论主要是从国外引入,并根据传统的背斜说和地面油气显示找油。新中国成立后,石油工业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崭新阶段,石油地质学理论体系也获得了不断充实和发展。与我国勘探事业发展阶段相对应,陆相石油地质学理论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初创阶段、60~70年代勘探东移的快速发展阶段和80年代以来充实完善阶段。
(一)近代石油地质学理论的引入及陆相生油观点的提出
中国近代,伴随着石油地质勘探事业的发展,逐步从国外引入科学的石油地质学理论,主要是背斜油气聚集成藏理论及追踪油气苗的勘探方法。
近代石油工业,先是从美国发展起来的,而且发展较快。石油地质学也是于19世纪末期先从美国逐步发展起来的。
1859年,美国人德拉克(Drake,E.L.)在阿巴拉契亚山区,以蒸汽机为动力,在宾夕法尼亚州Tilusville区,成功地钻成了世界上第一口工业油井,井深21.69 m,日产油1.817 m 3 ,从而成为石油工业的起点。这一口井也被命名为德没氏拉克井(Drake well)。
国外把寻找石油与地质结合起来,是在19世纪末期才开始的。由此诞生了石油地质学。在Drake井完成后的第三年,加拿大人亨特(Hunt,T.S.)研究了安大略油田,指出石油多储于背斜顶部多孔隙灰岩之中。与此同时,美国人安德鲁斯(Andrews,E.B.)也提出同样的观点,但均未引起石油界的注意。
怀特于1883年研究了美国阿巴拉契亚区油气井后,指出石油聚集与背斜构造有密切关系。为证明他的观点,他选了 3 个背斜,在其顶部拟定了 3 口井位,于 1884 年开始,先后获得油气流。于是怀特于1885 年发表了论文《天然气地质学》(The Geology of Nature Gas),提出背斜理论,并开始为石油界重视。到 1915 年,大部分石油公司均先后建立了地质部门,因而把1885年被定为石油地质学的诞生年。
至1919年,按石油地质学家多西·瓦格尔(Dorsey Huager)1915年出版、1919年所修订的《石油地质学》(Oil Geology)一书,在原理方面已不局限于背斜理论,而且包括了石油的成因、聚集、物理化学性质、地层、构造地质等。在勘探方法方面,包括测图、井位确定、钻井、石油生产以及石油地质野外方法与用具等。书中关于石油的成因,分为“无机说”与“海相有机说”及“无机与有机复合说”3种。
关于油气聚集的要素,提出了五个方面,即背斜(包括单斜)构造、地层水与挤压作用、毛细管作用、储层、盖层和底板层。书中对石油地质学的主要方面均已涉及,只是因为勘探程度和分析化验技术水平的局限,在认识程度上比较肤浅。
中国近枯知散代石油地质科学原理,基本上是从国外引进的。1932年著名地质学家谢家荣编著出版《石油》一书,这可以说是中国人写的第一本石油地质学著作,难能可贵。该书主要引用猛困外国书刊理论综合编写,对中国石油地质涉及较少,但却成为国外油气地质科学引入中国的第一本中文书籍。
在近代中国石油地质事业发展中,老一辈地质家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在惟海相生油论气氛笼罩下,通过在中国的实地调查,提出了陆相生油的观点。从而使中国这个在印支构造运动后陆相沉积广泛分布的国土上,勘探石油天然气的前景变得乐观起来。
首先是潘钟祥教授,他根据从1931~1934年先后4次去陕北进行石油地质调查,1935年又去四川作石油地质调查,获得的比较系统的实际资料,于1941年在美国石油地质家协会杂志上发表了《论中国陕北及四川白垩系陆相生油》的论文,向当时流传的只有海相地层才能生油的论点提出了挑战,认为陆相沉积同样可以生油。
接着黄汲清、翁文灏等,根据1942年在新疆石油地质调查的资料,在1943年初编写的《新疆油田地质调查报告》中也提出陆相生油的观点,指出新疆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及下第三系均为可能生油层。文中说:“至少可以说某些新疆石油,显然来源于纯粹的陆相侏罗纪沉积”。
此后,还有不少地质学家,如谢家荣、李春昱(1944)、陈贲(1945)、王曰伦(1947)、阮维周(1947)、尹赞勋(1948)、王尚文(1949)等,先后在地质调查报告中论述过陆相沉积可以生油的观点,他们认为玉门老君庙油田的生油层,应是白垩系黑色湖相页岩。尹赞勋更提出由于火山喷发,淡水湖泊中生物暴亡,成为玉门石油之来源。这些观点虽然是以区域地质分析为基础的,但它无疑是对中国石油地质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贡献。
正是由于有了比较明确的陆相地层也可生油的认识,才指导了许多地质学家不畏艰难,锲而不舍地在中国广袤的国土上进行石油地质调查和钻探,发现了玉门油田,为现代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指出了良好的勘探前景。
中国对近代石油地质学的贡献是,指出了惟海相生油理论的局限性,提出陆相沉积也可以生油的新观点,这是在石油海相成因观点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地质认识的一种革命性变化和飞跃。
(二)20世纪50年代现代油气勘探的首次突破与中国陆相石油地质学理论的初步创立
新中国诞生后,石油天然气勘探事业是在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技术十分落后、基础极其薄弱的情况下起步的。指导油气勘探的是背斜理论,勘探目标选定的依据,一是地表背斜,二是地面油气苗。
鉴于西北地区的山前坳陷和山间盆地内背斜构造明显,又有众多的油气苗,而且已发现了老君庙和独山子油田,因此,勘探重点在西部。从1952年起,主要力量移向甘肃西部,开展了酒泉西部、民和、潮水盆地的石油勘探。同时,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山前坳陷开始了地面地质调查。1954年进入青海省柴达木盆地。
1950~1954年共计完钻探井420口,进尺24.5万米,平均井深583 m。先后发现了永坪、白杨河、石油沟等3个小油田,勘探成效不大。究其原因,有的是储层物性差,如陕北枣园;有的是目的层缺失,如潮水盆地窖水构造;有的是地面背斜构造与地下构造不吻合,如川西海棠铺构造。在挫折中人们开始认识到,一个油气藏的形成,需要具有多方面的条件,找油气田不能简单理解为就是找地面背斜构造、找油气苗,还要研究储层的变化、地层分布、构造发育历史以及深浅层构造吻合情况等。并认识到区域构造稳定地区,也可形成油气田。对油气藏形成方面的这些新认识,是油气勘探指导思想的一次提高。
鉴于前期的认识,本时期油气勘探逐步向盆地腹地和构造平缓地区拓展,即所谓的上“地台”。在此认识指导下,1955年末首次突破,发现了克拉玛依油田。1958年发现了川中含油区。
到1959年底,川中地区共发现平缓背斜24个,钻探了10个,发现了7个油田,产油层位包括有中、上三叠统和侏罗系。储集空间主要为裂缝、由裂缝连通的晶洞、溶洞、介壳间隙等。凉高山层为既有裂缝、又有孔隙的双重介质储层,油层的分布受裂缝发育产状的控制。大安寨层既是生油层,又是较好的介壳灰岩储层。表明川中地区油层纵向上为多层系,横向上分布广泛,并不局限于背斜圈闭。
从1950年到1959年8月,是我国现代石油天然气地质理论发展的初创时期。在实践中初步总结出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油气地质理论雏形。
经过10年的油气地质勘探,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油藏所处的地质环境研究,使广大地质学家进一步确立了陆相生油的观点。各勘探盆地已先后确定了本地区的主要生油层系及分布范围。
1960年前后,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了有关这方面的若干著作,代表了这个阶段石油地质学家对陆相生油认识的水平。但由于种种原因,多数未能与广大读者见面。《中国陆相沉积生油和找油论文集》(第一集,1960年3月)是公开发行的一本。该书各篇论文,有的从大地构造条件、沉积环境、古气候及有机物沉积特点,来论述石油的生成;有的从陆相沉积、沉积建造与生油关系,来论述陆相沉积的生油条件;有的从岩石性质及动物、植物化石来论证陆相生油;有的论文还谈到在陆相沉积中,如何找油的问题等等。
关于生油的地质条件,当时已经提出,在内陆盆地的沼泽相、湖泊相(淡水、半咸水),甚至三角洲相,都是生油层的沉积环境,并大体明确了中国已勘探盆地的主要生油层系。关于生油层与储油层的分布关系,该书认为,储油层在生油层剖面内,或在其上,或在其附近。陆相生油岩是在沉积盆地不断扩大、水体封闭、湿润气候条件下堆积而成的,其直观标志与海相一样是灰绿色到黑色粘土岩。
在此期间,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于 1959 年提出中国陆相生油的地质条件是“内陆潮湿坳陷”。地质部系统对陆相生油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描述生油层地质条件时,特别强调了还原环境。
1955年,第一次走出山前坳陷,在背斜构造不明显的单斜带,发现了当时中国最大的克拉玛依地层超覆和地层不整合大油田。之后,又在玉门鸭儿峡发现了变质岩风化壳油藏、在川中发现了裂缝性油藏,证实了中国油气藏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勘探领域十分广阔。
在油气藏形成的过程中,水文地质条件有很大影响,克拉玛依油田在这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和系统(《石油地质报告集》,1959)。
这期间开始认识到油气藏分布不仅受单个构造的控制,就总体来看,是被构造带控制的。因此,相应地提出了油气聚集带的概念,如准噶尔盆地北部划分出3个含油区、7个油气聚集带;克拉玛依-乌尔禾为1个油气聚集带。
关于找油方向,这期间已经明确提出必须在具有生油岩系的盆地范围内去找,首先是要在有生油岩系的整个盆地里去找储油构造。
对含油气的评价工作,也逐步摒弃了单个背斜的排队方法,而着眼于全盆地或一个含油气地区的综合评价。在勘探方法上,开展了如川中、川南等地区的构造连片细测和克拉玛依的地面地质、钻井及地球物理的综合勘探,从而能够较全面而且较快地认识地下地质构造。
(三)中国油气勘探战略东移与陆相石油地质学理论快速发展阶段
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重点由西部向东部转移的原因,一是油气地质学理论水平的提高,认识到东部地区有较大的含油气潜力;二是勘探手段的改进与发展,特别是地震与深井钻探技术已开始广泛使用,于是才有可能在一无地面背斜,二无油气显示的广袤大平原内进行油气勘探。
关于我国东部地区的含油性,早在1948年1月,翁文灏教授在美国油气杂志上就著文指出,中国松辽、华北、江汉和鲁、苏、浙、闽、粤沿海以及台湾省西部定碳比小于70%,为有利含油气区。从1952年以后,又有一些中国地质专家先后提出,应该开展中国东部地区的地质勘探。
从1955年开始,地质部和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加强了在东部地区进行的石油地质普查工作。1955年1月,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召开了第六次全国石油勘探会议,确定了开展中国东部地区石油地质普查。同年1~2月,地质部第一次石油普查工作会议也决定开展东部的勘探。
1956年,石油工业部成立华北石油勘探大队,并开钻了第一口石油参数井——华1井,同时派出地质队到二连盆地进行石油普查。
1958年,又在长春市成立了松辽石油勘探局,在上海成立了华东石油勘探局,为中国石油勘探的重点东移做好了组织准备。
1.大庆油田的勘探开发和中国油气地质理论的逐步建立
松辽盆地以找油气为目的的地质普查勘探是从1955 年开始的。首先是地质部东北地质局进行了两条路线踏勘。通过调查认为,松辽平原是一个沉降区,有很厚的白垩系与第三系沉积,总厚度约4000 m。在松花江岸及公主岭西之黑山嘴子找到了具有油味和荧光显示的含介形虫化石的暗色泥岩,并提出有海相地层存在的可能。预测平原中部可能有储油构造,建议尽快开展地球物理勘探。1956 年,地质部松辽石油普查大队和第二物探大队,在松辽平原进行重磁力普查,初步了解了松辽平原的基底起伏状况。
大庆油田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陆相沉积盆地不仅可以生油,而且可以形成丰富的石油,形成特大型的世界著名的大油田,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对陆相盆地含油气潜力的评价,对中国油气资源的认识就更加乐观。
在大庆油田的勘探开发实践中,系统地研究和总结了陆相盆地石油地质学的主要内容,使中国石油地质学理论水平和相应的勘探指导思想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1)在陆相生油方面有重大进展
陆相生油研究,不再局限于过去单纯的地质定性分析,开始大量应用岩石化学分析资料,确立了定量鉴别生油层的有机质丰度和沉积环境参数,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在大庆油田陆相生油研究的推动下,全国各油气区,陆续进行了这方面的工作,明确了中国陆相原油和海相原油相比,多数具有高蜡、低硫、低卟啉含量、低w/(V)/w(Ni)比值等特点。陆相生油层沉积水体矿化度多数较低,氯根含量一般只为海相的10%~20%,碘含量为海相的20%~50%,溴的含量也低,还原硫、钒、镍、铜、铬等元素含量也普遍低于海相,说明多数陆相生油层形成于淡水和半咸水中。能否构成生油层,关键是有机质的丰度和沉积环境,而不取决于古水体的矿化度。
陆相生油层的形成与沉积时水体的氧化-还原程度密切相关。提出利用铁还原系数(k)来确定还原程度:氧化相k=0~0.2,还原相k=0.2~0.8,其中,弱还原亚相k=0.2~0.3,还原亚相k=0.3~0.55,强还原亚相k=0.55~0.8,硫化氢相k>0.8。以此为标准,分析了中国主要含油气盆地生油层的分布特点,指出陆相生油层主要沉积于弱还原亚相和还原亚相,而海相生油层则主要沉积于还原亚相、强还原亚相和硫化氢相。
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和有机质向石油转化,有机碳含量则是衡量生油层优劣的标准。中国陆相生油层有机碳含量比较高,它的下限值为0.4%,而一般值为1%~2%;海相生油层有机碳含量一般为1%左右或更高。陆相生油层的沉积环境,为长期下沉、并为较深水体所覆盖的湖盆,非补偿区是形成良好生油层的最佳部位。气候条件不是最主要的,但温暖湿润的气候更有利于水体的长期保持与动植物的繁衍生长。
(2)推动了陆相沉积学的发展
大庆油田发现后,在储油层岩性、物性、沉积环境及其分布规律方面的认识,极大地推动了陆相沉积学的研究与进展。
对陆相沉积环境的研究,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大庆油田发现前业已开始。1958年冬,石油工业部石油科学研究院在北京举办岩相古地理学习班,由各石油管理局派人参加学习。之后,各探区借鉴海相沉积学研究方法,应用地层、岩性和古生物资料进行岩性分区和岩相古地理恢复研究。石油工业部石油科学研究院于1959年成立岩相古地理研究队。该队于1959~1960年,先后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T 3 y)和延安组(J 1 y),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的下第三系,松辽盆地松花江群和四川盆地的侏罗系。由于资料短缺,研究单元划得大、方法少,因此,对陆相沉积特点体现较少。但是,在认识盆地的发育历史和沉积特点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960年11月,石油科学研究院召开了“全国油气田分布规律与岩相古地理会议”,交流了各油气区的经验。把湖相细分为滨湖、浅湖、半深湖和深湖亚相。并提出了深湖亚相利于生油,以及陆相沉积有明显的旋回性,地层剖面多生储盖组合的观点。认为生油层、盖层位于细粒段,储层位于粗粒段,从而形成了生储盖组合。
(3)进一步认识陆相油气藏形成的特征
大庆油田发现后,总结提出油气藏形成的生(油层)、储(集层)、盖(层)、运(移)、圈(闭)、保(存)等6个条件,对中国陆相盆地油气藏形成及分布规律有了进一步认识。归纳起来大体有如下几点:①由于陆相沉积岩性、岩相变化大,油气运移距离小,油气藏分布严格受生油凹陷的控制;②二级构造带控制油气聚集;③斜坡区,往往形成非背斜油气藏;④盆地中央宽缓部位,往往发育有平缓的长垣背斜,油气最为富集,如大庆长垣背斜。因此,在勘探上形成了“定凹探边”,以二级构造带为目标的指导思想。所谓定凹,首先要确定生油凹陷,然后在有利生油凹陷周边有利储集相带区,以二级构造带为目标,进行整体勘探。这种勘探做法,在随后的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初期,应用见到了实效。
2.渤海湾大型油气区的勘探进展推动了油气聚集理论的完善和提高
渤海湾油气区的发现和发展过程,是认识张性裂谷盆地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特点的过程,也是中国陆相石油天然气地质理论长足发展,进一步完善提高的过程。
1964~1977年的10多年间,通过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地质理论,包括陆相沉积学、陆相生油层评价、陆相储集岩特征、陆相流体性质和陆相油气田分布规律等内容,都有很大的丰富和发展。进展最明显的是油气藏形成条件及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的产生。
(1)油气藏形成条件认识的发展
如前所述,在大庆油田发现后的初期,对油气藏的形成曾提出了生(油气层)、储(集层)、盖(层)、圈(闭)、运(移)、保(存)等6个要素,经过渤海湾盆地大规模油气勘探和深入研究后,认识深化了,对油气藏形成条件也进行了补充和发展。首先认为烃源岩是基础,储、盖层两个条件不应分割开来单独分析,而应当把两者联系起来,从其组合的角度分析它们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另外也应把烃源岩与运移两条件结合起来,分析油气源的状况。因此实际上油气藏形成的最基本要素,就是油气源、储盖层组合和圈闭。
上述3个条件也并非就是油气藏形成的充分条件,有不少地区这3个条件都有,但是有的圈闭成为油气藏,有的却含油气很少,有的甚至成为“空”圈闭。这是为什么呢?经过深入研究,认为油气藏形成的 3 个要素,并非是互相联系发展的,而是各自独立变化的。只有当3个要素在时间、空间上具最佳配置和组合的地方,才能形成油气藏。特别是油气运移和圈闭形成的时间、空间的配置就更为重要,即在时间上是在油气生成前或与油气生成同时形成的圈闭。而在空间上,则是距油气源近,或虽然远,但有通道沟通的圈闭,才最有利于油气藏的形成。比如济阳坳陷的胜-坨地区,是一个同沉积的逆牵引背斜构造,发育于沙三期(E 2-3 s 3 ),定型于油气运移开始的东营中晚期(E 3 d 1-2 )。在空间上,这个背斜带紧邻东营生油凹陷陡侧,有多条断层与主要生油层沙三段沟通,因而在沙二段(E 2-3 s 2 )形成丰度很高的油气藏。黄骅坳陷孔店凸起,不仅距歧口生油凹陷较远,而且披覆于凸起上的馆陶组背斜形成也较晚,但在时间上仍早于油气主要生成运移期明化镇期(N 1-2 m)。在空间上圈闭与油源区有不整合面和断层沟通,因此也形成了油气藏。
油气藏形成的关键是3个成藏要素的时空配置和组合。在此观点指导下开展了渤海湾盆地油气生成、运移与圈闭形成诸要素的时空关系研究,随后的找油勘探工作就更有针对性,成效有了明显提高。
(2)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的产生
对以拉张断陷为特征的渤海湾盆地油气聚集与分布的认识,大体上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简单背斜油气藏模式阶段:在勘探初期,认为华北平原和松辽平原一样,油气聚集于背斜中,因此用简单背斜油气藏的模式来指导勘探,采用等距离布探井、大剖面控制的办法来探明含油气的范围,但使许多井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如在济阳坳陷的勘探中,发现在构造高部位的探井为水层,在低部位的探井却见到油层;在一口井中,油层之上有水层,水层之下有油层;同一油层在不同井中,其流体性质、产能、产量、油气比等变化都很大,有些井落了空。再如,辽河坳陷在整体勘探黄金带———热河台二级构造带,套用大庆油田油气分布模式部署井位,致使第一批定在翼部及鞍部的探井落空。一度曾出现了仅在“构造高点有油”的论点,认为含油面积只能依靠钻井来确定。于是出现了“打到油层往外扩,打到水层往里缩”的完全被动和“不可知”的状况。
第二阶段——勘探小断块阶段:经过初期勘探实践,已认识到渤海湾盆地断层多、断层活动时间长、构造破碎和断块控制油气分布的特点。针对断块油田的特殊性,一部分勘探家曾产生过必须先搞清每一个断块的油层分布情况,然后才能进行油田开发的想法。这一做法一度使勘探工作陷入复杂小断块中,导致探井密度越来越大,钻井越来越多,使勘探步子难以迈开,以致于在一段时间里,勘探上没有重大发现。如某一个坳陷的勘探初期,对其中2个构造带,勘探了2年,仍然没有超出3~4 km 2 的范围。
第三阶段——复式油气聚集带观点的建立阶段:渤海湾盆地在下第三系沉积时,有47个凹陷。多数凹陷自成一个独立的沉积系统,在其周围有大小不等、数量众多的水系注入湖盆,形成了各类砂体与生油岩在平面上共生、剖面上错叠交互的组合。而且又因湖盆中心不断迁移,从而使生油岩和储油岩构成良好的生储盖匹配。这与我国一些大型湖盆,如松辽盆地构成的统一沉积盆地不同而且要复杂得多。另外,在沉积过程中及沉积后,盆地又经历了多次强烈的断裂活动,使生、储油层被一系列不同方向的断层切割、错动,或呈垒堑相间、或呈阶梯变化、或呈群楼式的镶嵌体。每一个油田都是由很多含油层系、很多类型油藏和大小不等的一系列含油断块组成。每个断块的每个含油层段又都是一个独立的油水系统。实际上一个油田是由成百上千个油藏组成的。
有关复式油气聚集带的理论,就是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经过反复实践和全面系统的综合研究,才逐步总结出来的。
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的提出,在我国东部地区的油气勘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勘探、开发成效。
断陷盆地既有它复杂的一面,也有它简单的一面,既有差异性,又有统一性。所谓统一性,就是一个断裂构造带一般都有相对统一的形成史、主要目的层与主要的生储盖组合及主要的油气藏形成期。油气分布受构造带控制,在一个成藏地质体中构成多层系、多类型油气藏组合含油的基本面貌。所谓差异性,是一个断裂构造带被众多的断层切割,油、气、水在各断块中又自成系统,断块间在含油气层系、油层段、油水界面、油气水层组合、流体性质、压力系统、驱动类型与能量方面均有差异。在勘探上,要从统一性出发,整体着眼,立足于油气藏聚集带进行整体部署,对含油规模进行控制和探明。而在开发上,则要立足于断块,区别对待,力求稀井高产,早期补充能量,及时注水。
(3)滚动勘探开发方法应运而生
如上所述,复杂油气聚集带内油气藏数量众多、类型多样,是不可能通过一次勘探就能完全搞清的。因此,要把勘探开发交叉进行,从而产生了滚动勘探开发的具体实践,使勘探开发成效明显提高,这是中国石油勘探专家、油藏工程师与油田开发专家基于对断陷盆地油藏特征与油、气、水分布复杂性的深刻理解,在实践中描述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对世界油气勘探开发实践的重要贡献。
(四)1979年之后中国陆相石油地质学理论进一步丰富完善阶段
为了深化对中国含油气盆地石油地质特征的认识,以便更有效地发现油气储量,从1979年开始,原石油工业部组织强化了对中国石油天然气地质理论的研究。一是健全和建立研究组织机构,在北京充实和加强了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在全国各地区的各油田管理局(公司),先后建立和健全了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所);二是加强了科学研究工作的协调和计划管理,以及广泛应用先进的分析、实验技术;三是强调了基础学科研究,如构造、沉积相、生油层、储层、煤成气及天然气地质、资源评价和油气藏分布规律等。经过几轮分专业分地区的系统综合总结和全国性专业系统综合总结,中国石油天然气地质学有了很大的充实和提高。
1981年开展的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研究,促进了油气地质学理论的发展。在统一的研究大纲和计划安排下,进行了5年工作,于1986年完成了构造、沉积、生油、煤成气、油气聚集与分布、资源评价等专题研究和全国143个盆地的资源评价。预测了全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量。这次资源评价工作,重视基础研究,从专题研究入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该项研究工作结束之后,先后汇总出版了中国油气区构造、沉积相、陆相生油、煤成气、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及油气聚集与分布规律等6个专题研究论文集。
1985~1995年的《中国石油地质志》编写工作,包括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及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所属各石油管理局、勘探局(公司)的研究院(所),按照统一的提纲,对各油气区的石油天然气地质理论,包括地层、沉积相、构造、生油层、储层、油田水文地质、天然气地质、原油性质、油气运移、油气藏分布规律、资源潜力和勘探前景等,进行了更为全面和系统的总结,使中国石油天然气地质理论水平又向前跨进了一大步。
1992年开始的第二次全国资源评价,促进了对我国石油天然气地质特征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随着油气勘探的发展,很多油气地质问题需要重新认识和研究。为此,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从1992年4月到1994年底,组织全国各有关24个单位按照统一要求,进行了第二次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研究工作。地质评价主要进行盆地评价和区带-圈闭评价。盆地评价研究统一采用先进的盆地模拟技术,在对盆地石油地质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随后编制成软件,应用计算机,定量模拟沉积盆地的形成、发展及其中烃类的生成、运移和聚集过程,从而指出盆地有利的勘探区带。区带-圈闭评价研究,采用地质风险方法,主要对区带-圈闭的含油气性进行基础地质研究,指出成藏条件及与其相关区带-圈闭的对比研究。
第二次资源评价研究与第一次相比,采用技术方法先进,规范标准统一,认识深入和可信度显著提高。不少区带-圈闭评价研究,直接为探区提供了勘探目标。特别对于油气藏形成条件与规律、陆相生油理论、低熟油以及若干新区勘探新成果、新理论编写了专著,使对中国含油气盆地的地质认识进一步深化。
由于采掘技术等原因,曾一度出现资源短缺和地质行业的效益滑坡,而随着技术的提升,开采也从过去的浅层矿发展到现在的深层矿,新一轮的资源开发正在进行,地质行业又恢复了勃勃生机。可以说这工作是实实在在的技术活儿,相对少见什么“垄断门”的事情出现,就业形势还是一片大好。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多数人未曾注意到的是,有关人类生存的专业正在慢慢升温,人们需要衣食住行,所以建筑专业和机械*专业一向炙手可热,工业化的进程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民生专业开始展现出了它的魅力,它从未曾同那些时髦的专业“争宠”,也从来不急功近利地宣传自己,却承载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某种程度上,它是有关“能源与资源”的“处理技术”专业,需要大量知识的沉淀和数十年隐姓埋名的经验积累。
朱小鸽
吴崇筠(1921~1995),沉积学家,我国沉积岩石学的创始人之一。20世纪50年代初创建了第一批石油地质实验室瞎仔,主编了石油高校第一本《沉积岩石学参考教材》与《沉积岩石学》,是我国石油高校沉积岩石学教学和教材建设的先驱。她提出并总结了大庆油田萨尔图砂岩体的分布、结构、沉积特点,为大庆油田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春雹料,获石油工业部“红旗手”称号。其专著《沉积岩》是国内第一本沉积岩石学专著。她创立了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沉积学,主编的《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是国内外第一本系统的陆相含油气盆地沉积学专著,在理论和应用上都有重要价值,由石油工业出版社两次出版,并出版了该书英文版。她为我国石油工业与沉积岩石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地质学史论丛·6·
吴崇筠,四川江津县人。1938年,南开中学迁到重庆,吴崇筠初中未毕业,即以同等学历报考南开高中,得到录取。1941年高中毕业考大学时,一些著名大学各自分别在不同日期报名考试,吴崇筠报考了5个大学:成都华西坝医学院,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重庆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及中央大学地质系;先后发榜,竟然都被录取。她本喜欢物理和农业,但认为国家富强,资源开发利用是大关键,不仅“抗战”需要,子孙后代也需要。哥哥不放心她独自远行昆明,最终进了中央大学地质系。
中央大学地质系的同班只她一位女生。她学习努力,以致毕业时系里的老师都不肯放她走。1945年毕业后当了张更系主任和李学清教授的助教。“抗日”战争胜利后,随中央大学到南京。
1947年,吴崇筠到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地质系留学,师从系主任拉塞尔博士(R.S.Russell),研究沉积物中的微古生物学。1949年夏季获得硕士学位,8月与同校留学生朱康福结婚。1950年1月到威斯康星大学地质系攻读博士学位。不久即响应新中国的召唤于1950年9月乘威尔逊总统号轮船夫妻共同回到祖国,11月进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吴崇筠夫妇把带回的将近2000美元全部捐献给了国家。
1951年,她生下第一个孩子后56天就参加了全国第一届石油展览会的筹办。根据苏联专家来华后提出的勘探方针“自西而东”,石油总局组织勘探队。1952年春节后不久,与几位老师带一批年轻人西出玉门关,以全队唯一女性又是小队长身份,深入现场,在青草湾、红树峡、积阴功台等处进行地质勘探,后调到玉门担任实验室主任,组建新的实验室。1953年春末,她再次出差去四川和西安。一年半之间,在玉门、成都、西安三处分别筹建第一批石油勘探实验室。
1954年,她到新成立的北京石油学院任地质勘探系矿物岩石教研室(简称岩矿室)主任,副教授,讲授本专业的沉积岩石学、普通岩石学、结晶矿物学、光性矿物学及钻井物探专业的岩石学等。当时主要采用苏联教科书,不适合我国具体情况,要重新编写教材。作为教研室主任,她一边授课,一边组织安排和编写教材,同时组建实验室。
1959年9月,松辽盆地松基三井喷油,12月,吴崇筠将刚刚出生4个月的第三个孩子断奶,陪同苏联专家前往。1960年春大庆会战开始,3月,吴崇筠与石油学院的一批师生到大庆,石油部领导点名让她负责组建地质实验室;7月份,调去前线指挥部对比大队任岩心队队长,专搞钻井岩心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是当时取全取准数据的重要一环。指挥部领导人包括余秋里部长曾听她讲解地质知识,从此被称为吴教授。直到年底才回京。1962年再去大庆并见到了周恩来总理。大庆油田开发期间她先后6次去大庆工作,被石油工业部授予“红旗手”称号。
1963年,吴崇筠担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2月,周总理在全国人大第二届第四次会议上宣布我国石油基本自给,“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磨森汪即将一去不复返”。她在人民大会堂听了报告,为祖国的逐渐富强而激动不已,为自己能参与其中做些工作而欣慰。
1969年11月,吴崇筠随北京石油学院迁往山东东营,1970年为第一批工农兵学员讲课,带野外实习,根据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的特点因材施教,深受好评。
1974年借调回北京,当时世界上已发现不少大油田在碳酸盐岩中,我国南方也有大面积的碳酸盐岩沉积,部领导把这一课题交给她。吴崇筠翻译并摘编国际上有关碳酸盐岩的重要文献,进行现场调查,多次为碳酸盐岩学习班、研讨会讲课。
1977年,吴崇筠调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1978年任院副总地质师,在沉积室工作,是该院第一批博士生导师。
1985年,“大庆油田长期高产稳产注水开发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吴崇筠是主要参加者。她是中国石油学会第一、二、三届理事,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二、三届理事,沉积学会副理事长。
吴崇筠历经8年,抱病完成了《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的编写。该书由石油工业出版社于1992年两次出版,1993年获“第七届中国图书奖”,1994年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了该书英文版。当时吴崇筠已于1995年8月7日去世,享年74岁。
一、新中国石油地质实验室的创建人
吴崇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回国的留美学生之一。当时国家严重缺油,国家领导人已经注意到石油的重要性,勘探找油成为石油管理总局的第一要务。根据苏联专家的意见甘肃-青海一带是重点,1952年春她与勘探队西出玉门关,深入西北高原进行野外地质勘探,并任小队长。野外工作加强了,很快就显露出实验室工作跟不上。吴崇筠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时的硕士研究课题就是对标定沉积岩年代起决定性作用的微古生物学的研究,大部分工作是在实验室中完成的。因此总局把她调回玉门担任实验室主任,组建新的实验室。她在当时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组织实验室,调配试验设备,培训人才。她按不同的实验项目,分组定向培训专业人员,使实验室工作得以较快地全面展开,配合野外工作上了轨道,成为国内第一个石油地质实验室,很快完成了古、新近系岩矿综合剖面,对缺少生物化石的陆相古、新近系地层划分起了很大作用,为确定钻井目标层位提供了依据,开创了岩矿工作在石油地质勘探中的研究与应用前景,同时培养了一批年轻人。
随着地质勘探工作的不断开展,实验分析工作日益加重,实验技术的推广迫在眉睫。1953年她又去四川组建实验室,下半年在西安建成全国石油地质中心实验室,培训更多的年轻人。当时她正怀着第二个孩子,却没有告诉同事。只是随身带一把开水煮过的剪刀和几块纱布以防万一,跑野外时路途崎岖不平,她就把手放在座位,坐在自己的手上以减少颠簸。
新中国第一批石油地质实验室就这样建立起来,为石油勘探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基础数据与分析成果,大大提高了油气勘探开发的科学水平,促进了石油工业的发展。她当年培训的人员,后来都成为这方面的骨干。
1960年春,吴崇筠参加大庆会战,石油部领导点名让她负责组建地质实验室。后又去前线指挥部下属的对比大队任岩心队队长。钻井岩心的对比分析是摸清油藏地层情况、计算储量、制定开发方案的重要方面,是“取全取准20项资料、72种数据”的重要一环。但钻井取心既麻烦又影响进尺,钻井队不很重视。为了提高取心率与保证岩心质量,她带领队员到井队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时宣讲取心工作的重要与意义。在各级领导与工人的支持下,大幅度提高了取心率,关键井位上的取心率与岩心质量都达到要求。当年大庆会战的条件极其艰苦,她带领全组人员自己动手收集、搬运岩心,并自己拼装活动板房作为实验室,对岩心进行整理、保管、分析。根据岩心数据和其他地质资料建成了大庆油田生产实验区地宫。为大庆油田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我国石油高校沉积岩石学教学和教材建设的先驱
1954年,吴崇筠调到新成立的北京石油学院,是该校讲授沉积岩石学的第一人。当时高教部指定以苏联教材为主,但并不适用。她一边担任繁重的授课任务,一边自学俄语,从美国带回的两大箱英文书籍只能在家中查看;编写了约30万字的《沉积岩石学参考教材》,大大提高了沉积岩石学的教学水平。这本北京石油学院铅印的教材是全国石油系统高校沉积岩石学教材的先导。在此参考教材的基础上,1962年她又主编了石油高校教材《沉积岩石学》,38万字,由中国工业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正式出版的沉积岩石学教科书,也是第一本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沉积岩石学教材。从此国内几乎所有高校的相关专业都采用这一教材,使用范围远远超过石油院校,其影响广泛而深远。
1963年,吴崇筠又组织各石油厂矿专家与北京石油学院岩矿教研室的教师合作,花3年时间编写了54万字的专著《沉积岩》。以后几经修改重编,于1977年由燃料化学工业部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公开出版的第一本沉积岩石学专著。历经文化大革命,吴崇筠主编该书,与编者们一起冒了很大风险。但一经出版即受到高校及油田、勘探等科研与生产部门地质工作者的好评,被作为工具书广泛应用。
吴崇筠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调离石油学院之后,仍然主审了由华东石油学院主编的《沉积岩石学》1982年版与1993年版,为两书的最后定稿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两本教材都是上述教材与专著的延续和拓展。其中1993年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沉积岩石学》(第二版),100万字,获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高校第三届优秀教材特等奖,是以吴崇筠为首的中国石油大学两代人40余年教学实践与教材建设的结晶。
三、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沉积学的创立者
国外的大部分油田都为海相沉积,而中国90%以上的原油储量来自陆相沉积或以陆相沉积为烃源岩,即生油岩。因此研究陆相沉积盆地的沉积学对查明油气的生成、聚集与分布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对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吴崇筠自我国陆续发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后,就在教授沉积岩石学与编写教材的同时,对我国油田的陆相沉积特点进行研究。1977年正式调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后,更进一步对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沉积的特征、规律及其与油田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多次深入油田,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与研究,她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陆相含油气盆地沉积学,提出了中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的分布规律、湖泊分类与湖盆充填类型、湖泊内部沉积环境的划分、湖盆砂体类型及分布规律等。
吴崇筠通过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中国中新生代湖泊沉积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提出古构造性质、古地理位置、古气候环境为划分湖盆类型的三原则。综合分析结果与实际应用的需要,建立了中国中新生代湖泊分类系统、12种湖泊类型,即近海断陷淡水湖、内陆断陷淡水湖、近海坳陷淡水湖、内陆坳陷淡水湖;近海断-坳过渡型淡水湖、内陆断-坳过渡型淡水湖;近海断陷盐湖、内陆断陷盐湖;近海坳陷盐湖、内陆坳陷盐湖、近海断-坳盐湖、内陆断-坳盐湖。她指导其研究集体编制了中国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沉积相系列图,展现了各类湖盆的沉积演化历史与油气生成和聚集环境,为油气资源评价和明确勘探领域奠定了沉积学理论基础。
吴崇筠深入研究了古代湖泊沉积特征,详细考察和分析现代湖泊岸线变迁、水动力状况及相应沉积物的特征与分布,提出以浪基面、枯水面、洪水面3个界面作为湖泊内部环境划分的依据。这3个界面控制着生储油层的分布;良好的生油层分布于浪基面以下,大部分储集砂体如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滩坝分布于浪基面和洪水面之间;浊积砂*于浪基面以下。以3个界面作为湖泊内部环境划分的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得到普遍的赞同、推广与应用。
吴崇筠对湖盆中从近源区至远源区所发育的各类砂体的沉积特征和成因环境进行了系统剖析,提出了划分的原则方法、鉴别标志与划分系统。划分原则强调从湖盆整体着眼,根据砂体所处的湖泊亚相带,即砂体所处的水深、坡度、距源区、距岸带和距河口远近等因素来划分砂体类型。划分方法则从沉积相分析着手,不仅研究砂体本身的沉积特征,还要研究砂体围岩的沉积特征和环境因素,实际上就是应用相的共生组合原理的沉积相综合分析方法,提高了砂体预测能力和勘探预见性。将湖泊砂体划分为三角洲、扇三角洲、水下扇、滩坝、广义浊积砂体五大类。对于各类砂体的鉴别标志,从沉积环境、围岩特征、沉积作用、砂体特征、主要发育阶段、相邻砂体及与相似砂体的区别,作出了全面系统的总结。
吴崇筠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中新生代湖盆沉积模式,阐明了坳陷、断陷、断陷-坳陷过渡型3种湖盆沉积模式和沉积格局、生油层和储层类型,及其在湖盆中的分布规律。她带领研究集体对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南沿海大陆架众多的新生代沉积盆地开展了系统的分析与含油气性研究。东部盆地包括松辽、二连、渤海湾、南襄、江汉、苏北等;中部盆地包括陕甘宁、四川、滇黔桂等;西部地区包括酒西、柴达木、吐鲁番、准噶尔、塔里木等;沿海大陆架地区包括东海、珠江口、莺琼、北部湾等。对盆地地质构造、沉积环境、沉积相类型与沉积演化、成岩作用,油气生储组合与分布等作了全面剖析。揭示了各种类型盆地的含油气潜力和油气分布形式。指出中国中新生界是以河湖沉积为主的陆相沉积,东部少数地层中见到的少量海相或海陆过渡相化石,说明这些盆地受到海侵的影响,但影响的时期和地区是短暂和局部的,这是近海盆地、近海湖泊的特点。还进一步指出受海侵影响的时期正是主要生油层发育期。通过综合分析判断出古、新近纪中国东部的海侵方向趋势为从南至北、自西而东的特点。
吴崇筠的陆相含油气盆地沉积学思想构思缜密,体系完整,既有对湖盆沉积基本理论的阐述,又有对重要含油气盆地沉积特征及含油气性的描述,并上升为陆相沉积与油气生成、储集、成藏关系的总结,主要成果体现在她主编的《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中,这本从1983年开始酝酿,直到1989年完稿,在她确诊患了鼻咽癌后,仍然坚持完成的专著,1992年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简装本,1993年再版精装本,成为从事盆地地质研究和石油勘探开发有关人员的必备参考书,也是有关院校重要的教学参考书,受到国际同行的重视。1997年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了此书英文版,在北京举办的世界石油大会上面世,其影响更为广泛和深远。叶连俊院士称为:有广度,有深度,有创见,具国内外先进水平,是我国第一本较全面的油气沉积学专著。
随着我国油气勘探事业的不断发展,岩性地层油气藏储量不断提升,吴崇筠开创的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沉积学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中国沉积岩石学的创始人之一
沉积岩石学是地学中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其原理和方法对寻找沉积矿床,特别是对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自从1954年吴崇筠调入北京石油学院,就从事沉积岩石学的教学与教材编写工作。当时根据新中国建设的需要,地质学科快速发展,地质、石油高校急需相应教材,吴崇筠花费了很大心血编写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教材。她主编的《沉积岩石学》(1962年出版),与《沉积岩》(1977年出版)分别为第一本中国人自己编写、公开发行的沉积岩石学教材与专著。
吴崇筠对沉积岩石学的研究,具有与中国的石油事业紧密联系,与实践相结合并为实际生产服务的特点。她在参加大庆油田勘探开发期间,提出并总结了萨尔图砂岩体的的分布、结构、沉积特点,为大庆油田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她对我国东部断陷湖盆不同类型沉积相模式进行了研究,撰写了“油区岩相古地理”、“中新生界湖盆三角洲与油气分布”、“断陷湖盆浊积岩”等论文,丰富了我国沉积学研究的内容,为石油勘探开发奠定了基础。1982年在加拿大召开的第十一届沉积学家大会上所作的学术报告“构造湖盆三角洲与油气分布”引起与会学者极大的兴趣与好评。
20世纪70~80年代,随着我国油气勘探开发事业的迅速发展,各个油区相继发现了丰富多彩、沉积特征各异的多种油气储集砂体。吴崇筠把握国际沉积学研究的前沿,领导和组织翻译了国外有关浊流和扇三角洲的最新论文,亲自撰写综合评论文章。
20世纪80年代中期,油气储层作为石油部重点攻关项目,既已取得重要成果,也面临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的问题。在此关键时刻,吴崇筠提出两项重要建议:一是研究和编制我国含油气盆地岩相古地理图;二是建立专门实验室,开展水槽试验与现代湖泊沉积的调查研究。两项建议都被采纳。水槽实验室由江汉石油学院负责,吴崇筠被聘为顾问,负责人是她的学生,多次得到她的指导。该实验室于1998年开始运行,为大庆油田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长庆油田油层沉积微相、辽河油田扇三角洲砂体形成机制等作了沉积模拟,收到良好效果。全国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由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承担,开展1:400万编图,吴崇筠带领课题组完成了中国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沉积相系列图。为进一步开展的以石油勘探目的层为对象的研究打下了基础,既解决了生产中提出的问题,又发展了基础学科的研究。
吴崇筠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期间,虽然是院副总地质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但始终在沉积室工作。她借鉴、吸收在石油勘探与地学领域中国际上的新进展与研究成果,对我国东部油田独特的湖相沉积特点与开发经验进行总结、对比与分析。她带领研究集体,多次深入油田和野外实地考察,进行踏实的针对我国特色的沉积岩石学研究。她积累几十年的科学实践与辨证思维,创立了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沉积学,提出以古构造、古气候、古地理三因素划分的湖盆类型是油气资源潜力评价的重要沉积学基础;以浪基面、枯水面、洪水面3个界面划分湖泊内部次级环境,指明了不同类型湖泊的油气生成和聚集环境;湖盆砂体成因分类是油气储层评价与预测的科学根据,为我国沉积岩石学开创了一个新领域。
《沉积学报》于1983年创刊,吴崇筠任副主编。她对每期的稿件进行认真审核。这一刊物受到国内外同行的注意,1992年被列入“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还被北京高校图书馆协会与北大图书馆期刊研究会评为“核心期刊”,被甘肃省评为“优秀科技期刊”。
《沉积岩石学》、《沉积岩》、《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是吴崇筠毕生从事沉积岩石学教学与研究的3个里程碑,也是她对我国沉积岩石学的创立与发展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五、为人师表,淡泊名利,甘为基石
基本学制:四年 | 招生对象: | 学历:中专 | 专业代码:081403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矿产资源勘查方面的基本 理论、基本方法和技能,获得相关的工程训练,能适应21世纪国内外资源勘查工作的需要,在企 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中从事金属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等资源勘查评价、开发、科学研究及经营管 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牢固掌握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系统 学习地质学与矿产资源勘查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矿产资源勘查和综合评价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接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矿产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管理的能力。 本专业学生在金属非金属、能源等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开发与管理等方面可有所侧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意识 和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和保证职业诚信;
2.掌握从事资源勘查工程领域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和计算机 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技能和工作方法;
3.具有对矿产地质、矿产形成机理和分布规律等进行研究和综合分析的基本能力;
4.掌握与矿产资源有关的基本实验、测试方法和分析技术;
5.具有对地球化学、地球物理、遥感等现代勘查方法的信息采集、处理、成果解释和综合应 用的能力;
6.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开展矿产资源综合评价和经济分析的基本能力,并具有 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工程的初步设计与工程取样及矿山(油田)地质工作的能力;
7.熟悉本专业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对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保护的知识和 能力,具有一定的管理知识和能力;
8.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较强的交流、竞争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9.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
主干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地质学基础、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藏)理论、成矿(藏)规律、矿石(油气)的 组成和组构鉴定与分析、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矿产勘查技术、地学信息采集处理与综合应用等。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
(1)固体矿产勘查方向:普通地质学(48学时)、测量学(40学时)、结晶学与矿物学(80学 时)、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40学时)、岩石学(80学时)、地层及古生物(40学时)、构造地质学 (64学时)、地球化学(48学时)、矿石学(40学时)、矿田构造学(32学时)、矿床学A(80学时)、 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A(80学时)、矿产综合勘查技术(56学时)、矿床统计预测(48学时)、矿业 工程概论(56学时)、流体包裹体(32学时)、资源经济学(40学时)、矿床地球化学(32学时)。
(2)石油与天然气勘查方向:普通地质学(48学时)、测量学(40学时)、结晶学与矿物学(80 学时)、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40学时)、岩石学(80学时)、地层及古生物(40学时)、构造地质 学(64学时)、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80学时)、含油气盆地沉积学(64学时)、含油气盆地构造学 (64学时)、油气地球化学(48学时)、地球物理勘探原理(96学时)、油气勘查与评价(48学时)、 油(气学时)层物理学(48学时)、油(气学时)层物理学(48学时)、地震地质综合解释(48学 时)。
(3)煤及煤层气勘查方向:普通地质学(48学时)、测量学(40学时)、结晶学与矿物学(80 学时)、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40学时)、岩石学(80学时)、地层及古生物(40学时)、构造地质 学(64学时)、煤田地质学(40学时)、煤层气地质学(56学时)、煤岩及煤化学基础(48学时)、聚 煤盆地沉积学(48学时)、煤层气渗流力学(48学时)、煤及煤层气地球物理勘探(64学时)、煤与 煤层气资源勘查(48学时)、煤与瓦斯共采(48学时)、煤及煤层气钻井工艺(48学时)、煤层气采 气工程(48学时)。
2.示例二
(1)固体矿产勘查方向:地球科学概论(60学时)、结晶学与矿物学(60学时)、晶体光学及 光性矿物学(48学时)、岩石学AI(44学时)、岩石学AⅡ(42学时)、岩石学AⅢ(42学时)、古 生物学与地层学(64学时)、构造地质学(64学时)、矿相学(40学时)、勘查地球物理(48学时)、 勘查地球化学(32学时)、遥感地质学(32学时)、矿床学(72学时)、矿产勘查学(72学时)。
(2)石油与天然气勘查方向:地球科学概论(60学时)、结晶学与矿物学B(60学时)、晶体 光学及光性矿物学(48学时)、岩石学AI(44学时)、岩石学AⅡ(42学时)、岩石学AⅢ(42学 时)、古生物学与地层学(96学时)、构造地质学(64学时)、石油地质学(48学时)、勘探地球物理 (60学时)、油层物理学(32学时)、油气盆地地质学(英语学时)(48学时)、油气田地下地质学 (48学时)、油气田勘探开发方法(32学时)、石油构造分析(32学时)。
3.示例三
(1)固体矿产勘查方向:普通地质学(40学时)、工程测量(32学时)、结晶学与矿物学(72 学时)、晶体光学与岩浆岩石学(80学时)、变质岩石学(40学时)、沉积岩石学(含岩相古地理) (48学时)、地层古生物学(含地史学)(64学时)、构造地质学(72学时)、矿石学与矿相学(48学 时)、地球化学(40学时)、矿床学(80学时)、矿产勘查技术与方法I(72学时)、矿产勘查技术与 方法Ⅱ(128学时)、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40学时)、矿产资源经济学(32学时)、工程技术概论 (32学时)。
(2)石油与天然气勘查方向:普通地质学(48学时)、古生物地层学(40学时)、矿物学(40 学时)、晶体光学及结晶岩石学(72学时)、沉积岩石学及岩相古地理(64学时)、岩相古地理(32 学时)、构造地质学(72学时)、板块构造与沉积盆地分析(40学时)、石油地球物理测井原理(48 学时)、地震勘探原理(56学时)、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72学时)、油层物理学(56学时)、油气田 地下地质学(56学时)、地震地下地质学(56学时)、油气田开发基础(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地质认识实习、地质教学实习、专业教学实习与课程设计、生产实习、 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矿物、岩石、化石等鉴定实验,矿石鉴定与可开发性分析与评价,地质、地球物 理、地球化学、遥感信息的综合分析与解释,找矿信息挖掘与定量评价,勘查工程的初步设计与工 程取样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工程地质学》、《采油工程》、《测井地质学》、《地球物理测井》、《沉积岩石学及岩相古地理》、《层序地层学》、《油气盆地地质学》、《储层地质学》、《地层及古生物学》、《地球物理勘探》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油气、固体矿产、煤及煤层气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工程地质勘查与地质灾害防治。
专业(技能)方向
专业(技能)方向
*、事业类单位:资源勘查、石油开采、资源评价、资源管理。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就业面较窄,毕业生可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或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勘查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工程勘察、资源勘查等方面的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毕业生推荐去地质工程师、前期报建经理、地质勘探人员 物探人员 能源开采人员、高级地质工程师、地质勘查工程师、技术工程师、*工程师、总经理、水文地质工程师、采矿工程师等岗位。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勘探技术与工程在资源勘查和工程勘察两个方向上有所侧重。资源勘查,顾名思义是对资源的寻找和勘察,工程勘察则重在研究和查明工程建设场地的地质地理环境特征。由于采掘技术等原因,曾一度出现资源短缺和地质行业的效益滑坡,而随着技术的提升,开采也从过去的浅层矿发展到现在的深层矿,新一轮的资源开发正在进行,地质行业又恢复了勃勃生机。可以说这工作是实实在在的技术活儿,相对少见什么“垄断门”的事情出现,就业形势还是一片大好。有关“长线专业”和“短线专业”的选择是人生一场举足轻重的博弈,其实说穿了不过是“热门”与“冷门”的纷争。短线专业,又叫应用型专业,长线专业又叫社会型专业(社会性专业涵盖量非常之大,比如机械类、行政学类都属于它的范畴,本文中盘点的“民生专业”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短线专业,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体现社会急需、紧缺的原则,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通用性、针对性和应用性的特点。经过十多年的“自然选择”,现在市场上的相关人才需求已经接近饱和。残酷的事实是这样的,热门首先表现的是紧缺,接踵而来的就是竞争和饱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多数人未曾注意到的是,有关人类生存的专业正在慢慢升温,人们需要衣食住行,所以建筑专业和机械*专业一向炙手可热,工业化的进程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民生专业开始展现出了它的魅力,它从未曾同那些时髦的专业“争宠”,也从来不急功近利地宣传自己,却承载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某种程度上,它是有关“能源与资源”的“处理技术”专业,需要大量知识的沉淀和数十年隐姓埋名的经验积累。
对应职业(岗位)
对应职业(岗位)
以上就是大学路整理的沉积学与古地理学专业前景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和前景如何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大学路。
现在的家长压力普遍很大,在升学的压力下不得不把孩子送去各类的辅导机构。为此,有家长呼吁:要全面禁止课
2021年08月03日 11:56课外报班,每个家长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家孩子数学不行,是不是得补补啊?”又或是“别的孩子都报辅导
2019年11月11日 22:18课外辅导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课外学习活动,也是一种组织化的校外活动形式。特别是在中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学校
2019年11月11日 22:19有人说,校外培训机构是校内教育的完善和补充,然而也造成学生更多的学习压力和家长们的经济负担。社会上一
2019年11月11日 22:13其实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家长由于大部分只有一个孩子,经验非常有限,也不做教育方面的研究,所以很多时候
2019年11月11日 22:08教育培训行业,在我的认知里是从2010年1月29日开始的。那时我刚刚进入新东方天津学校。面试、试讲、
2019年11月11日 22:00打开大学录取通知书,是高考考生们梦想成真的瞬间。同样的,在大洋彼岸的小岛国新加坡,每一年也有一群又一
2019年11月12日 13:14不经历一次小升初,我还以为九年义务教育没我啥事。小升初让我明白,家长需要经历的最严峻的义务可能来了,
2019年11月12日 13:05有很多家长们反应说,不知道为什么孩子对一些数学法则总是张冠李戴很是让人头疼,总是感觉是因为太调皮,所
2019年11月12日 13:02今日寄语"让孩子爱上阅读,必将成为你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投资"——毕淑敏前段时间看
2019年11月12日 12:59教育部:推动有条件的地方优化学前教育班额和生师比
时间: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严格幼儿园教师资质条件,把好教师入口关
时间: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职工存在师德师风问题、侵害幼儿权益要依法严肃追究责任
时间: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师存在师德师风问题,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时间: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2023年全国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0.8%
时间:2024年11月12日2020年泸州高考志愿填报时间,泸州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教育机构
时间:2024年06月25日2020年德阳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德阳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教育机构
时间:2024年06月25日2020年绵阳高考志愿填报时间,绵阳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教育机构
时间:2024年06月25日2020年广元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广元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教育机构
时间:2024年06月25日2020年遂宁高考志愿填报时间,遂宁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教育机构
时间:2024年0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