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路 > 大学排名 >大学排名 >正文

暖通专业研究院校排名 暖通空调专业学科评估大学排名

更新:2023年06月13日 21:25 大学路

今天,大学路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暖通专业研究院校排名 暖通空调专业学科评估大学排名,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吧!暖通专业研究院校排名 暖通空调专业学科评估大学排名

暖通空调专业学科评估大学排名

  以下是目前最新的学科评估信息 12年进行的学科评估结果还没有公布
序号 学校 本科合格有效期 首次通过评估时间
1 清华大学 2007.6-2012.5 2002.5
2 同济大学 2007.6-2012.5 2002.5
3 天津大学 2007.6-2012.5 2002.5
4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6-2012.5 2002.5
5 重庆大学 2007.6-2012.5 2002.5
6 *理工大学 2008.5-2013.5 2003.5
7 东华大学 2008.5-2013.5 2003.5
8 湖南大学 2008.5-2013.5 2003.5
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5-2014.5 2004.5
10 山东建筑大学 2005.6-2010.6 2005.6
11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05.6-2010.6 2005.6
12 华中科技大学 2005.6-2010.6 2005.6
13 中原工学院 2006.6-2011.6 2006.6
14 广州大学 2006.6-2011.6 2006.6
15 北京工业大学 2006.6-2011.6 2006.6
16 沈阳建筑大学 2007.6-2012.5 2007.6
17 南京工业大学 2007.6-2012.5 2007.6
18 长安大学 2008.5-2013.5 2008.5
19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2009.5-2014.5 2009.5
20 青岛理工大学 2009.5-2014.5 2009.5
21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09.5-2014.5 2009.5
22 中南大学 2009.5-2014.5 2009.5
23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2009.5-2014.5 2009.5
注:南华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于2006年6月基本通过评估,有效期为有条件5年。2008年根据该校申请,评估委员会没有组织对其进行复查。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评估程序与方法》的有关规定,评估委员会于2008年5月做出决议,决定撤销原评估基本通过的结论。


暖通老八校是哪八个

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东北工学院(该校本专业后调整至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即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并入重庆大学)、太原工学院(今太原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俗称暖通老八校。

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是首批设立该专业的著名院校,早在1953年,这三所大学就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

哈工大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在我国该专业中办学历史最长,原名为供热供燃气及通风专业,是因为学习前苏联教育体制开办最早的一个专业,也是热能工程系中成立最早的支柱专业,最早可追溯到1950年哈工大的卫生工程专业,1952年学校正式成立供热、供燃气与通风工程五年制本科专业,为各学校培养了第一批师资力量。

同济大学是在1952年曾有过一届建筑设备专科,学制两年在建筑系,是暖通专业的雏形,在50年代同济大学就开始招收研究生。早期该专业清华大学为暖通空调工程专业,隶属于土木系,后调整到热能系。

扩展资料

当时有一大批优秀的该领域人才,如清华大学王补宣教授,傀维斗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徐邦裕。

国际上该专业成立20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院校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加州大学、前苏联列宁格勒建工学院、德国波鸿大学、比利时的列日大学等。中国主要从这些国家吸取经验,但主要是模仿前苏联而建立该专业。

从1953建专业到1966年为止,为国家输送了一批优秀的工程技术和研究人才,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在该专业一直起着领头羊的作用。同济大学的巢庆临教授是该专业的权威,于1957年8月至1958年12月去前苏联进修,是该专业最早的国际交流。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以上就是大学路整理的暖通专业研究院校排名 暖通空调专业学科评估大学排名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大学路。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暖通专业研究院校排名 暖通空调专业学科评估大学排名”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高校 更多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7

2020大学路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