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路 > 教育资讯 >正文

亲子沟通注意时、度、效

更新:2020年02月23日 10:26 大学路
高考是一个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面对高考,考生总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时候开始报名?高考体检对报考专业有什么影响?什么时候填报志愿?怎么填报志愿?等等,为了帮助考生解惑,大学路整理了亲子沟通注意时、度、效相关信息,供考生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亲子沟通注意时、度、效

近期,很多学生父母反映,自己与孩子沟通出现问题,不知道该怎样跟孩子交流。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

 

沟通不畅的主因

1.沟通时机不当。孩子正考虑其他问题或处于情绪不佳、不想说话的时候,父母却偏偏在此时跟孩子讨论,结果肯定会引起孩子的反感,遭到拒绝。

2.谈话方式不当。有的父母跟孩子交流时,态度简单粗暴。要么以自己的意志为中心:“你必须听我的”、“我说的准没错”;要么就严辞指责:“这里不好”,“那里不对”。

3.谈话内容重复。有些父母每次和孩子的谈话内容都差不多,老生常谈地经常唠叨相似的内容。时间长了,孩子当然听不进去。

4.缺乏沟通习惯。很多孩子对父母不理不睬的态度是逐步形成的。父母在孩子小时候没建立起与他们沟通的习惯,或者因为工作忙对孩子缺乏关心,或者对孩子过于溺爱。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和父母沟通没必要。

5.言之无物。有些父母很想与孩子交流,但谈话总是找不到重点,对孩子也没有任何帮助。于是孩子左耳进右耳出,效果自然不好。

 

沟通的方法

沟通要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双方在恰当的时机,以合适的方式,用真诚的态度,才能达到良好交流的效果。

首先,谈话时机要恰当选择。比如,在吃饭之后休息时,或者节假日一家人聚会娱乐时。通常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下,孩子的精神比较放松,心情比较愉悦,可以心平气和地与父母沟通。

其次,谈话次数要少而精。沟通的效果与时间长短、次数多少并不一定成正比。过多的谈话反而会招致孩子的反感。所以,父母与孩子交流时要把握一个度,每次时间不要太长,只要把想说的内容表达清楚即可,不要长篇大论。

再次,谈话心态要真诚。父母不要总把自己摆在家长的位置上,要把孩子作为平等的人来交流,谈话时最好开诚布公,把最真实的想法、情况当面说出来,给孩子一个表达的机会。父母不要旁敲侧击或避重就轻,否则达不到交流的目的。

最后,谈话态度要把握好。对于那些心理压力过大的孩子,刚开始沟通时,父母可能会遭到拒绝或过激的语言。当交流不畅的时候,父母要把握自己的态度,切忌当场发怒激化矛盾,要尽量淡化矛盾,及时转变话题,转移孩子注意力,等孩子平静下来后,再找一个恰当的时机,帮助孩子反思。

 

沟通的技巧

1.以“平常心”看待备考、高考、升学

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确实很难,尤其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就更难。但不管有多难,父母都别无选择。因为,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越迫切,问题就越大。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演戏”,无论心里多么迫切,父母要“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而且要尽量“演”得逼真,不露痕迹。

所谓“平常心”并不是对备考、高考、升学表现得非常冷淡。“过热”不行,“太冷”也不行,最好是“不即不离”,要做到投其所好,顺水推舟。父母最好不要主动过问,而是当孩子自己谈到相关话题时巧妙对应。这是一种学问和技巧,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2.多在家里陪伴孩子

节假日、周末、孩子放学后,父母最好能待在家里,把和亲朋好友打牌、聊天等暂时割舍,甚至连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也要放一放。待在家里,别让孩子感觉你是因为他(她)才一改旧习的,父母可以收拾房间、清理衣物、调理伙食等。如果孩子问道:“爸妈,你们怎么不出去了?”父母可以说:“本来是要出去的,只是这家里实在太乱了,该收拾一下了。”或者找点别的话来遮掩。父母尽量不说:“我是想在家里多陪一陪你。”更不能说:“你都高三了,我哪有心思出去玩儿啊!”

父母多呆在家里,是为给孩子创造更多和自己接触、交谈、沟通的机会,绝不是在家里“陪读”,更不是“监督”。父母特别要注意避免没完没了的唠叨,也不要老在孩子身边晃来晃去。

3.不断摸索和总结

天底下没有一把能打开一切锁的“万能钥匙”,任何成功的经验都要因人因事而异。学习和借鉴别人的经验,只能给自己提供一种参考、启发。更重要的是,父母要在实践中,面对实际情况,不断摸索、总结,最终达到与孩子的有效沟通。

资料来源:课外辅导以上就是大学路为大家带来的亲子沟通注意时、度、效,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亲子沟通注意时、度、效”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7

2020大学路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