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路 > 教育资讯 >正文

初一“僵”,初二“忧”,初三“熬”!80%初中生家长必经的陪读之路,如何走好?

更新:2020年03月02日 15:06 大学路
高考是一个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面对高考,考生总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时候开始报名?高考体检对报考专业有什么影响?什么时候填报志愿?怎么填报志愿?等等,为了帮助考生解惑,大学路整理了初一“僵”,初二“忧”,初三“熬”!80%初中生家长必经的陪读之路,如何走好?相关信息,供考生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初一“僵”,初二“忧”,初三“熬”!80%初中生家长必经的陪读之路,如何走好?

有位妈妈大学毕业,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可为了孩子中考,她辞去工作,专门陪着孩子,辅导孩子功课,照顾孩子生活,可以说是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可孩子的成绩却没有提高,心思也放不到学习上来。

这里就存在一个“家长怎样与孩子沟通,怎样帮助孩子”的问题。

这样的陪读历程你有吗?

 

上初中以后,孩子的成绩开始下降(其实是名次下降),学习积极性明显不够,和家长冲突开始增加。

 

进入初中后,会有一个摸底测试。期中考试后,会有一个家长会。家长会上,老师会举出一些好学生的例子,不少家长开始郁闷。

 

初一下学期开始,孩子的成绩还会滑落,老师会要求家长配合,督促学生学习。大部分家长会进入临战状态,开始全力配合孩子学习。

 

初中生这个时候,表现出来几种情况,学习很好的,会经常关起门来,不让家长参与,学习差的就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样子。总而言之,家长和学生的关系就是一个“僵”字。初中生的家长开始感觉不像小学那样,对子女的功课有辅导的把握,很多题目已经不会做了。

 

到了初二以后,学生的成绩名次基本就保持不变了。那些感觉名次不理想的,会心中忧虑,会在言语之间流露出来。有的家长会把家里的电脑收了或把网络断掉,引发更大的对立。

 

到了初三,大部分子女和家长形成对阵的架势,关系相对紧张,家长则更为任劳任怨。这个时候,家长对子女的学习已经起不到任何实质的作用,但老师仍然会要求家长做这做那。直到中考结束,噩梦终于告一段落。

 

如何破解这样的困局,与孩子良好沟通,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呢?

 

孩子程度不同,家长方法要变

如果孩子是中游,和老师关系融洽

 

那么你就要重点培养子女的学习作风,培养学习的认真程度。毛主席说过的话,“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一个学习中等,但是学习稳健的学生,往往在最后关头,能够冲出去,成为一匹黑马。

 

这样的学生,最忌讳家长一直让他赶超别人。同时这样的学生,往往还有些特长,也要积极鼓励。一个有突出优势,其他方面都能达到中等的人,是最有竞争力,最有前途的人才。

 

【经验分享】

 

小河:我原来在初中时候成绩中等,当时我给自己定位的是一般高中,或者是录取分数比较低的职校。可是老师有一天竟然很肯定地对我说:“我相信你一定能进重点中学的。”

 

我当时一下子傻了:按照我这个成绩,怎么可能进重点中学呢?但是班主任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和我一起分析了现在的学习状况,告诉我不足在哪里,优势在哪里,他对我说:“这段时间,你只要努努力,把薄弱环节补上来,上重点中学肯定没问题。”

 

从那天起我信心倍增,觉得每天复习起来都充满了动力,我主动找到各个科目的老师,请教不懂的问题,多做多练,多看多听,模拟考我就进步了不少,结果中考的时候,我发挥正常,以470分的总分考入了一所很不错的区重点高中。

 

如果孩子是中游,和老师关系不太融洽

 

那你要认清这个残酷的现实,你的子女可能很有才,但却不是当前教育体制的宠儿。一味地逼迫,会让他越来越差,和孩子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僵,会把自己弄成了子女的对立面。

 

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要找出他适应的那些方面,加以鼓励,冷处理那些不适应的地方。不能总是用批评的方法,不能让孩子有放弃心理。处在鼓励下的学生,往往会逐渐往上走。

 

【经验分享】

 

小政:我的英语成绩一直提高不了,当时我作了个决定,放弃英语复习,把精力都放在还比较在行的语文和数学上,以为能以这两门成绩来拉动“总产量”。但是后来被班主任注意到了,他告诉我,放弃其中的一门其实就等于放弃了整场考试。因为有可能你放弃的那一门科目,多多用心的话,就会提高很多。后来我抓紧了英语复习,把基础知识一一补上。结果中考成绩一出来,考得还不错,进入了高中。

 

学习成绩中等的同学,中考复习中放弃任何一门都是不应该的。要知道,中考毕竟不是选拔性考试,题目基本上都是基础性的。毕竟“弱项”上升空间很大,而且一旦这门课补上来了,对其它学科同样有促进作用,“最差的一门课都能有进步,其它的也一定行了”。如果轻易放弃某一门科目,损失和代价一定会很大。

 

如果孩子是下游,或者成绩名次像过山车一样不稳定

 

这样的孩子可能不是努力学习的那种。千万不要给他树立标杆,整天说,谁谁谁怎么样。这样反而会加大他的挫折感。

 

要把重点放在培养他平和的心态上面,化解他的偏激观点,尽量找出他的特长,争取在一个地方取得超过其他同学的突破。

 

不要牢骚,不要埋怨,学习部分重点、掌握基础知识,稳定住成绩。能够把基础知识和作业题做好,就可以给予鼓励。

 

如果孩子的学习名列前茅

 

那么你一定不要在孩子的学习上过多的下功夫。孩子已经是坐上了顺风船,再用力,往往会欲速则不达,你需要做的是培养孩子经受挫折的能力。

 

很多学习相当优秀的学生,经不起一场考试的失败。 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学习再怎么好,也不见得场场必赢。我有一个大学的同学,学习成绩也不错,但是一到考试的时候,右胳膊就不能动弹,神经出现问题。究其原因,是一次考试考不好的后遗症。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应该鼓励和学习中等的同学交流。

 

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和学习比自己好的同学来往,其实这是个误区,那些学习中等的同学,往往在其他方面有长处。我们国家已经处在一个转型期了。单纯靠学习成绩在社会上无法立足。也不能保证她或他将来的人生幸福。重点培养稳定随和的心态,避免高分低能,是最重要的。

 

【经验分享】

 

小志:初中时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年级前5名,考上市重点是没什么大问题的。但是我在中考之前特别忙,一方面要准备复习迎考,另一方面又进入了学校“推优生”的行列,而且那段时间我几乎是“马不停蹄”地参加了区里、市里的各种竞赛,包括作文、英语、物理竞赛,每天的计划表都排得满满的。

 

为了准备竞赛,我得在复习时抽出很多时间,每天都要温习到深夜,那真叫“连轴转”。渐渐地我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压力很大,身体也很疲倦,模拟考临近的时候,我已经没有精力甚至一度出现了“厌考情绪”!

 

把握住初中生3个显著特点

1容易受到坏的影响

 

13岁至16岁的孩子思维敏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尤其是坏的影响。所以父母要经常关注孩子的各种情况,尤其是他交往的朋友,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单纯的、积极的成长空间。

 

事实上,我们努力使孩子考入重点中学的实验班,以致将来考入名牌大学,不仅为使孩子接受最优秀老师的指导,也为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竞争环境。

 

2极强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一把双刃剑。父母如果还像小学那样,出了问题对孩子一味训斥,尤其是当着其他人的面,不允许孩子申辩,这非但起不到教育他的作用,反而会引起他的排斥和反感。孩子听到劈头盖脸的教育,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很没面子,今后怎么在同学面前抬头,而不是反省自己到底是不是错了或错在哪里。

 

此外,孩子为了维护自尊心,势必要好好努力,通过学习成绩说话。所以,父母要好好引导,将孩子对自尊心的维护转化为上进心、自信心。

 

3强烈的独立意识

 

到了初中后,很多孩子不再愿意事事都跟父母商量,而是自己单独去做。这时,父母要自愿充当孩子的参谋,争当绿叶。虽然孩子年龄还小,缺乏处理问题的经验,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父母要尽可能给孩子创造自我展现的平台。很多父母总怕孩子做不好,处处代劳。这样,一方面会使孩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对孩子健全的人格成长也极为不利。

 

曾有过一则报道,一个13岁的天才儿童考入一所名牌大学,可是他无法自己料理日常生活,无法与其他同学相处,入学不久就被退学了。原来,他过去的日常生活都是妈妈打理,就连学习也是妈妈跟着一起学、学完后再教给他的。

 

如何与初中孩子沟通?

1对孩子表达你无条件的爱

 

自孩子小时,即让孩子很清楚地了解到你是关心他的,是愿意接纳他的。

 

2沟通的问题不要太空洞,最好是孩子感兴趣的话题

 

譬如“今天如何”“学校好吗”也别常用。为什么?因为孩子会不自觉地想保护自己。学着用一些日常生活来勾引出话题。比如,孩子有兴趣的电视节目或作业即是一个好开头。

 

3主动分享自己的感受

 

当然,做父母的,不需要把心中的担心向孩子表明,去增加孩子担忧的心理负担,但有时不妨主动地与孩子分享自己的心情、感受,及对事情的看法,孩子当然也就比较容易向你诉说他的心情、感受与看法了。

 

4身体语言的重要

 

目光的接触、手拍一下孩子的肩膀,将上身略为前倾地听孩子讲话等,这些小动作,皆能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当然,也别心急,指望一坐下来,孩子就会滔滔不绝地开讲,但你可利用一些自然的身体语言,让孩子知道,你已准备和他“聊”了。

 

5不要取笑孩子的任何问题

 

不管孩子跟你说什么,千万别笑他。孩子的世界与想法是和大人们不同的,除非孩子自己也在笑,否则别去笑他。尤其当孩子很认真地告诉你什么时,你轻蔑或不相信的态度,只会伤害孩子,而且以后也不再跟你谈了。交谈中的幽默是好的,是沟通中的最好润滑剂,但要小心使用幽默,要看孩子能否了解幽默与取笑的不同。

 

6真正地去“听”孩子讲话

 

有时当妈妈在厨房忙活时,孩子想跟妈妈说些什么,妈妈有时是不经心地听着,有时会打断孩子,让孩子帮忙端菜摆桌准备吃饭,但从未停下来,专心去“听”孩子想说的话,除非孩子说的话,真是什么天大的好消息(不过,这种机率低于百分之一)。也不是说一定要停下手边所做的,但可给孩子一个“确定”的时间,比如:“好,等我把这个菜烧好”或是“再给我十分钟”。

 

当然,最好是立即去“听”孩子要说的。因为,你一次、二次、三次地忽略了他们后,他们便会慢慢地失去了“告诉你”的兴趣。另外,在“听”时,最好做目光接触,要孩子晓得你是真的愿意听。很多时候,孩子想说的,是你觉得不太要紧的事,但对他们而言,却是重要的。如果你不去拒绝他们,当他们真遇到困难时,就会自然地来找你谈了。

 

 

资料来源:课外辅导以上就是大学路为大家带来的初一“僵”,初二“忧”,初三“熬”!80%初中生家长必经的陪读之路,如何走好?,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初一“僵”,初二“忧”,初三“熬”!80%初中生家长必经的陪读之路,如何走好?”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7

2020大学路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