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路 > 大学排名 >大学排名 >正文

天津物理专硕院校排名 东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物理)专业考研分享?

更新:2023年05月26日 14:38 大学路

今天,大学路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天津物理专硕院校排名 东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物理)专业考研分享?,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吧!天津物理专硕院校排名 东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物理)专业考研分享?

能不能问问大家学硕和专硕的区别,还有学科物理怎么...

建议搜索:2017考研常识:专硕和学硕的8大区别
里面说的非常详细。
关于物理学科怎么样,那就要看个人基础、喜好和将来的打算了。
本人物理专业的,当然觉得很好。对于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哲学思辨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都有好处。物理------涉及万物之理!

考半导体物理的学校有哪些

排名

1 北京大学

2 复旦大学

3 电子科技大学

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5 清华大学

6 北京邮电大学

7 东南大学

8 吉林大学

9 华中科技大学

10 西安交通大学

11 天津大学

12 南京大学

13 上海交通大学

14 哈尔滨工业大学

15 中山大学

16 浙江大学

17 大连理工大学

18 华东师范大学

19 兰州大学

20 北京交通大学

半导体最好的单位肯定是 中科院 了,
高校的话
北大只能用两个字形容--最好。
山东大学 的理论也是很棒。其实把山东大学的固体物理教程弄明白了,中科院难度的考试差不多也能应付了。
西安电子科大 的微电系也很牛的,他们的单晶生长技术算是独步海内了。据说他们的系主任是早稻田的高材生。另外 西电 微电系还出了一个 林锐 ,在国内C++,C方面,林锐也是小有名气的。最让人佩服的还是他对技术近乎狂热的执著。

上交大也很不错,上交大的学生很容易进AMD, 英飞凌 等世界顶级设计公司。
浙江大学,东南大学这些老牌子肯定是没得说的。
东北的话,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领军地位是不用怀疑的, 它的工科综合能力一直没在全国前三名之外。

天津大学材料学考研经验?

本科双非院校,但好在天津大学没有双非歧视。在2021考研中,初试排名第一,复试排名第一,综合排名第一。就像很多同学一样,在经历了本科的学习后,会发觉自己对专业的理解还是十分不足,也同时为了提高学历,于是我选择了天津大学这所985为我考研的目标,在一年的努力后被成功录取。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1997年,其前身为成立于1985年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是我国成立最早、学科方向最为齐全的材料类院系之一。学院所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国家“一流”建设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位列材料学科领域ESI全球排名前千分之一,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内设先进金属材料研究所(金属材料系)、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所(高分子材料系)、先进陶瓷研究所(无机非金属材料系)、焊接与先进*技术研究所(材料加工系)、新能源材料研究所、天津大学-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所(NIMS)联合研究中心等6个教学科研单位。涵盖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功能材料三个专业方向,均入选国家“双一流”专业。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已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功能材料专业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专业。

2018~2020年录取情况

专业课参考书目

862金属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西安交通大学石德珂主编,第2版)

或《材料科学基础》(上海交通大学胡赓祥主编,第3版)

863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学硕专硕都是专业课代码863,未指定教材

推荐高分子物理(何曼君第三版)

高分子化学(潘祖仁第五版)

864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硅酸盐物理化学)(重排本)陆佩文 主编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专业课

①跟着b站上的视频课把高分子化学(潘祖仁第五版)学习一下,做一些必要的笔记(一个小时)

②高分子化学导读与题解(贾红兵)细看一遍,第一遍不懂得可以略过(高分子化学9.10号之前完成)

③跟着b站视频 配合讲义把高物过了一遍,我觉得何曼君那本教材比较难晦涩难懂,就配合着本校的课本在学

④ 高分子物理学习指导(董炎明)过了一遍(暑假的后二十天完成)

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学习步骤:

第一轮:过课本,大致过上一遍,了解整体结构,框架,明白章节之间的联系,不必过于看细节。在课本上进行勾画初步标注。

第二轮:按照课本,结合学长学姐的笔记,整理自己的复习笔记,做到理解,做好笔记和标注以便后期使用。(自己学习时看不懂的地方可以看西北工业大学王永新老师网课93讲)

第三轮:真题+背诵 做完真题你心里大概知道了哪里是重点,在自己第二轮整理的笔记里面做好标记,进行补充。标注出重点,难点,进行整理,整理过程中要利用好学长学姐的资料,他们的笔记上,你很容易抓到重点,辅导机构给的高分笔记一般略微粗略)

英语:

1.单词书:纸质版推荐红宝书,app推荐墨墨。背单词一直是个重复的过程,也是每天要进行的过程(每天半小时)

2.语法和长难句:基础好的个人认为完全可以不看,看的时候可以短时间内过一遍网课,然后做真题(零几年的)进行实践。

3.真题:解析建议黄皮书。(最少做两遍,每做完一篇阅读,要保证生词做了标记,长难句做过了分析)

4.大阅读视频讲解建议唐迟。(先做题,然后对答案查生词,读懂全文意思,攻克长难句,最后听课,进行总结和反思)

5.作文:看的王江涛,我后期主要是打磨自己的模板,先看一些作文书上的万能与高分句式和模版,挑选一些适合自己的句子,然后用真题练习了几篇,最后总结了一份自己的模板,背过。(暑假期间可以开始准备了,最后一定要形成自己的模板,适当背诵范文即可,不要在背诵上浪费太多时间,自己形成的模板最重要)

6.小三样:可以暑假结束再开始,重点是新题型,争取满分。翻译和完型,自己擅长哪个就稍微着重一些,这两个都很不好拿高分。网课老师,根据同学们和自己经历,没有哪个老师口碑很突出,老师基本上差不多,我看的是唐静的翻译,宋逸轩的完型和刘琦的新题型。

去年的英语很难,所以今年应该会相对简单一些。在前期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背诵单词,对于与我同样底子较差的同学,一开始就着手真题是一种浪费。单词是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前期每天背几个小时单词,特别重要的是滚动记忆(大家应该都有今天记明天忘的体验),不要觉得复习是浪费时间,相反,捡起来自己学过的才是最实在的。在有了单词基础后在着手做题,就会顺畅很多,同时考研也可以顺便过了六级,这对复试也是有帮助的。

数学(一天四小时四十五分钟左右)

在备考初期,大家都被一头拦路虎高数伤害,我也如此。但是考研最重要的便是坚持两个字,在保证学习时间的同时,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大量的习题练习,解题过程会越来越流畅。数学二的内容较数学一与数学三较少,但考察深度却不低。所以在初期的入门学习中,就要特别注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注意区分各个概念防止混淆,在整本书过一遍之后要注意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体系。在解题过程中就可以优先通过分析题目所考察的知识点,从而思考对应的方法而解题。我认为数学的学习过程最重要的就是刷题,很多同学沉迷于看视频,个人觉得过多的视频实际上是一种偷懒的表现。只有大量的题目才能加深对考点的理解,锻炼自己的计算能力。题目见的多,做的多,在考研时就能得心应手了。其次还要在做题的同时及时回顾之前学的知识,以防遗忘,这就要求我们把做过的数学题做不止一遍,并尽可能多地重复,在此基础上再去做新的习题。

①汤老师的强化课听完并且做好笔记,听课的同时每天还要做10道李永乐基础660的题目,把课听完后每天做二十五道,并不是每道题都要做完,一些特别简单的真的就不要动笔去写了,线代的题目我也是零零散散的去做的,关键是做一道会一道做好记录,每天留时间复习。

②李老师的线代强化也要听起来了,每天一小时,做好复习,做题过程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也可以配合其他老师的课程进行补充。

基础:武忠祥老师/张宇+1800基础篇

强化:武忠祥老师/张宇+660+880强化篇,一定要做好专题总结,易错点,难点,这是以后冲刺和真题阶段最好的依据,定期做复盘

真题阶段:真题卷子+跟的数学老师写的真题解析

(真题最好套卷做一次,再按章节做一次,各个团队出的真题解析都是按章节编排的,选一本即可)

冲刺模拟:李林6+4

政治:

6月-8月 肖秀荣《精讲精练》 1000题 徐涛强化班

目标:

6-8月份把基础过1轮

1、配套《精讲精练》听徐涛强化班,听完课之后再看

一遍书;

2、听一节课,当天对应做配套1000题,错题就是你不理解的地方,返回书中看对应知识。

9-10月份 肖秀荣《精讲精练》 徐涛背诵冲刺笔记徐涛优题库

目标:9-10月背诵选择题知识点+刷题巩固

1、二刷《精讲精练》+《1000题》错题

2、这期间持续做题强化,可使用优题库作为习题

3、开始背诵选择题的知识点

11月-12月份 肖八 肖四 腿四 徐八米三 肖秀荣押题班(考前一周更新) 腿姐冲刺班

目标:11-12月背诵大题+强化选择题+模拟

1、每天拿出1小时背诵选择题知识点+主观题知识点

2、刷题保持手感,查漏补缺(只刷横似题选择题

3最后看一下冲刺班和押题班,了解答题框架月车

复习节奏

1.每天的节奏根据自己的生物钟来把控,效率高的时候建议学数学,数学的学习一天最好一气呵成(不要分多次)。背单词建议一天多次进行,一次不要太长时间。阅读建议一天一篇。

2.大节奏:

3-6月基础

6-7月期间要准备期末考试 暑假开始要进入强化。

暑假开始强化,专业课必须要开始,政治暑假开学后再开始完全不晚!

强化结束,水到渠成进入真题练习并对自己的薄弱点进行专题总结。注:进入真题没有固定的时间点,只有强化扎实,真题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所以强化阶段,要珍惜时间。

真题结束,开始模拟,模拟考试状态,做模拟题遇到障碍,要当作正式考试来对待,而不仅仅是会做题,应试状态很重要,要有意识训练。

复习时段计划

06:30-07:00

起床(洗漱,早饭)

到自习室-07:30

背单词,重点是从真题阅读里面摘录的单词还有之前重复多遍忘掉的单词

07:30-08:30

跟着可爱的徐涛老师学政治,一天两节课,有时间就做精讲精练上面的题目,没时间就不做了

然后就休息十五分钟,起得早你可能会困,十五分钟足够啦

08:45-09:00 复习660上的错题,重点要做标记

09:00-11:00跟着不达鸟的汤老师学习强化课内容,11:00-12:00习题时间 强化课学习之后都是习题时间

12:00-13:30吃饭加午休

13:50-14:00把做的笔记,单词,长难句分析复习一下

14:00-17:00

99-04阅读文章的精读,文章口头翻译,记录生单词,长难句做标记,再配合黄皮书把上面的单词记录一下,并跟着黄皮书的单词重新读一下文章(在做这些之前你可以把文章按阅读的步骤来做,但是有一点千万千万千万不要做完之后对答案,这样话根本就没有效果)每天两篇文章,暑假结束之前你可以把10年之前的整理完。

17:00-17:30

有时间就跟着唐静老师做一句翻译真题,剩下的时间可以跟着刘晓艳老师的作文强化课(一定要做笔记,不然听了根本没有用)

17:30-18:30下午饭以及休息时间

18:30-21:00

跟着视频复习专业课(对于我这种上学时不听课的小辣鸡只能这么做),该做的推导自己一定要亲手去做一遍,看指定的参考书,整理基础知识

21:00-22:00

李永乐老师的线代强化课必听无疑了,一天一小时,做好笔记,我听了整整一个月,最后一定要记得复习复习再复习

22:00-22:30

自由复习时间,数学重点内容,不理解的内容可以找一下其他老师的课程,在这里推荐一下杨超老师,个人觉得比较幽默风趣,还注重一些做题方法的总结。

十二点之前肯定是要睡觉的,睡觉之前也要用墨墨背单词再复习复习单词

还有就是暑假非常累,非常累,你有时候会自我怀疑,有时候实在学不下去了就放松的去玩玩吧,每天学的头昏脑涨的,那段时间也是最专注,最充实的一段时光

东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物理)专业考研分享?

东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物理)专业考研分享

一、考研择校和定专业

1.择专业

对于本科是物理学(师范类)的来说,一般考研选择专业的方向大致分为四类:

①是理学硕士(学硕),二级学科有凝聚态物理、光学等等;

②是对于学科教学物理(教育专硕),不分方向,两年制,偏实践;

③是教育学硕士(学硕),三年制,可以选择与物理相关的,课程与教学论(物理),还可以完全脱离物理,比如教育学原理、教育史等等;

④是其它,根据自己强烈的兴趣选择,比如法律硕士(非法学)、管理类;

具体的专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

2.择校

就学科教学(物理)这一专业来说,开设这一专业的学校较少,只有师范类院校和少部分综合类院校,这些综合类院校也是由早些年的师范学院慢慢合并来的。

选择学校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向:

①是学校的级别,第一梯队大概有教育部直属的,加上一些211,比如北师,大、华东师大、东北师大、华中师大、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师大、南京师大、陕西师大等等;第二梯队大概是各个省份的比较好的,比如山东师范、天津师范、河南师范、云南师范、广西师范、河北师范、辽宁师大;还有一些综合类的比如温州大学济南大学青岛大学等等;第三梯队综合实力稍微弱一些,但是在当地非常认可的一些大学。(梯队是综合了百度以及个人不太完全的认知,大家仅供参考,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②是专业的级别

其它的学科,可能这个方向考虑的稍微多一些。因为学科教学物理是属于教育和物理的交叉学科,几乎都是师范类院校,不太看这个,但是也可以查查,比如查教育专业,各个学校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等级等等

③是地域、气候

上学也是积累资源的过程,可以挑选喜欢的城市、或者离家近的城市、未来发展潜力大的城市等

3.难度分析

学科教学专硕在近几年是非常火爆的,不论是什么学校,竞争都是非常激烈,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报考华南师范大学的学科教学英语专业人数达到了2000人+,学科教学物理没有那么激烈,但也达到了340人+。所以专硕难度不在于考题,而在于竞争激烈,这个是区分于学硕的。

东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物理专业,在2019年下发了一个定向就业的文件(可以去官网查一查具体的内容)。所以目前来看,东北师范大学学科物理每年非定向算上推免生收30左右,定向收25左右,加上4个联系培养,大约在60人左右,机会还是非常大的。我个人认为,如果想求稳的话,选择东北师范大学是性价比非常高的。大家可以在考研文库搜一下历年的报录比再选择,中途换学校专业都不太好。

二、初试复习经验

1.前期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主要是心理心态准备和资料信息准备。

①心理心态方面,是最重要的,一个良好的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一大半,就我个人而言,考研准备时间只有6个月不到,而且一门专业课几乎零基础来说,在不充裕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到准备充分,跟心态有很大的关系,心态十分影响效率。一定要相信自己,不要去想自己失败了怎么办,考不上工作也找不到怎么办,一旦动摇了,状态就不稳定了。一个积极的心态能够给到强大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到最后一定会成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在学习过程中心情也会随着做题正误而波动,有一个作息和三观都差不多的研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②资料信息方面,也是很重要的,身边不乏使劲学却学不到刀刃上的同学,因为考研也是场信息战,对于参考书、历年真题以及课件等资料的获取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有了正确无误的资料,加上上岸学长学姐的指导和经验,那就又向成功迈了一大步。我自己就是找的学姐,她是上一年考上的初试前三,给了我很大的底气。

2.全力以赴备考阶段

东北师范大学的初试考试科目是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333教育综合、904物理教学论904,复试的普物力和电磁学,也有些学校是初试考察普通物理,复试考察教学论,总之都是要考察的。

①思想政治理论

政治的学习建议在7月开始,7月―8月打基础,了解一些框架和考点,因为每年政治的考点还是较为明确的,8月―10月强化阶段,就是要细致的学习考点内容,考点内容也分选择识记,还有大题必背等等。中间可以匹配着1000题,这里要强调一下,1000题知识点是非常全的,全到可能包括了一些今年不会考,但是值得记住的知识。可能在做题过程中会觉得比较郁闷,因为好多知识点并没有见过,这个是没关系的,可以作为一种知识点的补充,一些去年考过的,今年也是不会出的。到了11月,要着重关注今年的考点并进行识记,学会总结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可以总结在本子上,反复翻阅。这个时候除了课本上的史纲、马哲、毛中特、思修,也要开始整理一些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并跟住练习题,在题中查缺补漏。最后在12月,开始背诵大题,关注肖四、肖八的考题预测,多做一些预测题不是坏事,对于真题的参考价值,近五年的足够了。

政治相比其它学科是一个不用特别焦虑的学科,按部就班的复习,最后的成绩要比想象中和模拟中好!

②英语二

英语二相比于英语一是简单一些的,简单在各个题型中考察逻辑能力的分值会低一些,但是近几年的趋势也逐渐和英语一拉近了。英语的学习,建议根据自己的基础安排。

如果正常水平的话,建议在3―5月准备单词和语法,单词是重中之重,从接触英语复习一直到考试之前就不能停止,而语法的学习,对于分析长难句非常有用,对翻译、阅读,甚至是作文输出都有效。单词的记忆有很多方法,词根词缀、想象构思等等,但是关键点在于按照艾宾浩斯曲线有效的背诵,网络上可以找到20天背诵的list安排,也可以有10天的,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检索,背诵的要领是一定要重复。

在6―9月就主攻阅读A部分,不放弃单词背诵。时间充裕的话,可以选择先做英语一近十年的,在做英语二的真题,记住要留下来近两年的真题,最后模拟考试,如果时间不太充裕,以英语二真题为主,最后有时间拿英语一补充。那么阅读A部分也是有技巧的,题型包含词义猜测、主旨大意、推测等等,不同的提醒要学会辨识,站在出题人的角度分析,可读题干串联文章信息,也可以读一段做一题,不出意外都是顺序出题的,也有比较概括的。单词和方法并重,有方法没有单词也是白费。建议做三遍以上真题,做到没有一个单词不认识,没有一个选项不明白。

在9月开始接触阅读B部分,翻译、作文基础部分。阅读B部分包含两个题型,像阅读A一样学习阅读B部分就可以,同时不能放弃阅读A部分。翻译部分最关键的是词义的延伸,各种倒装后置的翻译方法,此时长难句的分析能力更加凸显,好在英语二的翻译一般故事性说明性比较强,不会太难。作文基础部分是一些词组、句型,还有了解一下热点话题和写作格式,比如通告、感谢信等等不同类型的要求,阅读是输入,而写作是输出,积累很重要。

在10月逐渐加入完型填空的复习,因为在整张卷面当中,完型是性价比比较低的体型,也是一般同学会放弃的题型,反过来看,也是一些优秀同学与其他人拉开差距的题型,此处还是单词是关键,英语二考察单词的词义较多,逻辑较少,不太难。慢慢所有的题型就要有规划的全都进行复习,作文过了基础阶段也要开始强化,不提倡背模板,而要背一些实实在在的全文,因为框架没有实质性的东西,而全文背诵不仅了解句型,还积累词组,非常好用。这时候易考方向就很重要了,常考的经济、教育、交通,自己都要积累。背诵时也要按照艾宾浩斯曲线保持记忆。

整体来看,英语的复习就是坚持,不能断,因为一旦停止,就是去手感和语感,如果英语不错可以减低每天学习英语的时间,但是不能不学习英语。如果遇到瓶颈期,也不要担心,这是必经之路,真正考试之前,错多少题都没关系,保持积极乐观,最后会有好成绩的。

③333教育综合

333是参见全国大纲,各考研院校自主命题的。

333教育综合参考书目有:《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333的学习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3―6月基础阶段,主要是了解知识点背景及内容,达到对于所有的知识点都有印象,对一部分达到理解。第二阶段,6―9月强化阶段,建议用一些针对本年考点整理好的书籍,比如全书,往年也有用其它的,可以自己去选择,我这个是上一届考上的学姐推荐的。强化阶段是对所有大纲知识点进行框架整理,形成自己的笔记,有自己的知识体系,要做到了解知识点考察的题型,以及学校的一些出题策略,重点开始背诵了,一般背诵顺序是中外教育史、心理学、最后是原理。

第三阶段,9―11月,冲刺阶段,这个时候还要继续加大时间背诵,然后注意运用回忆法,有许多人是翻开书――马冬梅,合上书――玛丽莲,可以将知识体系整理成专题,比如法案专题,或者科举制专题,看完以后,合上书去回忆,非常有效果,与此同时,还要了解一些教育的热点话题,用于提升自己在教育学原理部分的答题思路。第四阶段,11―12月,最后阶段,要总结一些比较灵活的题型,如何答题,比如说简答如何看待某个问题,那我们可以从教师,学生,家长来分析;可以从国内、国外来分析,可以分析目的、主体、意义、方式等等。

333的复习,全部背完不可能,只背真题绝对不行,也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但是要知道你的每一分努力,你的脑子都记住了,无形当中肯定是有提升,考试的时候一定会输出的。坚持住就是胜利。尤其要注意第三第四阶段很重要,因为文科的考题,没对谁对谁错,只有谁写的更好。

④904物理教学论

推荐用书:《物理教学论》第二版,李新乡、张军朋。

华师的物理教学论每年都在更新,出题类型并不稳定,但是有个趋势,就是越来越重视物理知识的基础与教学论的结合,不是说几句教法就可以的。所以在学习教学论的同时,可以做一做高考题,推荐步步高。

物理教学论的学习,内部资料比较重要,包括教学论的真题、练习题、知识点总结,甚至是老师的课件(新旧版),然后按部就班的读书、看资料,内容并不多,但是需要结合物理知识,这个比较难,还有2017版新课标,近几年新课标的考察分值逐年增加。这个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虽然专业课二的知识点不多,但是并不容易考,切忌因为333琐碎的知识点而忽略904的学习。最终的成绩真的和付出的时间成正比。

三、复试准备经验

考研为什么要安排复试呢,因为导师想了解学生除了考试的理论知识以外,还想看看学生的其它能力,所以在复试考察中,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十分重要。华师学科教学物理复试比例是1:1.5,进复试的机会大,但是也说明命运改变的机会也大,切忌不能认为初试排名高就稳了,因为华师初复试成绩比是1:1的。主要考察的是力学和电磁学,推荐用书 《力学》漆安慎,《电磁学》贾起民。然后复试正常分为综合面试和英语面试,还有专业笔试,今年的笔试变成了口试,虽然没有计算题了,但是让你说思路也都是一样的,关键还是要基础扎实。在专业考试中,会问一些不太难的问题,但是需要把小知识点也复习到,老师也可能会将一个问题问到底,根据你的回答逐渐深入。综合面试部分,也有专业考察,还会问一些你的毕业论文或者实习的经历,同时进行提问,正常回答说出自己的想法,就可以的。英语部分会提供一篇文章,进行朗读和翻译,可能形式不太一样,可能每年还会有英文自我介绍或者是英语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总之,大家要知道,老师们不是为了为难你,只是检测一下你的基础,不要太紧张,不会因为一个问题不会,就认为你什么都不行,自信真诚就好。

四、最后建议

1.效率是王道,别耗时间,对于身心有健康的玩耍是非常支持的,只要学的时候认真就可以

2.作息时间不用比较,每个人有自己的生物钟,找到自己的高效率时间段和学习方式

3.坚定地走下去,不要动摇。心态很重要,心情不好要学会排解,然后最好的状态重新投入。

物理考研学校排名

顶尖:清华大学第一批次:上海交大,华科,浙大第二批次:哈工大,天津大学,西安交大,东南专业性的:电子科大
(1)计算机大类强势高校:

清华>上海交大>南大,华科,哈工大,浙大>东南,南开
(2)电气工程:

清华>华科,华北电力>西安交大,西南交通,浙大>武大
(3)通信大类:

清华,北京邮电>电子科大,上海交大,东南>西安电子科大,中科大
(4)无线电物理:

清华,武大,南大>电子科大>华科,西安电子科大
(5)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电子科大,东南,上海交大>西安电子科大,北京邮电,清华,复旦>华科(6)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复旦,电子科大,清华>东南,上海交大,西安电子科大,北大>浙大,华科
(7)电子科学与技术:

清华,电子科大>西安电子科大,东南,上海交大,北大>浙大,复旦,南大,华



(8)光学工程:

华科,浙大,南开,天津大学>电子科大,国防科大>复旦,川大(9)光电信息工程:

清华,浙大,复旦,华科>天津大学>电子科大,长春理工
(10)物理电子学:

清华>华科,电子科大>东南,西安电子科大,北京大学>北邮,哈工大(11)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电子科大,华科

(12)材料加工工程:

清华,上海交大>哈工大,西北工业,华南理工>华科,浙大,吉大(13)材料物理与化学:

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北工业,上海交大,南大,中南,天津大学,浙大>
(14)材料学:

清华>西北工业,北京科技,上海交大,哈工大>川大,浙大
(15)纳米科学与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苏州大学,中科大,上海交大>川大

(16)应用数学:

北大>复旦,浙大>南开,中山,中科大,川大,南大

以上就是大学路整理的天津物理专硕院校排名 东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物理)专业考研分享?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大学路。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天津物理专硕院校排名 东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物理)专业考研分享?”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高校 更多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7

2020大学路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