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路 > 教育资讯 >正文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_初中物理热学测试题_初中物理热学计算题-

更新:2020年03月03日 22:37 大学路
高考是一个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面对高考,考生总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时候开始报名?高考体检对报考专业有什么影响?什么时候填报志愿?怎么填报志愿?等等,为了帮助考生解惑,大学路整理了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_初中物理热学测试题_初中物理热学计算题-相关信息,供考生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_初中物理热学测试题_初中物理热学计算题-

热学是九年级物理知识章节之一,常与能量联系在一起,本篇将为初三的学生们归纳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热机的概念(识记),比热容的概念(领会),内能基本概念(领会),分子热运动(识记),能量守恒定律(应用),吸热和防热的区别,并附上初中物理热学测试题(热学选择题,热学计算题,热学实验题)。

一、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热机

1.热机定义:利用燃料的燃烧来做功的装置。
2.能的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蒸气机--内燃机--喷气式发动机
3.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热机的效率公式:η=W有用/Q总=W有用/qm
4.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使燃料充分燃烧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

二、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比热容

1.比热容概念与意义:
⑴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时吸收(放出)的热量。
⑵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本领的物理量。
2.比热容特性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水的比热容为4.2×10³J(kg·℃)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³J
水常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比热容计算公式:Q吸=Cm(t-t0),Q放=Cm(t0-t)

三、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内能基本概念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四、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r,引力=斥力。
②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③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五、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能量守恒定律

1、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和转移(列举学生所熟悉的事例,说明各种形式的能的转化和转移)。
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转移到低温物体。运动的甲钢球碰击静止的乙钢球,甲球的机械能转移到乙球。在这种转移的过程中能量形式没有变。

2、在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也是普遍存在的。小朋友滑滑梯,由于摩擦而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气体膨胀做功的现象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在水力发电中,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在火力发电厂,燃料燃烧释放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在核电站,核能转化为电能;电流通过电热器时,电能转化为内能;

电流通过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3、能量守恒定律(重点知识):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4、什么是吸热和放热?放热是放出热量,是释放热量的过程,即周围气体的温度会随之升高 该物体(放热的物体)有可能升温。
吸热是吸收热量,是吸收热量的过程,即周围气体的温度会随之降低 该物体(吸热的物体)有可能降温。

六、初中物理热学选择题

1、(初中物理热学多选题)下列相关现象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走进鲜花店就可以闻到花香,这是气体的扩散现象
B.用水擦过的黑板一会儿就干了,这是水的液化现象
C.初春的傍晚需要向水稻秧田注满水,防止秧苗冻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物体温度升高了,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答案:AC
解析试题分析:鲜花的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所以走进鲜花店就可以闻到花香,A正确;用水擦过的黑板一会儿就干了,是因为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消散在了空气中,这是蒸发现象,不属于液化现象,B错误;初春的傍晚需要向水稻秧田注满水,防止秧苗冻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在相同的条件下,水释放的热量更多,C正确;物体温度升高了,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也有可能是吸收了热量,D错误。
考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扩散现象、汽化现象
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性的试题,考查知识点较多,需要同学们掌握基础知识。
2、(初中物理热学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尘土飞扬”就是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人们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手的内能
C.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块不具有内能
D.在压缩冲程中,汽油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B
3、(初中物理热学单选题)我们知道,冰熔化成水,需要吸热,体积还有所减小,那么关于一块0℃的冰完全熔化成0℃的水所具有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具有相等的内能B.0℃的冰具有较大的内能
C.0℃的水具有较大的内能D.无法比较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一块0℃的冰完全熔化时,吸收热量,所具有的内能变大,一块0℃的冰比完全熔化成0℃的水所具有的内能大。
考点:初中物理内能和热量
4、关于分子动理论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一定加剧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时,就没有斥力
D.0℃的冰没有内能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要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A错误;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故分子运动一定加剧,B正确;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C错误;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D错误。
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关系,是中考热点试题,中等难度。

七、初中物理热学计算题

1、完全燃烧4kg的焦碳能够放出的热量是多少J?(焦碳的热值是3.0×107J/kg)
答案:Q放=mq-----------(1分)=4kg×3.0×107J/kg----------(1分)=1.2×108J

2、质量为300g的水,温度由100℃降低到50℃,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水=4.2×103J/(kg·℃)
答案Q放=cm△t
=4.2×103J/(kg·℃)×0.3kg×(100℃-50℃)  (1分)
=6.3×104J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知,水的质量:m=300g=0.3kg;水的温度的变化量△t=100℃-50℃=50℃;水的比热容:C=4.2×103J/(kg·℃),所以水放出的热量是:Q放=cm△t =4.2×103J/(kg·℃)×0.3kg×(100℃-50℃)=6.3×104J
考点:热量的计算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热量的计算公式,属于简单的热量的计算题

3、将质量为1千克的水加热,水温从20℃ 升高到70℃。求: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4.2×103J/(千克·℃)]
答案2.1×105J
解析试题分析:Q吸=c水m△t
=4.2×103J/(千克·℃)×1千克×(70℃-20℃)
= 2.1×105J     公式、代入、答案各1分
考点:热量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了热量的计算,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4、轮船是使用柴油作燃料的。完全燃烧2kg的柴油能释放出多少热量?(柴油的热值是3.3×107J/kg)
答案:6.6×107J

八、初中物理热学实验题

(初中物理重点实验题推荐:初中物理力学实验题》《初中物理简单机械和功实验题》《初中物理压强实验题

1、小明同学做“比较两种材料保温性能”的实验,他取①泡沫塑料和②卫生纸两种材料作保温材料,两根相同的温度计,两个相同的大玻璃烧杯,钟表和热开水,以及细线、硬纸片、剪刀。他做两个相同的硬纸外壳,装置如图(a)所示。把盛有热水的烧杯放入不同保温材料的硬纸盒中自然冷却。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得图(b)所示“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实验过程室温基本不变,请回答:
(1)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卫生纸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环境因素、水的______相同。
(2)小明与小芳是采用了“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水温降低多少”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的,你还可以采用“_______”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你能看出,在这两种材料中,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是______。
(3)分析实验图像数据,你认为热水放在房间里降温时,温度自然降低的规律是:(  )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均匀降低D.基本不变
(4) 当时的室温大约是_____℃。
(5)根据描绘的热水冷却图像,如果你要喝一杯奶咖啡,可以有两种方式供你选择:

初中物理热学实验题

方式1: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
方式2: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立即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杯中,然后冷却5min.
那么,你认为方式_____的冷却效果较好.(选填“1”或“2”)。
答案:(1) 多少(体积)(2) 降低相同相同温度比较降温时间,泡沫塑料(3) A.先快后慢(4) 20  (5)   1
解析试题分析:影响水温度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利用控制变量法的研究方法提出注意事项;根据坐标图象中用两种不同物质做保温材料时的曲线,判断物质的保温性能;由坐标图象中水温最后基本不变化的温度判断室温.(1)在实验中,为了增加实验的准确性,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即保持水的初温、环境因素、水的质量等.
(2)小明与小芳是采用了“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水温降低多少”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的,你还可以采用“降低相同相同温度比较降温时间”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由坐标图象可看出,用泡沫塑料做保温材料时,水温变化较慢,说明泡沫塑料的保温性能较好.
(3)分析实验图像数据,你认为热水放在房间里降温时,先快后慢;(4)温度自然降低的规律是随着时间的推迟,水的温度最后基本不变化了,也就是与室温差不多了,即达到了热平衡,此时的温度大约是20℃,所以说室温大约是20℃.(5)根据描绘的热水冷却图像,如果你要喝一杯奶咖啡,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效果比较好。
考点:本题考查热传递、控制变量法
点评:利用坐标图象进行分析,是物理学习中的一项基本技能;控制变量法是物理实验常用的方法,要求学生牢固掌握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进入普通百姓家庭。但使用传统燃料的汽车的大量使用又加重了环境污染,因此,“节能减排”已引起全球的关注。如何减少能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最近小明同学家*了一辆崭新的电动汽车,相关参数配置如表所示。

初中物理热学实验题2

(1)如图1,直流充电桩给电动汽车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__贮存在电动汽车的蓄电池内。
(2)若汽车以24kW的恒定功率启动做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变,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在0-15s时间内,汽车电动机做多少焦耳的功?
(3)如图3所示,是上汽集团自主研发的“叶子”概念车,是“会呼吸”的小型低碳化未来汽车。车顶部的巨型叶子实际上是一个高效光电转换器,车轮的轮毂其实是四个风力发电机,它们可以把捕捉到的光能和风能转化为化学能,充入自身电池储存起来。同时,它还能将光电转换中排放的高浓度二氧化碳转化为电能并供车内照明,或转化为车内的空调制冷剂,不但是“零排放”,还实现了“负排放”。与传统汽车相比,叶子车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1)化学能   (2)3.6×105 J   (3)节约能源(合理即可)。(写出一点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1)如图1,直流充电桩给电动汽车充电时,消耗电能,储存化学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电动汽车的蓄电池内。
(2)在0-15s时间内,汽车电动机做功为W=Pt=2.4×104W×15s=3.6×105 J
(3)从节能环保的角度来考虑。
考点:能量的转化;功的计算;节能环保

欲了解更多初中物理知识点,请点击专题: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公式目录

物理热学(热能与内能)和生活实际密切相关,通过初中物理热学学习,能够解释常规生活现象,理解生活常识。初中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善于发现和感受生活现象的人会很好地掌握它。课外辅导为各位积极上进的学子推荐如下课程:

初二双师定向尖子班(面授课程,语/数/英/物)

初二名师网络辅导班(网络课程,语/数/英/物)

中考双师定向尖子班(面授课程,语/数/英/物/化)

中考名师网络辅导班(网络课程,语/数/英/物/化)

中考自招名师网络辅导班(网络课程,语/数/英/物/化)

其中网络课程有录播课和直播课两种形式;面授课程班型不一,授课地点分布在上海各个校区,就近为主,具体的学科可是和学费课拨打官网热线4008-770-970咨询。

资料来源:课外辅导以上就是大学路为大家带来的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_初中物理热学测试题_初中物理热学计算题-,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_初中物理热学测试题_初中物理热学计算题-”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7

2020大学路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