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学路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宋史院校排名 西北大学怎么样?,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吧!
和中国历史有关的大专专业有什么
历史学类专业包括:历史学、世界史、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文物保护技术、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等专业。
历史学专业院校
北大历史学系
北大历史学系是全国各大学历史学科中历史最悠久、总体实力最强的院系。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国史、世界史在2004年、2008年和2012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均名列榜首,在全球大学历史学科排名中也位居前列。现有历史学(中国史)、世界史、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三个本科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学科体系完整,特点突出,学科地位居于前列,在全国高校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在教育部公布的八十个重点学科评比中,学校历史系在全国高校历史学专业中排名第五。
扩展资料:
历史学就业方向
该专业研究生去向主要为*、企业、教学、科研等部门中负责策划、咨询、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近年来,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各地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出版社等。
学习历史学的人必定是博学多才的,很多人也从事了与此专业无关的工作,但也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成绩。
当代研究北宋史的历史学家有哪些
邓广铭先生(1907―1998),字恭三,山东省临邑县人,著名历史学家,当代宋史研究泰斗。1932年考入
北京大学历史系,师从陈寅恪、傅斯年、胡适等名师。1943-1946年,曾任
复旦大学副教授,1946年到北京大学执教。曾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及执行主席、中国宋史研究会第一、二、三届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委古籍整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早在1937年,邓广铭教授就以《〈辛稼轩年谱〉及〈稼轩词疏证〉总辨正》一文为学术界所瞩目。1939年,他完成了《辛稼轩年谱》、《稼轩词编年笺注》和《稼轩诗文抄存》三部书稿,奠定了在史学界的地位。随后,又完成了《宋史职官志考正》、《宋史刑法志考正》两部著作。这是《宋史》成书600年来的第一次认真清理,得到史学界的高度评价。他的学术专著《王安石》、《岳飞传》,是研究北宋改革家王安石和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开创性著作,也是研究宋代历史的重要著作。他晚年还计划修订《陈龙川传》、《辛弃疾传》,由于疾病而未竟其志。邓广铭100余篇学术论文,结集为《邓广铭学术论著自选集》和《邓广铭治史丛稿》出版。
国际宋史学界权威斯波义信
斯波义信先生1953年本科毕业于东京大学,1962年获得东京大学博士学位,曾任东京大学教授及东大东亚文化研究所所长等职务,2000年以来,担任日本东洋文库理事长。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宋史、中国经济史、中国城市史、东亚海上贸易史。主要著作有《宋代商业史研究》(日、中、英文)、《宋代江南经济史の研究》(日、中文)、《中国史》(五代宋元卷)(日文)、《中国都市の历史的研究》(日文)、Crisis and Property in Sung China(合著,英文)、 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合著,英文)、China Among Equals (合著,英文)、Cambridge Chinese History (Song economy) (英文)、Max Weber, Der Historiker(合著,德文)、《华侨》(日文)《函馆华侨资料集》(日文)。斯波先生是日本著名学者周藤吉之的得意门生,日本战后第一位中国史博士学位获得者,日本学士院(科学院)中唯一的中国史学者。
王曾瑜(1939―)著名历史学家、宋史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师从当代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宋史研究泰斗邓广铭先生。大学毕业后长期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当时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所)。主要从事宋辽金史研究。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其主要著作有《鄂国金佗(左禾右卒)编、续编校注》、《尽忠报国―――岳飞新传》、《宋朝兵制初探》、《宋朝阶级结构》、《金朝军制》,论文集《锱铢编》,历史小说《靖康奇耻》、《河洛悲歌》、《大江风云》、《关山怅望》、《忠贯天日》等。
姚从吾(1894-1970)姚从吾是中国现代辽宋金元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着眼于民族融合的“国史扩大绵延观”,认为在各民族文化不断融合的基础上,中华民族的历史才得以广大绵延,形成一个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而辽金元时期则是一个重要的融合时期,在国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姚氏就是以这样的观点,深入研究辽金元史,建立起辽金元史体系。他进而倡导宋史与北亚、中亚史的研究,写成《余�d评传》等一系列论文及所辑《蒙古与南宋争夺巴蜀始末》的专题资料,开宋蒙关系研究之先。1958年,他又倡导组成台湾“宋史研究会”(后改名为“宋史座谈会”)。姚从吾本通蒙文,晚年又学习满文,并倡导组成“边疆语文研究会”,积极推动北亚及中亚史研究。他在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
河南大学、台湾大学执教三十六年,桃李满天下。
程应�H,1916年11月4日(旧历十月初九)出生于江西省新建县大塘乡。程应�B的史学著作主要有《南北朝史话》、《范仲淹新传》和《司马光心新传》,学术论文结集为《流金集・学术编》。
张家驹(1914~1973)上海师范学院的宋史研究,是由张家驹奠定基础的。张家驹毕业于燕京大学研究院,自20世纪30年代起就开始发表宋史论文,他的《宋代社会中心南迁史》、《两宋经济中心的南移》等论著,曾在宋史学界引起巨大反响,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宋史研究开创期的重要学者之一。50年代,张家驹到上海师院任教,教授宋辽金元史,同时继续发表《论赵匡胤》、《沈括》等有分量的论著。1973年去世以前,他是上海师院二十四史标点组中标校《宋史》的骨干力量。
考中国古代史,哪个学校较好?
简单说下 一家之言 不要拍我1 最强的首推北大 重点在于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 好点的老师比如荣新江 邓小南等等 另外北大和港台 外国交流比较多,外面的学者在北大*招生的也多,北大古代史侧重政治制度史 考据 敦煌学等方向。2 其次就是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不太熟悉 但是古代史也很强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的古代史其实非常强,比如张岂之(虽然不带学生了),唐史的张国刚,搞土地和社会的秦晖,都是数一数二的大牛
南开大学 侧重中国古代史的社会史 政治思想史和制度史 以秦汉元明史见长,如明史的南炳文 元史的李治安等人,政治思想史方面如张荣明 陈启云(陈是钱穆的弟子) 社会史学方面如余新忠 王利华 李小林等 人大:人大的历史可以包括国学院和历史学院的,国学院的比较好的如思想史方面的黄克剑 黄朴初,秦汉史的王子今。另外人大历史学院的最大特色就是清史,国内最强,包括戴逸等。人大的古代史侧重在秦汉和明清方面,隋唐也有老师,但不是最好的,另外宋史方面有包伟明 复旦:复旦不太了解,我知道的比如思想史的葛兆光,经学史的朱维诤,复旦古代史的最大优势是历史地理学科。 3 北师大,北师大历史其实没落了,很多老师去别的院校了(比如王子今),北师大古代史好点的老师比如宋史的游彪,隋唐史的宁欣。北师大古代史方面的传统优势学科是古代史学史。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的古代史没有近现代史和世界史强(相对),我对华东那边不熟悉,所以不说了
武汉大学,武汉大学的古代史老师相对集中,基本上好点的老师都集中在魏晋南北朝这块,估计和唐长孺的影响有关。
山东大学,山大历史古代史方面有比较好的传统,出了不少历史大家,所以不会差的。但是不熟,另外,川大的古代史集中在古代儒学、蜀学方面。中山不了解,吉大也不了。兰大古代史主要是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主要集中在敦煌学。西北大学的古代史主要是思想史。大体就这样吧,排名是我自己排的。另外考试难度和排名无关,比如清华难度大于北大,复旦难度大于南开,因为这和学校知名度、招生人数等等有关。大致这样[]
中国哪所大学的历史系好?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
厦门大学,南京大学,
中山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历史学科始于1899年京师大学堂设立之史学堂,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国立史学高等教育机构。
学科齐全,实力强劲:北大1998年获得首批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历史学系现有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地理学、专门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及考古学8个二级学科。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世界史、中国古代史),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1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共有1个系直属科研实体(世界史研究院),2个藏书共达20万册并有珍本、善本等特藏的专业图书馆。1个史学文献数字化实验室。本系还设有欧洲研究中心、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希腊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所、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现代史料研究中心、中外关系史研究所、孙中山思想国际研究中心、当代企业文化研究所、明清史研究中心、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中外历史文化交流中心、人才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全系目前承担国家、教育部、省市、自治区和学校各类项目48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类项目20项,学校和其他项目17项。
师资一流,结构合理:师资队伍的建设向国内外开放竞争,择优选用一流人才。本系目前正承担教学科研工作的专职教师共有64人,其中教授33人,国内外名校博士学位者42人。
人才培养,质量至上:本系一直追求高水准的教学质量,严格控制招生数量。在研究生培养中率先实行了博士论文匿名评审和导师在答辩中回避评议的制度。主干课程多已*多媒体课件并挂上网站,30%的课程开设了网上讨论和提交作业功能。
/
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科是北京师范大学最早形成的系科之一,一批享誉海内外的学者李大钊、钱玄同、楚图南、陈垣、侯外庐、张鸿翔等在此辛勤耕耘过,奠定了北师大历史学科坚实的基础。
2006年 3 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与史学研究所合并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合并后的历史学院,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现有 1 个国家级重点学科, 1 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7 个博士点, 8 个硕士点。在职教授 34 人,博士生导师 29 名,在聘“ 985 ”项目 教授 10 人;副教授 17 人。其中既有国内外知名的教授何兹全、龚书铎、刘家和、瞿林东、陈其泰、晁福林、郑师渠等,也有一批崭露才华的中青年学者。现任院长为 杨共乐 教授。
在科研方面, 我院是国内历史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全国高校中最早设立 历史学 博士后流动站和最早获得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也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 1994 年设为国家首批人文社会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2001 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基地,是“ 211 ”工程、“ 985 ”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单位。 拥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历史文献学和考古与博物馆学等专业。
/history/index.html
复旦大学
历史系是复旦大学历史最为悠久的系科之一。一代宗师,如周谷城、顾颉刚、周予同、姚名达、方豪、陈守实、邓广铭、蔡尚思,等等在此辛勤耕耘过。著名的语言学家陈望道、闻名遐迩的地理学家任美锷都先后担任过系主任。
1994年,复旦大学历史系被国家教委定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998年,历史系成为国内5家获得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的单位之一。1993年起,历史系新设旅游管理专业,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生,并被上海市旅游委员会授予“上海市高等院校旅游专业定点单位”。2000年9月,成立了以历史系为主体的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
/Info_Web/profiles.asp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历史学科创建于1913年,是我国高等院校较早成立的历史系科之一。历史学院是国家文科基础科学(历史学)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历史学是国家“211”重点建设学科,拥有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还有一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一个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现有教师48人,其中教授27人(含博士生导师21人),副教授17人,讲师4人。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有着十分悠久而辉煌的历史,自二十世纪初,著名学者李剑农、吴其昌、钱穆、唐长孺、吴于廑、谭戒甫、姚薇元、杨人等先后在这里执教。断代史专门史研究、地区史与国别史、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相结合以及史学研究与文献并重的学术特色,从而成为在学术界具有重大影响的学科之一。 现有国家历史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以及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同时拥有211工程建设项目。是全国高校同类学科中专业门类最全、整体实力最强的院系之一。
/Output.asp?Target=Topic&ID=176
厦门大学
呵呵,都知道易中天是厦门大学的。
南京大学
九十余年来,一批史学大师和著名学者先后在本系任教,如柳诒徵、缪凤林、陈训慈、郭廷以、沈刚伯等,奠定了南大历史系的学科构架、基本特色及发展基础。目前本系有教职工60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18人;担任研究生导师的4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6人。学生407人,其中博士生137人,硕士生140人,本专科生130人;博士后研究人员9人。
全系设有历史学、考古学两个本科生专业,以及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国际关系史)、考古学5个博士点(含硕士点)。1995年,本系被确定为国家教育部直属的文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996年,经国家人事部评审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并成为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的单位。1998年,本系经国务院学位办评审,获准按历史学一级学科招收博士生。本系世界地区、国别史为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为江苏省重点学科。
/njuc/dep/lishi/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历史学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本系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世界古代史教研室、世界近现代史教研室分别开设了历史学科各门基础课程;在学术研究方面,中山大学历史系设立了近代中国研究中心、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孙中山研究所、宗教文化研究所、艺术史研究中心、敦煌学研究室、明清经济史研究室、国际关系史研究室、亚洲史研究室、校史研究室等专门研究机构,其中,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本系具有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并是国家设立的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招收历史学专业本科生,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中外关系史、国际关系史、中国社会经济史)、世界史、历史人类学等专业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本系中国近现代史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古代史史广东省重点学科。
http://202.116.73.111/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建立于1951年,是华东师大建校时首批设置的系科之一。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华东师大历史系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学术传统和教学风格,并建立了从本科到博士后、包括继续教育的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华东师大历史学系现为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含九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暨硕士点: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历史社会学、国际冷战史、海外中国学。还设有历史学科教学论硕士点。历史学本科专业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
华东师大历史学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教师48人,其中教授(博士生导师)24人, 副教授18人。
华东师大历史学系拥有一定规模并具收藏特色的历史文物陈列室,现已被上海市教委命名为上海市高校特色博物馆――古钱币博物馆,近期将在新校区建设博物馆新馆。
/
(抱歉,我的见识也很有限,只能从相关网站上搜索,希望有所帮)助。
西北大学怎么样?
西北大学挺不错的。
学校现有太白校区、桃园校区、长安校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360余亩。现有24个院(系)和研究生院、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6个非直属附属医院。设有88个本科专业,其中3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校现有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地质学、考古学2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教授)5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万人计划”项目入选者2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
以上内容参考:
西北大学官网――学校简介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以上就是大学路整理的宋史院校排名 西北大学怎么样?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大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