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学院是一所民办的全日制本科院校,中国最早的四所独立学院之一,全国首批由独立学院转设为普通本科高校的院校之一。学校的关键字:民办本科。
2018年汉口学院在校友会版的大学排名中,在湖北省民办高校中排名第5位,在全国排名第15位。这里也顺便谈几句校友会的大学排名,湖北省第5名能够排在全国第15名?你问问其他省市的民办大学同意吗?
借用某会的数据,只是说明汉口学院是民办本科院校中相对较好的学校而已,某会的大学排名一向不准的。2017年某会把汉口学院排在全国民办本科院校中的32位,而2016年的排名是29位。一年时间超过了17所大学,怎么做到的?这事可能只有某会能说的清楚了。
汉口学院。
汉口学院位于武汉市的江夏区,在汤逊湖西岸、省道S113线的东侧,占地面积约1000亩。这里距离武昌火车站直线距离约12公里,应该是武汉市的远郊。学校前身是
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属于华中师范大学下属的独立学院,创办于2000年。2011年学校更名为汉口学院,同时转为独立设置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00多人,各类在校生总数达到20000多人。汉口学院这样的学校,在名校林立的武汉市,很难表现出自己的闪光点。
学校开设39个本科专业、18个专科专业,涉及到文学、法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艺术学等7 大学科门类。汉口学院能够与华中师范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联合招收培养研究生。
汉口学院在我国民办本科院校中排名还可以,但是学校的很多方面被学生吐槽,特别是学校的硬件设施。不过近两年也有所改善。汉口学院就是一所民办的本科院校,这个层次的学校,当能不能对他有太高的期待。学校也只是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能不能成才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主要还是看个人的能力和机遇。
武汉专科学校有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长江职业学院、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
1、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湖北省人民*主办、湖北省教育厅直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最早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72年。学校坐拥“武汉・中国光谷”的中心地利,开创了区域化、国际化、现代化高职办学的成功范例,成为引领荆楚、示范全国的高职教育著名品牌。
2、长江职业学院
长江职业学院(Changjiang Polytechnic)是一所由湖北省人民*举办、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
3、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WUHAN CITY POLYTECHNIC)是由湖北省人民*举办、武汉市人民*主管的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是教育部命名的“师范教育先进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1+X证书试点单位、全国百佳优秀继续教育培训院校,是湖北省“办学水平优秀学校”、湖北省优质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实训基地、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4、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Wuhan Institute of Shipbuilding Technology)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由湖北省人民*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10年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5年入选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5、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由湖北省人民*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高级技能人才(机电项目)培训基地”、“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设备管理与诊断技术(武汉)培训基地”、“湖北省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湖北省职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
百度百科-长江职业学院
、
百度百科-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
百度百科-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百度百科-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一、武汉的大学有哪些
武汉本科学校名单【46所】
序号 学校名称 主管部门 所在地 办学层次 备注
1
武汉大学 教育部 武汉市 本科
2
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部 武汉市 本科
3 武汉科技大学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4
武汉工程大学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教育部 武汉市 本科
6
武汉纺织大学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7
武汉轻工大学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8
武汉理工大学 教育部 武汉市 本科
9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10
华中农业大学 教育部 武汉市 本科
11
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12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部 武汉市 本科
13
湖北大学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1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教育部 武汉市 本科
15
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16
湖北美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17
中南民族大学 国家民委 武汉市 本科
18
江汉大学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19
湖北警官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20
武汉音乐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21
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22
武汉商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23 武汉东湖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24 汉口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25 武昌首义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26 武昌理工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27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28 武汉晴川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29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30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31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32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33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34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35 武昌工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36 武汉工商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37 湖北商贸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38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39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40 文华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41 武汉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42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43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44 武汉传媒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45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46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武汉专科学校名单【37所】
序号 学校名称 主管部门 所在地 办学层次 备注
1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2 长江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3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4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5
武汉工贸职业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专科 民办
6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7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8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9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0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1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2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3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4
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5
武汉警官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6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7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专科 民办
18
武汉科技职业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专科 民办
19
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专科 民办
20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专科 民办
21
武昌职业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专科 民办
22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专科 民办
23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24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25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26
武汉民政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27
湖北财税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28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29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30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31
湖北青年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32
湖北体育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33
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34
湖北铁道运输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35
武汉海事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36
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37
武汉光谷职业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专科 民办
二、武汉大学简介
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1946年,学校已形成文、法、理、工、农、医6大学院并驾齐驱的办学格局。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受到党和*的高度重视。1958年,*主席亲临武大视察。1993年,武汉大学百年校庆之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祝贺。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整体实力明显上升。1999年,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杂志将武汉大学列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合校十多年来,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2019年,学校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257位。
回眸过去,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玉汝于成。珞珈山上风云际会,周恩来、董必武、陈潭秋、罗荣桓曾在这里指点江山;辜鸿铭、竺可桢、李四光、闻一多、郁达夫、叶圣陶、李达等曾在这里激扬文字。一百多年来,武汉大学汇集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众多的精彩华章,形成了优良的革命传统,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培育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学精神。
武汉大学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学校占地面积5195亩,建筑面积271万平方米。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26栋早期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4个学院(系)以及3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有123个本科专业。1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5个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6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10个一流建设学科。57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46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有42个博士后流动站。
武汉大学名师荟萃,英才云集。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77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2890余人,有1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7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欧亚科学院院士、9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22人次“973项目”(含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6位“863项目”计划领域专家、4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65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位国家级教学名师、23位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65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4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9个“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
三、武汉科技大学简介
武汉科技大学是省部部共建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和湖北省“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898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朝*批准成立的工艺学堂,历经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湖北甲种工业学校、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武昌高级工业学校、中南钢铁工业学校、武昌钢铁工业学校的传承与发展,1958年组建为武汉钢铁学院,开办本科教育。1995年,隶属于原冶金部的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武汉冶金科技大学。1998年,根据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需要,学校成为第一批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湖北省人民*管理为主”的划转院校。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大学。
学校现有青山、黄家湖和洪山三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70.9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24.0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4.56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2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59.83万册,电子图书350.64万册。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4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6000余人。校园依湖览江、风景优美,教学设施齐备,办学条件完善,是“湖北省生态园林式学校”“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构建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管、医、文、经、法、哲、艺、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科体系。设置有20个教学学院、76个本科专业(75个本科招生专业);拥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3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6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建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1个学科位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一;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与矿业工程、机械工程等3个学科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人。拥有全职及双聘院士5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创新人才9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青”2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3人、国家及湖北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入选者30人、湖北省“百人计划”16人、“楚天学者计划”入选者18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7人、湖北名师工作室4个、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33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8人,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人民*特殊津贴82人。“海洋工程用钢及应用性能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实施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