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路 > 教育资讯 >正文

如何利用“生活类比法”培养物理学习兴趣?

更新:2019年11月27日 21:28 大学路
高考是一个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面对高考,考生总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时候开始报名?高考体检对报考专业有什么影响?什么时候填报志愿?怎么填报志愿?等等,为了帮助考生解惑,大学路整理了如何利用“生活类比法”培养物理学习兴趣?相关信息,供考生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如何利用“生活类比法”培养物理学习兴趣?

相信有很多同学至今还记得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恐惧,尤其是一些大综合题,需要有很强的思维能力。但是,中学时代的物理除了高中会遇到的一些难题之外,初中物理完全就是一些贴近生活的基础知识,但是为什么会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觉得初中物理难呢? 一位家长对孩子学习初中物理的感受,她表现的非常苦恼:我家孩子刚上初二,平时最怕上物理课,觉得听起来晕乎乎的,很多知识都无法理解。但是这些题目又非常简单,我稍微跟他一讲他就明白了,但是下次还是照样错。请问,如何让孩子能够自觉的去思考,培养起学习兴趣进而学好物理这门学科呢? 初中学生普遍都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而物理这门科目虽说是又基础又贴近生活,但实际上是一些琐碎又有一些抽象的基础知识点,需要学生静下心来思考。再加上许多学生从接触物理这门学科以来就给它贴上了“理科”的标签,潜意识里认为这门科目不需要背诵,但是理论记不住、公式不会用却想考出好成绩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智库网认为,无论是什么学科,无论你多么聪明,认真努力是学好这一科目的前提条件。 但是升入高中之后,深入的理解和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方面高中所学的物理相对于初中物理有一个大的跨度,另一方面,老师讲课节奏较之前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学习压力越来越重。从这时起,对物理有兴趣跟没兴趣的同学之间的差距才真正拉开,而这时即便学生和家长意识到也已经晚了,如果在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重压下,挤出些时间来专门培养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非但不现实,而且效果也不会很乐观。 这就要求各位家长最好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在家庭实际生活中寻找“生活物理”的概念,多用类比法,就更容易让孩子理解,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在高一的物理课堂上,由于物理课时比较紧,课堂容量一般都比较大,学生容易跟不上队,这就要求学生充分消化和吸收老师课堂上的内容。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克服困难、积极思考。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孩子做物理题不只是套公式,一定要联系实际,建立正确的物理图景,也不要把物理题做成数学题!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每一个概念都要理解其物理意义,每一个规律都有其适用条件、适用范围,切不可乱套公式。 举个简单的例子,直线运动中的刹车问题,已知汽车的初速度、刹车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求某段时间内的位移,很多同学会把数据代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进行计算,结果是错的,为什么呢?因为题目中的时间往往是汽车已经停了之后的时间,汽车停了之后就不走了呀!这些生活常识,即使家长不懂物理题,也是可以帮助、提醒孩子的。物理知识其实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 在物理知识的理解中,学生可将概念、规律与实际生活进行类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对学好物理是非常有帮助的。比如加速度的概念,学生普遍理解和接受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怎样才能有效地建立正确的加速度的概念呢?学生可用类比方法,这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常用的方法。我们知道速度的概念,是描述运动快慢的,其实就是位置变化的快慢,而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怎么理解呢? 加速度的概念不好理解,我们可以从自己生活中找例子,最合适的就是身高:你每年长高3厘米,年年如此,就好比是速度,匀速长高。如果另一个人每年长高2厘米,说明他长得慢,没你长得快。从某一年开始,你长高的厘米数逐渐加大,比如第1年是3厘米、第2年是4厘米、第3年是5厘米……这说明你长得越来越快,就好比是你的速度越来越大,这就说明你有加速度了。而另一个同学第1年长高3.1厘米、第2年是3.2厘米、第3年是3.3厘米……说明另一个同学的加速度比你小,这样就比较好理解了。

以上就是大学路为大家带来的如何利用“生活类比法”培养物理学习兴趣?,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如何利用“生活类比法”培养物理学习兴趣?”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高校 更多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7

2020大学路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