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路 > 教育资讯 >正文

中国式家长的悲哀 孩子就是家长的全世界

更新:2020年05月30日 20:07 大学路
高考是一个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面对高考,考生总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时候开始报名?高考体检对报考专业有什么影响?什么时候填报志愿?怎么填报志愿?等等,为了帮助考生解惑,大学路整理了中国式家长的悲哀 孩子就是家长的全世界相关信息,供考生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中国式家长的悲哀 孩子就是家长的全世界

最近中小学校园有几个事都挺火爆,不过,把它们连在一起再一琢磨,让人如鲠在喉。

一个事儿。

几天前,朋友圈突然被几张家长微信群的聊天截屏霸了屏,截屏上说的是某些小学家长在微信群里上传简历参与竞选家委会。这些群聊截图的简历中,动辄海内外名校毕业、硕士博士加身,或就职名企高管,而且常常妈妈爸爸“捆绑”上阵……

本来以为这事刷屏一两天就会过去。但是事情非但没有过去反而还在层层发酵,大家纷纷补充家长群中的各种奇葩比拼,甚至幼儿园的家长也加入进来。

说实在的,看着群里的这些家长真的不像父母而更像是打了鸡血的圣斗士,让人不寒而栗。

竞选个家委会,要这么拼吗?

心理学有这样的理论:一个人在大张旗鼓地显摆自己的优势时,其实是一种自卑的表现。

从这个环节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在家长和老师的对决中,家长是卑微的。

家长们在家长群中看起来“牛气冲天”,其实他们个个心虚。他们即使在社会上有再光鲜的外表、再荣耀的头衔,在家长群中也都放弃了身段,甚至不惜把自己踩入尘埃,几乎各个家长都“卑微”地表示:我能随叫随到。

家长们生怕自己不够“优秀”、不够“灵活”而没有被老师选上,从而“连累”了孩子。于是家长们不惜带着“全部家当”地“拼”了。

其实家长一旦开始这种比拼,就已经输了。我们总能找出身后比自己更“牛”的人,所以,当那个“家里有31套房,每天需要花几分钟时间查看房租是否到位,剩下有大把时间”的家长一出现,瞬间“秒杀”所有家长,马上有家长要“退群”。

家长在老师面前是卑微的,家长在孩子面前情况也类似。

最近,朋友圈还被一个名叫《世界再大,大不过一盘番茄炒蛋》的视频刷屏。

一个男孩在国外留学,跟外国友人聚会想做番茄炒蛋,但是不会做只能打*给在中国的妈妈。妈妈用语言解释不清做法,于是干脆一边下厨一边视频,男孩看着视频终于学会了番茄炒蛋。这时才突然意识到时差问题,原来妈妈是在凌晨特意起床教他做菜。

这则视频赚足了眼泪。相信这其中一定有来自父母的眼泪,因为,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卑微。

在很多中国父母眼中孩子就是全世界,甚至比全世界还大。

孩子刚出生,父母就倾尽全力给孩子最好的养育;孩子上学,父母又倾尽全力给他们找最好的学校、报最好的课外班、*最好的乐器;孩子长大,父母再倾尽全力托关系帮孩子找工作、再拿出所有的积蓄给孩子*房、*车……

父母已经倾其所有了,但是仍然觉得不够。很多人都说,孩子成长过程中总有一个敌人——“别人家的孩子”,而家长们在为人父母的过程中也到处都是敌人——“别人家的家长”。所以,各种家长群里的明争暗斗才会如此风起云涌。

我们曾经看过这样的调查数据,中国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支出是全球第一。为了孩子,接近三分之一的家长放弃了个人时间和爱好。

确实,倾尽了全力哪还有自己?

其实,无论是“选家委会”还是“教孩子做菜”,每件事单拿出来都是孩子、父母、学校之间很平常、普通的事件,但是当把这些事还原到真实情景中后我们发现了一个事实,在当前中国教育中由学校老师家长学生组成的环环相扣的链条并不平衡,家长是所有环节中最自卑的那一环。而他们又常常因自卑而用力过猛。

有人说这是因为学校、教师、家长和孩子建立起的是一条功利的链条。而功利的背后还隐藏着一种深深的不信任。家长不相信学校按照教育规律教育,不相信教师都能为人师表;学校和老师则不相信家长与他们真的“同心同德”;家长又不相信孩子拥有独立成长的力量……

最近又有一个相关的事儿,为了避免怪事频出,有些地方出台政策要规范家长微信群的管理。这种建立在不信任基础上的链条,随时都可能断裂,而断裂点通常就是最脆弱的那一环。

可怜的是家长,而可悲的是教育。

以上就是大学路为大家带来的中国式家长的悲哀 孩子就是家长的全世界,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中国式家长的悲哀 孩子就是家长的全世界”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高校 更多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7

2020大学路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