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路 > 高考专业 >正文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层次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介绍

更新:2022年11月22日 18:20 大学路

今天,大学路小编为大家带了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层次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介绍,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吧!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层次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介绍

一、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层次:

办学层次:高职

二、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一百多年来,学校秉承“诚、毅、勤、朴”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办学方针,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涌现出经济学家骆耕漠、爱国人士章乃器等著名校友,被誉为“浙商人才培养的摇篮”。    学校主校区坐落在风景如画的钱塘江南岸杭州滨江高教园区内,另有德胜校区位于杭州市区内,学校占地面积569亩,建筑面积逾23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图书藏书88万余册,电子藏书近80万册。在校生1万1千余人。现有教职工58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430余人,专任教师中正高34人,副高职称130人,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280人,“双师素质”教师达80%以上。学校现为浙江省首批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现有经济贸易学院、信息技术学院、财会金融学院、旅游烹饪学院、应用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八个二级学院34个专业及方向,拥有烹饪工艺与营养、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等2个省级重点专业,酒店管理、环境艺术设计、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投资与理财、应用电子技术、物流管理、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等8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环境艺术设计、酒店管理、会计、连锁经营管理等4个专业为省级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23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1个。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全国优秀教师1人,商务部优秀教师2人,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9人。   

学校建有“一园六基地”的校内仿真性、生产性实训基地4万多平方米,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3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拥有校外稳定的实训基地119个,实现了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校办企业--浙江商业机械厂已建设成为集“产、学、研、训”为一体的实训基地。   学校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扬艰苦创业、勤勉踏实、锐意创新、敢为人先的浙商精神,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着力培养现代流通业、现代服务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依托全国500强企业浙江省商业集团公司,组建了“浙江商业职业教育集团”,成为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与50多个成员单位和著名企业深度合作,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催生了以“雷迪森酒店管理学院”、“韵达学院”、“中冠装饰学院”等为代表的校企深度融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先后与阿里巴巴、用友软件公司、国美电器公司等数十家著名企业开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开设了30多个校企合作订单班,走出了一条具有引领和示范效应的校企合作办学之路。   学校设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以及浙江省商业经济研究所、浙江省旅游研究所、浙江省应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多个应用型研究机构,建有杭州市萧山区、滨江区,以及中国饭店业、海尔集团等10多个人才培养基地。近3年承担各类技术研发100多项,承担各类社会培训及30多个工种的考核鉴定近3万人次。先后与10多所中西部院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   学校“五位一体”的“全真环境创业教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肯定,新华网、《光明日报》誉为“中国创业教育的破冰之旅”,荣获2008年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被评为“2008浙江教育十大年度新闻”。学校现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协作会会长单位。   

三、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相关文章: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院系有哪些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院系设置

...查看更多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专业有哪些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有哪些重点学科

...查看更多

以上就是大学路整理的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层次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介绍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大学路。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层次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介绍”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高校 更多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7

2020大学路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