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路 > 教学理念 >正文

打破儿童美育的误区 如何让孩子走进美术馆?

更新:2020年07月06日 11:39 大学路
高考是一个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面对高考,考生总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时候开始报名?高考体检对报考专业有什么影响?什么时候填报志愿?怎么填报志愿?等等,为了帮助考生解惑,大学路整理了打破儿童美育的误区 如何让孩子走进美术馆?相关信息,供考生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打破儿童美育的误区 如何让孩子走进美术馆?

  在这个炎热暑期,一些美术馆推出的“网红展览”人气爆棚,不仅吸引了众多文艺青年前去“打卡”,更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少年儿童纷至沓来。
  
  如今,带孩子看艺术展,已成为各类亲子活动中的热门选择。然而,令家长发愁的是,美术馆内针对少年儿童的专业导览稀缺,只能走马观花“看个热闹”。那么,美术馆在为成年人提供文化给养的同时,如何更好地接纳孩子,为孩子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对于儿童的艺术启蒙,美术馆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专业导览稀缺
  
  暑假接近尾声,中国美术馆内依旧聚集了许多小观众。在一幅当代画作前,来自上海的张先生正在引导6岁的儿子仔细观察。“我是80后,小时候比较缺乏美学的基础教育,没有那个土壤。所以想让孩子多看看好的画作,知道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说完,张先生又皱眉,“可我知道的也有限,孩子冒出的‘为什么’,经常要用*搜一下才能回应,但有时网络上信息太多,筛选困难。”
  
  来自江苏的赵若竹7岁了,对着一组中国画连连发问,陪她来的奶奶看一眼作品信息,不明所以,只得含糊其词地回答“这是古时候的事情”。“孩子是第三次来美术馆了,兴趣很浓,但她不懂的我也不懂,有多少看多少吧。”赵若竹奶奶无奈地说。
  
  缺乏美育经验的家长难以承担引导者的角色,孩子交流求知的愿望往往落空。那么,美术馆为何没有足够的导览资源来为小观众服务呢?
  
  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副主任杨应时道出了现实困境:“近年来,中国美术馆的单日观众数量屡屡刷新,随着家长对艺术启蒙日益重视,小观众‘占领’展厅已是常态,但面对小观众的巨大增量,仅靠馆内公共教育部门的几位工作人员来做导览服务显然是不现实的。”杨应时介绍,自2006年起,中国美术馆建设了一支专业化的志愿者队伍,面向成人、少儿、外宾等提供导览服务。这支志愿者队伍目前稳定在100余人,近年来每年服务观众约10万人次。但是,这仍然远远无法满足庞大的观众群,“要服务更多的孩子,光靠人工讲解是不够的”。
  
  “靠人工讲解,一是成本很大,二是无法照顾到所有人。随着技术发展,讲解员导览已经不是国际博物馆教育的主流。”杨应时介绍,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美术馆面向孩子的教育服务,将很大精力放在了研发上——研发面向儿童、家长、教师的课程教材、导览手册、亲子手册等纸本和数字化教育材料,提供展览相关信息,鼓励观众自助式体验。“依靠教育材料,家长就可以带着孩子去观赏,和孩子一起玩,不需要再专门为他们配备讲解员。激发观众的求知欲、探索欲,鼓励观众把看展览变成一个自助性、自主性、互动性的学习行为,是目前西方主流博物馆的一个大趋势。”
  
  近年来,中国美术馆根据不同展览推出了一系列儿童绘画卡、展厅导读手册、亲子探索手册等教育材料,家长可以借助这些材料陪孩子观展。无独有偶,公益性艺术机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也投入了大量精力来设计教育材料。在近期一次展览中,尤伦斯就推出了亲子导览手册,孩子可以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芥子园画谱》:原画中的山石、树木、流水、楼台等元素被*成贴纸,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意拼成一幅画。“孩子比我们的感受力更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运营总监张朝卫说,在设计儿童导览手册时,设计师会先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孩子,看自己对哪个作品有兴趣、兴趣点是什么,再就此设置出游戏环节,“一定要从孩子的兴趣入手,而不是从你希望孩子了解什么入手”。
  
  打破儿童美育的误区
  
  在中国美术馆匈牙利当代艺术展的展厅,记者看到一位母亲带着孩子,让他临摹一幅由各种图形构成的当代抽象画作,孩子显得十分苦恼。孩子画得并不像墙上的画作,母亲便严厉地要求他仔细观察,再临摹一遍。
  
  “我曾在美术馆内遇到一个孩子对着装置艺术画素描,反复打磨,就是为了画得很‘像’。但实际上装置艺术和写实主义绘画根本不是同一门艺术,不能等同标准。”中间美术馆的助理策展人杨天歌说,“家长如果不懂,过早送孩子去画素描,写实主义的绘画方法会直接影响孩子对绘画的认识。”
  
  “现在美术和音乐一样,都有考级,很多家长花钱把孩子送到培训班,就是为了学技术,为了把东西画得像。‘像’与‘不像’一直是家长们焦虑的核心,但无数有天分的孩子就在这一标准下遭受了毁灭性的摧残。”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杭海表示,“像”从来都不是艺术的标准,讲求焦点透视只是整个西方绘画史上很短的一段,文艺复兴之前、之后的审美都不是这样。“孩子感受到什么就画什么,不加掩饰,这种纯真的艺术原始状态是非常可贵的。艺术就是通过一种介质表达性格和情感,而介质各种各样,不光画画,折个纸、捏个小人都是艺术。我认为儿童艺术教育不需要强调技术,而要根据孩子的性格鼓励孩子,让孩子通过艺术创作获得自信心。”
  
  艺术家厐壔也持相似的观点,她认为:“12岁以前的幼儿及儿童不要按范本亦步亦趋地临摹,这会束缚孩子们的想象力,有百弊而无一利。”中间美术馆在暑期推出的系列少儿公共教育活动,就以“孩子画画不用教”为主题,试图通过各种媒介、各种形式的艺术,把更本真的美育理念传递给家长和孩子。“孩子的想象是没有界限的,任何一个介质给他,他都能乐在其中。家长会通过活动更新观念,知道原来画画不用画得很像,也可以灵活地玩。”杨天歌说。
  
  “艺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培养可以欣赏艺术、在各个行业内都有艺术创造力的人。”今日美术馆公共教育负责人王茜说,“文化理解、审美判断等综合素养的形成需要很长的一个周期,而这就与很多家长希望在短时间内看到孩子的成长产生了矛盾。”
  
  “家长太着急,无形中会给孩子造成压力,我们应该在生活的某些时刻,不带功利心地陪伴孩子。”杭海认为,“一方面,美术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场馆呈现了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成果,家长要有耐心陪孩子去观看,让孩子扩大眼界;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孩子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感,比如去大自然中看山水、看四季的变化。”
  
  馆校合作,影响更多孩子
  
  曾在英国国家画廊和泰特美术馆担任讲解员的高先生介绍,在英国,老师经常把课堂搬到美术馆,三四十个孩子围坐在一幅画作前听讲是很常见的,而美术馆与学校配合进行完善的儿童安全保护,工作人员会把孩子围起来,阻止游客给孩子们拍照。
  
  在中国美术馆,由小学或中学组织整个班级前来参观学习的情况尚不普遍。“对于去美术馆接受艺术教育,大多数学校没有特别要求。这既有认识上的原因,也有机制方面的原因。”杨应时说。中间美术馆助理策展人郑亚惠介绍,美术馆内成群结队的孩子大多来自商业机构的培训班,对于普通中小学校,美术馆方面主动去沟通邀请,仍有一定障碍。“美育的必要性、时间、安全等都在校方的考虑范围。”郑亚惠说。
  
  “天天钻书本里是不行的。”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第三中学的美术老师耿小佳表示,天津的美术展览很多,如果能带学生去参观,学生一定兴致很高。但目前尚未组织学生去看过美术展,“学校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尤其临近中考时就更关注学生成绩,外出活动既有安全问题,也会耽误很多时间。”安徽省芜湖市绿影小学美术老师刘燕也表示:“现在教师个人带学生外出几乎不可能。美术不是主课,到了高年级,还会有弱化美术教学的情况。最终家长重视的还是文化课,这是很无奈的现状。”
  
  教育部在2020年9月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强化公共资源间的相互联系和硬件资源的共享,为学校利用校外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等各种社会资源提供政策支持;学校要加强与校外活动场所的沟通协调,为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开辟广阔空间。
  
  目前,中国美术馆正在推进与北京市中小学的“馆校合作”,通过与北京教育学院合作,将美术馆教育资源纳入对教师的教研培训当中。“美术馆给10个孩子讲课,影响是有限的;但培训10个老师,就可能影响1000个孩子。”杨应时认为,学校老师更了解学生需求,只要让他们充分了解美术馆的教育资源,他们就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参观学习。
  
  “如果有馆校交流的机会,我很希望参加。老师一定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才能成为很好的讲解者,从而引导学生提升艺术素养。”耿小佳说。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美术老师郭玲敏建议,美术馆应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做教育资源的开发,可以在线上提供教育材料。“这样对于能去和不能去的老师、学生,都有很大的帮助。”
  
  民营美术馆也积极投入于公益性的“馆校合作”。从2010年起,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与“农民之子”建立了长期合作。“‘农民之子’是致力于流动人口社区教育和流动儿童教育的民间公益组织,最近我们联系到了8所小学,计划8月底就开始带孩子看展,邀请艺术家为孩子们做专场导览。”张朝卫说。中间美术馆也长期联络邀请残障机构、自闭症机构等特殊教育机构的老师、孩子参与公共教育活动。“这些机构的老师非常渴望得到专业指导,我们希望能把艺术教育领域的好资源送出去,以提升美术老师的水平来带动更多的孩子。”郑亚慧说,“希望将来大家不再认为艺术场馆是一个高冷的地方,而是融入日常生活,谁都可以随时走进去学习和享受。”

以上就是大学路为大家带来的打破儿童美育的误区 如何让孩子走进美术馆?,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打破儿童美育的误区 如何让孩子走进美术馆?”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高校 更多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7

2020大学路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