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路 > 高考教育 >高考资讯 >正文

安徽理科510分能考上什么大学(2022好大学推荐)

更新:2024年06月08日 09:00 大学路

今天,大学路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安徽理科510分能考上什么大学(2022好大学推荐),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吧!安徽理科510分能考上什么大学(2022好大学推荐)

2022安徽高考510分理科能上什么大学?有哪些好大学适合安徽510分左右的理科生志愿填报?今天新高考网为考生家长们挑选一些录取率最高的大学(优先推荐本省公办院校),也是最好的大学,欢迎选择参考!

一:安徽高考510分左右能上什么好大学

2022年安徽考生理科510分能报考的院校一共1451所,排在前10名值得推荐的有: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合肥学院淮北师范大学合肥师范学院重庆医科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齐鲁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中外合作)、重庆师范大学

1.2022安徽理科510分能上的好大学名单(省内排名)

名次 院校名 最低分/最低位次 批次 录取概率 院校排名
1 安徽医科大学 514 / 67250 本一 175
2 安徽工业大学 512 / 68751 本一 210
3 合肥学院 506 / 73499 本一 265
4 淮北师范大学 495 / 83335 本一 284
5 合肥师范学院 485 / 92329 本二 343
查看安徽理科510分可上院校(1451所)完整数据请进入:/zhiyuan/

2.2022安徽理科510分能上的好大学名单(省外排名)

名次 院校名 最低分/最低位次 批次 录取概率 院校排名
1 重庆医科大学 521 / 61483 本一 119
2 华南农业大学 515 / 65859 本一 61
3 齐鲁工业大学 508 / 71606 本一 95
4 东北林业大学(中外合作) 506 / 73256 本一 100
5 重庆师范大学 505 / 74328 本二 177
6 陕西科技大学(中外合作) 496 / 82164 本一 156
7 合肥学院(中外合作) 495 / 83262 本一 265
8 江苏警官学院 493 / 85073 本二 379
9 安徽医科大学(中外合作) 490 / 88001 本一 175
10 丽水学院 483 / 94199 本二 353
查看安徽理科510分可上院校(1451所)完整数据请进入:/zhiyuan/

温馨提示: 以上“2022年安徽高考理科510分可以上什么大学”参考的是2021年及往年的招生和录取数据,由于各个大学专业录取分数不一样,数据比较复杂, 只列出了部分院校,2022年的考生可前往“ ”系统进行更准确的查询。

二:安徽510分理科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安徽医科大学

​ 安徽医科大学为省属重点大学,是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和安徽省共建高校,安徽省第一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第一批综合改革试点学校。学校前身是1926年创办于上海的私立东南医科大学,1930年更名为东南医学院,1949年底响应*中央华东局面向农村,走向内地号召,内迁安徽怀远,成为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1952年迁址合肥,改名为安徽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坐落于全国文明城市——安徽省马鞍山市,毗邻江苏省南京市,山水秀丽,文脉源远,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七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是科技部与安徽省*联动支持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实施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和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是安徽省文明校园。

合肥学院

合肥学院是一所在改革中诞生,开放中成长,创新中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80年的合肥联合大学。创始校长杨承宗是伊莱娜·约里奥-居里夫人的博士生,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建校伊始,就提出适当收费、不包分配、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后勤社会化的办学模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学校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小岗村。201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原合肥联合大学和合肥教育学院、合肥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合肥学院。

以上就是大学路整理的安徽理科510分能考上什么大学(2022好大学推荐)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大学路。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安徽理科510分能考上什么大学(2022好大学推荐)”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高校 更多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7

2020大学路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