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路 > 教育资讯 >正文

应对中考,家长要帮孩子养成的5个好习惯

更新:2020年04月05日 20:50 大学路
高考是一个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面对高考,考生总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时候开始报名?高考体检对报考专业有什么影响?什么时候填报志愿?怎么填报志愿?等等,为了帮助考生解惑,大学路整理了应对中考,家长要帮孩子养成的5个好习惯相关信息,供考生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应对中考,家长要帮孩子养成的5个好习惯

  中考临近了,往往父母比孩子还要着急。因为孩子没有成人那种“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概念,干着急是没有用的,要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孩子树立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才行,以下是专家给出的几点建议:



  建议一:制定严格的时间表


  做作业时,家长不妨与孩子商量好做作业的时间和休息的时间,比如早晨6点到8点,头脑清醒,体力充沛,是学习的黄金时间;晚上6点到10点,不利于记忆,可安排完成复杂计算的作业。一旦定下来就严格执行。这样做使孩子具有一定的紧迫感,加强了注意力,最终使其学习效果得以提高。


  建议二:保持良好环境


  孩子的书桌上尽量不放平日他最感兴趣的非学习用品以免分心。既然有了规定,家长就不必陪读或监督,只需做自己的事情即可,但家中不要有过多的噪声,如搓麻将、看肥皂剧等。一定要在家里给孩子提供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


  建议三:做到奖惩分明


  当孩子按规定去做取得初步成效时,家长必须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这种奖励应以精神奖励为主也可辅之以必要的物质奖励。反之则必须给予应有的惩罚。


  建议四:让孩子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把每天孩子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进行一个时间预计。一定要给孩子留下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如一共要一个半小时,那么孩子一个半小时(甚至提前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余下的时间就必须由孩子自己支配,让他做喜欢做的事情。养成这样的习惯以后,孩子会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因为早写完就有更多时间玩了。


  建议五:从生活习惯训练


  通过训练缩短孩子生活自理行为的时间。比如和爸爸妈妈比赛穿袜子,看谁更快。家长在比赛时,可以故意放慢一点,让孩子觉得有取胜的可能。甚至有时候不经意输给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做得快。让孩子在生活中做事快,在学习中才会快起来。    

以上就是大学路为大家带来的应对中考,家长要帮孩子养成的5个好习惯,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应对中考,家长要帮孩子养成的5个好习惯”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高校 更多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7

2020大学路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