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一个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面对高考,考生总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时候开始报名?高考体检对报考专业有什么影响?什么时候填报志愿?怎么填报志愿?等等,为了帮助考生解惑,大学路整理了台湾教研机构9大总结剖析孩子问题相关信息,供考生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每一个独特的生命,都需要独特的养育。在教育的过程中解析孩子的九大气质向度,从而因材施教,揭开孩子天赋密码异常重要。
让爱有方法,教养更轻松
认识9大气质,适性而教,
让孩子得以发挥自己的专长与优势,绽放光芒
活动量是指一天24小时当中,孩子表现出来的所有动作的频率和速度,也等于是个体消耗在动作上的能量。
整天动个不停,睡眠时间也较短,精力充沛,好像体力永远用不完似的!但相对的也较无危机意识,家长应更加注意游戏时的意外发生。但可以规划每天固定的时间运动,约20至30分钟,让精力得以发泄。也需转换活动方式,在动态活动之后配合静态活动进行,帮助孩子培养静下来的习惯。还要培养规律性,因为好动的孩子相对来说也比较难控制。
PS:家长需包容活动量高的孩子并不是故意坐不住的,以鼓励代替指责,如果孩子能乖乖静下来吃饭,家长应把握机会赞扬。也应避免提供可乐、蛋糕等甜食,这会让孩子更加兴奋!
并不是说活动量低的孩子就等于好带,虽然静静的不会失控般跑跳,也较不需担心安全疑虑,但活动量太低的幼儿容易造成动力低弱,处世态度也较为消极,很可能只喜欢贴在计算机前以致近视。对于活动量低的孩子,父母应多鼓励进行动态的活动。最好建立固定的户外活动时间,在家长的陪同下,动能和亲子关系都能同步升级哟。
规律性是指幼儿的活动在时间上犹如闹钟般准确,诸如:吃饭、睡觉、起床,不只时间固定,量也一致。反之,则一点准头都没有,父母永远无法预测他下一步会做什么。
时间到就自己吃饭睡觉,像行军般按表操课,凡事依计划进行。规律性高的孩子对父母来说容易管教,只需协助孩子把时间规划好,孩子就会自动自发地完成,所以时间上和活动上的安排无需多费心。但若是在排定时间上临时有变动,家长要提前告知孩子,让其有心理准备,才不致于影响情绪。
这样的孩子不按牌理出牌,毫无章法可言,家长总是猜不透他的下一步是什么。应养成规律的坐息,该吃饭就吃,该睡觉就睡,家长的规范和鼓励有助培养他定时定量的做事准则和生活上的规律。若孩子能依照时间完成排定的事项,家长就要给予鼓励!
初次面对新事物时,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就是驱避性。如:刚到一个没去过的地方、尝试没吃过的食物、看到陌生人、第一次体验的事物,孩子反应是接受或是退缩,也能说明孩子是外向或内向的个性。
驱避性高的孩子相对来说较不怕生又容易接近,但家长需注意,应加强教导孩子如何分辨危险,建立危机意识,必要时也应给孩子适当的限制,如:不要和不认识的人单独接触,也不能随便给别人住家的*和地址;若到户外,也应事先提醒孩子要远离危险区域,只能在家长的视线范围内玩耍,防止发生危险,且告知孩子如果爸妈看不到他在哪里会很担心!
常见的是在电梯里、路上遇到认识的人,孩子都不主动打招呼,如果对方主动接触,孩子会跑到爸妈身后躲起来。如遇此情形,家长应避免责骂,同时更要耐着性子鼓励孩子要有礼貌地回应,并且增加孩子跟不熟识者接触的机会,只要他想表现,都要给予赞赏。
孩子经过趋避反应之后接下来的适应情形。能接受新事物*的孩子不见得适应性就高,反而有适应性问题者反而较多;相对的,有些孩子内向害羞,但却适应力却很好。
无论什么样的环境对他都没有太大的问题也容易接受,父母需协助过滤孩子接触的事物,如:日常生活所及的居住环境、邻居、电视节目、幼儿书籍也要加强把关,以免孩子不分好坏、全部接受!
适应力低的孩子,家长更要付出耐心来等待,尽可能避免在孩子面前夸奖别人家孩子的优点,这样会打击他的自信心。同时,当孩子熟悉的环境有所变动时,也应提前告之孩子,如:转学,让他有心理准备的时间,再给予足够的时间练习、认识新的环境就会慢慢改善。
指孩子一天中表露于外的情绪,是属于正向的(友善、快乐、笑脸)或负向的(即不友善、不快乐、臭脸)。家长可以准备一本空白的小册子,让宝宝以画画的方式表达心情,像日记一般记下心情笔记。
情绪本质好的孩子,处事态度乐观,能带给身边的人愉悦的气息,但家长应避免忽略孩子真正的心情,不能因为孩子总是笑嘻嘻的就少了陪伴和交流、分享。再者,孩子遇到的困难,家长也需陪伴、共同面对,以免孩子遇上无法或无力处置的问题时而大感挫败,以致情绪低落无法恢复。当然,笑口常开的孩子比较受欢迎,接触的对象也较多,家长应提醒并指导孩子建立危机意识,以防在父母无法陪同时,受到侵犯或伤害。
情绪本质不好的孩子,常出现负向表情,有时会造成别人误解为难相处、臭脸王,故要常提醒孩子笑,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微笑的习惯。
也就是敏感度。引起孩子反应所需要的*量。常表现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上。除了生理上的感觉之外,还有察言观色的能力,教育学家称之为「社会觉」。
对周遭事物相当敏感,有些时候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太紧张,父母应多与他分享他的感觉。他们可以很灵敏的察觉到父母的情绪转变,当父母脸色凝重时就会安份的做乖宝宝,以免变成出气筒而受到波及。
有一说法是「视觉型小孩」,指的就是孩子对于形体、色彩、画面比较敏锐,但对于抽象的文字或逻辑可能就比较迟钝。
神经很大条或像没有神经似的。这样的宝宝不会看脸色,非把别人惹毛了或受到处罚时才有所惊觉。对于敏感度较低的宝贝,家长应加强其各项感觉反应训练,虽然与智力高低无关,但能提升其未来学习能力哦。
指孩子正在做某件事时,因外来的阻碍或困难时仍继续维持原来的活动或放弃的程度。
在学习上碰到挫折不易放弃也相对固执,硬是要靠自己把事情做完,但也容易养成事物做好但不要求完美的习性。虽然做事坚持到底很重要,但应判断其合理性,若不合理的话就要制止。
小时候随和好带不固执,但面对挫折时却容易妥协喊卡,处事态度上也会往容易、困难度低的方向前进。父母应协助宝宝遇到困境时与其规划分段,并提供解决困难的成功经验,鼓励是宝宝碰到问题时最大的支柱!
孩子对内在、外在*所产生反应的激烈程度,反应强者,喜怒哀乐及需求很容易被觉察;反应弱者则常不被注意及知觉其需求而忽略,甚至连当下的情绪都不为人知。
有些孩子在生气时会拳打脚踢、撞墙或伤害自己以引起注意,而父母应有一致的教养态度,孩子才会改变乱发脾气的习惯。同时家长也不应随孩子的情绪起舞,跟着孩子的心情起起伏伏,应训练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这样的孩子较少表达自己的感受,也许当下的心情非常激扬或低落也不易察觉。所以家长需帮助孩子养成表达情绪的能力,开心的事应该与人分享,若有不舒服的事或感到压力、不适,更要协助表达出来。
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容易被外界*、干扰而受到影响,如:声音、光线、人、事、物等,所改变或中断他原本正在进行的活动。
常常因专注在自己的活动中而不回应,而有视而不见的说法。专注能力太高的孩子,因太过专注而容易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只做他想做的,看他想看的,以致于对外在的事物反应不敏锐。如果是这样,就要提醒孩子多留意周遭发生的事物。
学习上很容易分神,有人讲话就转头去找声音的来源。父母应降低分心的*物,如:吃饭的空间应只有餐桌、餐具和食物;学习的空间不应出现玩具或电视,尽量在学习上多提供*的教学或分段的学习。
以上就是大学路为大家带来的台湾教研机构9大总结剖析孩子问题,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