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角是我高中时的一位姓吴的同学,我们曾是同桌,因为他长得猴瘦猴瘦,且总是一副忧郁悲观、沉默寡言的表情,平时我们并不直呼其名,而叫他的绰号——乌鸦。
整个高一(上)学期,乌鸦似乎都处于隐身状态。乌鸦坐在靠墙的最后一桌,他后面通常凌乱地堆着扫把、垃圾桶等清洁工具,有过校园生活的同学很清楚,这是一个能逃离就逃离的位置,乌鸦呢,在那里一坐就是半学期。
乌鸦总是踩着点来上课,一上课就看小说,一放学就夹着他的“文学名著”匆匆走出校园。那时他并不住校,对我们来说,他是个局外人。
在那半年,他给我的印象就是个一言不发的书呆子。这么爱看书的人,按说语文成绩不错吧?结果,他用铁打的成绩证明:倒数第一名的位置非他莫属,就像他上课坐的那个位置。最差时,他考了27分,离倒数第二名还差22分。
他没希望了,身边的同学都抱有我这样的看法。
然而,放完寒假回到学校教室,乌鸦一下就出现在讲台下正对着的第一排的位置。糟糕的是,我就是他的同桌。遇上这位总是一声不响的“怪咖”,我还是有点同情的,但更多是鄙视……
剧情到这里,你可能在想:剧情要逆转了吧?是的,但可能不是你想的那样。
新学期到来,乌鸦还是闷葫芦一个,但在学习这件事上,他已经毫不含糊。他开始认真做作业了,他是怎么干的呢?抄题,具体说就是在听课后,把老师讲解的课后习题抄在本子上,然后从我这儿借去“标准答案”,再用他那潦倒的书法颤巍巍地将它们“搬运”到所抄习题下方的空白处。
一开始我劝他放弃这种low到可笑的办法,这都什么年代了,还这样做,岂不是弱智的表现?但乌鸦根本不听。他说他太笨,这种办法比较适合他。再说,他对自己并不抱希望。反正是死马当活马医,或者说,反正要找点事干。他这样干起来就像一头只知道埋头耕田的黄牛。看着他单薄的身影,我特别可怜起他来。
对他了解越多,我就越确信他是一个无比可怜的人。父母都是倒霉的农民。父亲是酒鬼烟鬼,初中文化水平,脾气暴烈,性格乖张,动辄对乌鸦母亲拳打脚踢,对三个儿子也是动不动就耳光伺候;母亲则目不识丁,病秧子一个,她总是抱怨处境艰难,却又无计可施。乌鸦两个弟弟都在上中学,都要花钱。家庭一直处于负债状态——欠得不是很多,因为借不到钱,连债台高筑的机会都没有。而就是这样一个家庭,却“培养”出他们村里唯一的高中生——乌鸦。
曾经这么“优秀”(当时,学生成绩好就是优秀的代名词)的乌鸦,现在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同学们心里都有这种想法,但谁都没有随便说。这个可怜虫还有什么可说的。
后来我才从乌鸦口中得知,他并不想读高中,他想的是跟他初中的初恋女友一起去广州打工,要进的厂都联系好了,但他母亲一听他说缀学,就歇斯底里起来。乌鸦是读得多无奈啊!老实说,我曾真诚地劝他缀学,他可能想不到,我对他前途的悲观比他自认为的更加悲观。
他想了一遍又一遍,最终决定不缀学。他不想看到母亲那绝望的眼泪,而这成了他抄题的主要动力。他还说:“你别笑我,笨人得用笨办法,我小学五年级就用这招了。多少有点用的,最重要的是,这是忘掉烦恼的法宝。”
他竟然这样想,我服了。
我担心的是,这种没完没了的干劲会毁了他的身体。但一学期下来,他的身体看起来还是老样子,而成绩已提升至中游水平。
进入高二,为了早点确定奋斗方向,学校就提前一年文理分科了。班上60%以上的同学选了理科,不到40%的同学选了文科。我和乌鸦都成了文科生。我选文科是因为喜爱,他选文科是因为他的理科成绩没有达到入选的最低标准。文科有六个班,两个尖子班,四个普通班。因为分班,我成了文科尖子班的一员,他成了普通班的一员。
毕竟有半学期的同桌情谊,分班后我们偶尔还一起去食堂打饭或者一起回寝室(他从高一下起就一直住校)。有时我也会带着一种身处尖子班的、自然的优越感到他的班上跟他坐一会儿。
他依然沉默少言。但随着时间推移,我能看到他的成绩排名在提升。特别是他的语文成绩,在高二(上)期末考试中,竟然考了119分,这个分数在我们尖子班也是中上等的排名,而我才考了112分。新学期学校颁发年级前十名和班级前三名的奖状和奖学金时,乌鸦都出现在奖台上。这时我才发现这小子已经从毛毛虫蜕变为黄蝴蝶了。
谁能想到这个啥条件都不好的学生能如此逆袭呢?同学们一脸惊羡,视他为传奇。不过,毕竟跟他相处久了,我并不觉得特别惊讶。论勤奋,整个年级一千多学生中,无人能及他。
就说语文吧,我们同桌那会儿,他专攻教材上的知识,不停地抄题背题。尽管他的脑子不好使,阅读理解和作文仍然一塌糊涂,但基础题毕竟十成能拿下来七成了。
分班后,他已经不再抄教材了,他开始大量抄试卷和课外辅导资料上的习题,当然,他也不像以前那样全抄了。他会着重抄他眼中的难题,易错题。他似乎越抄越潇洒了,后来在他的抄题本上,你会发现,上面的试题越来越少了,名言佳句、精彩的文段则逐渐占据主要内容。
在一些早晨,你能看到他捧着大笔记本在操场上朗读,虽然声音并不动听,普通话不标准,并且大多内容他还是背不全,但那会儿他完全沉浸在其中,根本不顾及实际效果如何。这在同学们看起来多少有点滑稽,可他毫不在乎,至少看起来真的毫不在乎。
从高二(下)开始,他对要考的每一科都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语文是这样的:
每天维持1~1:30小时的学习,早上花10~15分钟朗诵古诗文或积累的好段好句,其余1个多小时用于刷一套高考模拟题或高考真题。习题不是非得全做,但心里要仔仔细细过一遍,新题、难题以及所有心存疑惑的题,都抄下来,先思考后答题,再把参考答案抄两遍。每天阅读1~2篇范文,精彩处抄下来赏析。速度要快,在规定时间内至少提前10分钟答完。充分利用晨起洗刷、课间休息、睡前泡脚等零星时间学一些细碎的知识点。
这个计划我是根据回忆整理的,难免遗漏一些细节,但大致就是这样。列这种计划对我来说不过轻而易举的事,难的是拥有像他那样的超强执行力。他执行起来,连吃饭慢了半分钟也觉得是浪费。
他是学习狂,是我遇到的同学中最勤奋的人,没有之一。最后,不出意外地,他考上了东部的一所重点大学。他的高考总成绩(语文考了128分),在班上是第一名,年级上也进入前30名,比我这个尖子班的学生足足高了八十多名。论成绩,他的数据并不是最漂亮的,但能从年级倒数第二名逆袭,再考虑到天赋和外在环境的影响,他是我们那个年级公认的最励志最富传奇的优秀同学。
他的笨办法可能不适合所有同学,可能条件优渥、天资也不错的同学觉得像他这样做不免残酷,但那确实可以启发我们:所有苦逼的坚持,哪怕最初看来就是个笑话,但只要足够坚韧,也总会得到一个牛X的结果。大学毕业后他一直在上海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上班,据说年薪已超百万。
两年前他为习惯在县城生活的父母*了两大套房子,还资助老家的两个穷孩子读书。如今的他,该很感激当初拼命的自己吧……
现在的家长压力普遍很大,在升学的压力下不得不把孩子送去各类的辅导机构。为此,有家长呼吁:要全面禁止课
2021年08月03日 11:56课外报班,每个家长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家孩子数学不行,是不是得补补啊?”又或是“别的孩子都报辅导
2019年11月11日 22:18课外辅导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课外学习活动,也是一种组织化的校外活动形式。特别是在中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学校
2019年11月11日 22:19有人说,校外培训机构是校内教育的完善和补充,然而也造成学生更多的学习压力和家长们的经济负担。社会上一
2019年11月11日 22:13其实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家长由于大部分只有一个孩子,经验非常有限,也不做教育方面的研究,所以很多时候
2019年11月11日 22:08教育培训行业,在我的认知里是从2010年1月29日开始的。那时我刚刚进入新东方天津学校。面试、试讲、
2019年11月11日 22:00打开大学录取通知书,是高考考生们梦想成真的瞬间。同样的,在大洋彼岸的小岛国新加坡,每一年也有一群又一
2019年11月12日 13:14不经历一次小升初,我还以为九年义务教育没我啥事。小升初让我明白,家长需要经历的最严峻的义务可能来了,
2019年11月12日 13:05有很多家长们反应说,不知道为什么孩子对一些数学法则总是张冠李戴很是让人头疼,总是感觉是因为太调皮,所
2019年11月12日 13:02今日寄语"让孩子爱上阅读,必将成为你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投资"——毕淑敏前段时间看
2019年11月12日 12:59教育部:推动有条件的地方优化学前教育班额和生师比
时间: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严格幼儿园教师资质条件,把好教师入口关
时间: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职工存在师德师风问题、侵害幼儿权益要依法严肃追究责任
时间: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师存在师德师风问题,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时间: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2023年全国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0.8%
时间:2024年11月12日2019英语六级考试复习用的什么资料 英语六级考试时间是几点到几点
时间:2024年06月08日2021年3月16日以后从北京到辽宁朝阳还需要核酸检测吗 2021年3月16号离京用不用做核酸检测
时间:2024年06月08日我昨天报好了志愿多久可以查看自己是否被录取呢 志愿填报后几天能知道被录取
时间:2024年06月08日广东有那些高校录取线是在二批A线的 各省录取分数线一样吗
时间:2024年06月08日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网上报名及查询的具体步骤
时间:2024年06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