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路 > 教育资讯 >正文

父母如何去引导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更新:2020年03月30日 19:24 大学路
高考是一个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面对高考,考生总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时候开始报名?高考体检对报考专业有什么影响?什么时候填报志愿?怎么填报志愿?等等,为了帮助考生解惑,大学路整理了父母如何去引导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相关信息,供考生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父母如何去引导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孩子对学习表面上非常用心,但是成绩就是提不上去,作业总是不主动提出问题,不会写的就不写,父母如何去引导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痛友的这个问题让招爸充满了无力感,想起来那句网络金句:你剪断了我的翅膀,却又要让我飞翔

没错,你的孩子完全是按你的要求被塑造成这样的。

招爸先来梳理一下痛友的问题:痛友认为孩子的成绩提不上去,不是“不用心”的原因,而是“不主动提出问题”、“不会写的就不写”的原因。

痛友问的其实是两个问题:

一、如何引导孩子“主动提出问题”,遇到不会写的作业主动想办法;

二、如何引导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这是两件事情,之间或许有因果关系,或许没有。

招爸就假设它们有吧,痛友没说孩子的年龄,招爸假设孩子是在小学阶段吧。

孩子天生就“喜欢”学习,这是他的本能,只是有在“学习”中学习,和在玩耍中学习的区别。

孩子的天性之一就是好奇,对所有感兴趣的东西,都会问东问西,直到“学会了”为止。

那么作为家长,你做了什么,限制了孩子的这两项能力?

孩子有这样的表现一般会有如下可能:

一、他觉得“学习”这件事,不是他自己的,他是在为家长而学;

二、他觉得“找问题”是不适当的;

三、总是很快就能得到答案;

四、他觉得不会做的题目太“难”,压力感让他本能的想逃开。

有些家长会对孩子提出的问题马上而直接的给出答案或者方法,这对孩子大脑网络的发展其实非常不利。

这会让孩子养成一有问题就开口问的习惯,也会因此缺少实践的经验从而缺乏自信,主动思考的动力和能力就都被限制了。

也有些家长则把事情交给孩子,要孩子自己想办法,而不理会孩子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做出效果。

虽然有时也能培养出孩子的能力,然而这种“培养”方式后患多多,一方面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另一方面会慢慢不愿与人合作。

这些都会让孩子形成退缩、逃避困难的心态。

那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么的呢?

招爸有如下建议:

一、带着好奇的心向孩子发问。

也就是不预设答案、不假设前提的问孩子,真心的认为无论孩子如何回答,都是美妙的、有趣的;


二、当孩子向自己提问时,习惯性的回应“你说呢?”

同时,对孩子的回答多去肯定和鼓励

三、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安心的学习环境。

让孩子把他本有的力量经过思考、尝试、修正,最终获得成功并得到肯定,从而将其转化为能力和自信

四、把学习的责任还给孩子。

“我建议、你决定;你决定、你负责;你负责、我陪伴。”

孩子出现的所有问题都是正常的,培养孩子的习惯或者某种能力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

世间没有对此一蹴而就的招法,慢就是快。

以上就是大学路为大家带来的父母如何去引导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父母如何去引导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高校 更多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7

2020大学路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