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切换]
大学路 > 高职高专 >高职专业 >正文

职业教育法首次大修,将会有哪些影响?

2024年04月06日 11:56 | 大学路

大学路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职业教育法首次大修,将会有哪些影响?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职业教育法首次大修,将会有哪些影响?

高职机电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机电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摘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就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在职业领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以将机电类各专业集群起来,按专业群来建设。

专业群内的专业由于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反映在课程内容上有相当一部分共同的理论、技术、技能基础,基于专业群建设的课程体系,可以职业岗位必备能力为核心,采用“平台+方向”式的模式构建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

关键词:机电专业群;模块化课程;课程体系

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指以学习某一职业技能,不断提高从业技术水平,培养技能型、工艺型、应用型、实用型高级人才为目的的一类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级阶段,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对设计、规划、决策、智能操作等任务进行创造性实施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必须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全面的职业技能、较强的适应与发展能力、一定的创造性能力和积极的职业态度。

高职的培养目标,其一是对社会人才类型的定位,培养的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其二是对人才社会功能的定位,“实施”二字是其社会功能的核心和特征。

高职毕业生一般不进行工程设计,也不对工程项目进行规划和决策,主要是对已有的设计、规划、决策等任务进行实施,把它们转化成为产品,同时对于一些高技术或高智能的职业岗位进行直接的操作,完成产品*任务。[1]

二、机电技术专业群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机电行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过窄的专业口径、过细的专业划分,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机电技术领域,有许多不同名称的专业,尽管其培养目标不同,但是它们却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

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按现代职业岗位要求,可以将工作性质相通的若干职业*为一个职业群。

为优化课程结构,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弹性化、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把机电类各专业集群起来,以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院级特色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作为核心专业,将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了一个*,按专业群来建设。

机电技术专业群包括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汽车检测与维修、电气自动化等专业。

专业群建设是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资源整合活动。

专业群建设有利于形成高职院校专业的集群优势,从整体上提升学院在行业和区域内技能型人才的配置水平和能力;有利于形成实践教学优势,将分散的实验资源整合为专业化的实训基地(或工业中心),降低实训基地建设成本,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形成师资队伍优势,形成专业教师团队,增强专业办学实力;有利于形成学院专业特色和品牌优势,提高学院知名度。

为适应机电技术不断发展及机电职业群不断扩大的需要,高职机电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

要达到此目的,就要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途径,促进课程结构体系整体优化,确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前提,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主线,构建专业集群式模块化课程体系。

[2]

三、模块化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指设计教学过程的原则与流程框架。

模块化教学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就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在职业领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解构教学内容,按认知规律和能力本位导向重构课程,形成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全方位改革和创新的一种教学模式。

[3]

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关键是模块化课程的设计路线,中心内容是对课程的解构和重构。

首先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解构。

在对职业岗位进行了深入的工作分析后,确定从事这个职业所要求的能力标准。

课程解构的核心意义就在于它突破以知识体系为核心的课程标准,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标准。

然后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导向进行课程重构。

对形成职业岗位能力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清晰的梳理,确定专业教学的基本内容;根据专项能力来划分课程模块,确定每个课程模块的教学目标、内容体系、基本环境、教学组织;根据模块教学目标的要求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明确知识、技能、态度之间的关系,重点关注如何运用所获得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工作态度来完成工作任务,从而形成在复杂工作情景中做出判断和采取行动的能力。

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课程的模块化。

首先进行模块的搭建。

课程模块是一个个项目化的学习单元,它把实践知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用情景有机结合起来,是学习领域的具体化。

一门模块课程可以设计为若干个模块,一个模块又可以分为若干项目,项目之间、模块之间,依据工作逻辑和工作任务不同而有差异,可以通过多条路径来选择。

然后进行模块组合。

模块内容通过工作任务引领专业知识。

每个模块都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学习单元和任务的组合,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模块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平行的,也可以是递进的。

针对职业工作岗位过程所需要的单位任务,对需要采取的动作和行为进行描述,明确训练的项目名称、工具、材料、场地及操作步骤,通过动态学习方式完成阶段性学习目标,形成综合职业能力。

四、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课程体系的结构

专业群内的专业由于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反映在课程内容上有相当一部分共同的理论、技术、技能基础。

因此,基于专业群建设的课程体系,适合采用“平台+方向”式的模式构建。

“平台”根据专业群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必备的共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各专业技术的共性发展和学科特征要求而设置。

按照培养社会人的要求,突出培养现代社会对人所要求的最基本素质。

按行业内职业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开设专业群内各专业共同必需的生产技术知识、产品技术知识、材料技术知识和职业基本技能等课程,是毕业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证。

学生在修完“平台”课程后,获得专业群共同的职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具备在行业内从事专业群所包含岗位的基本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方向”根据不同的专业而设置,由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组成。

每一个模块都以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为依据,是围绕某一工作过程必需、够用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综合,是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训练的综合。

通过对机电技术专业群的必备职业能力分析,专业群的课程体系结构应该是Y型结构,即专业分枝型结构。

Y型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该结构的课程体系建立了两个平台:即公共基础课平台和机电类技术基础课平台。

平台课程是多个专业的共同基础。

图1 Y型课程体系结构图

公共基础课平台包括高职工科类各类专业学生都需要学习的文化基础课程。

它们包括公共课程(如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外语等)、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人文类课程等)、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等)。

该课程平台为各专业学生奠定了进行后续专业学习的基础,也为今后接受终身教育奠定了可持续学习的基础。

机电类技术基础课平台是建立在公共基础课平台之上的机电类公共技术基础课平台。

它包括机电类专业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机电类专业相关的支撑技术课程以及相关的拓展性课程等等。

该课程平台为学生学习各专业必修课程奠定基础。

它培养学生五个专业之间可迁移的关键职业能力,为毕业生扩大就业范围奠定任职的基础以及在今后工作岗位群范围内具有一定的转岗适应能力。

各专业必修课程是在机电类技术基础课平台上根据职业岗位群中各个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要求而开设的课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它是在大类专业所覆盖的职业岗位群的基础上,满足“就业市场细化”而建立的一种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高职机电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的Y型结构从整体优化的角度出发,既能满足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本知识与能力要求,体现适应性;又能满足职业岗位群中某一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与能力要求,体现针对性。

(二)“宽基础、活模块”课程体系

“宽基础、活模块”课程体系在课程开发中,采用面向职业群集的方式;在课程内容上,采用模块化的组合方式。[4]

“宽基础”是指所学内容并不针对某一工种,而是一个职业群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后劲”,为学生继续学习和在某一类职业范围内转岗打下基础,强调通用技能的训练和关键能力的培养。

“活模块”是指所学内容针对某一特定职业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着眼于强化从业能力。

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人才需求的分析,根据机电群对应的行业所涵盖的职业群和典型岗位的岗位任务分析以及相关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确定完成岗位任务和考证要求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机电技术专业群的课程体系进行整体设计,以技能为主线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该课程体系包括公共素质课、专业群基础课程、为专业服务的基础课程、专业必修、专业选修、综合实践模块等六段式课程体系,以灵活的模块化课程为基本形式与市场对接。

表1 模块化课程体系

M1模块,即公共素质课模块,该模块按照教育部的统一要求,由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素质的课程组成,是为了保证国家人才教育培养基本目标的实现。

M2模块,即专业群基础课程模块,该模块是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培养学生五个专业之间可迁移的关键职业能力。

M3模块,即为专业服务的基础课程模块,该模块由为专业群中特定的专业服务的课程组成。

比如,同属“电子电工类”基础课程,机电一体化专业可开设“电工电子技术”,汽车专业可开设“汽车电工电子”。

前三个模块强调宽基础,主要学习某一岗位群相关职业通用性的必备知识和技能,同时,要进行思想品行、职业道德、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能力以及其他通用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M4模块,即专业必修模块,该模块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相求相衔接,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M5模块,即专业选修模块,该模块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一专多能,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同时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再学习打下基础。

M6模块,即综合实践模块,该模块通过实验、操作技能实训、综合技术训练、岗位实践以及毕业设计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后三个模块是在职业基础教育后分流进行不同职业的专业知识学习,以及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根据职业和专业开设必要的课程和进行职业技能的实训,并能够使学生考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张家寰,郭扬.全国高职院校专业布局结构与调整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06,(12):37-39.

[2] 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3] 论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7,(7):42-45.

[4] 蒋乃平.集群式模块课程属于多元整合型课程——“宽基础、活模块”的再思考之八[J].教育与职业,1999,(8):64-66.

职业教育法首次大修,将会有哪些影响?

职业教育法首次大修,将会有哪些影响?

影响一、加强职教与先进产业、先进技术的紧密对接,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我们要知道只有完善和健全我们的职业教育所需要的服务保障的制度体系,才能为我们的职业教育带来的保障。因为我们的制度体系腰肢不全面优化的话会影响着和制约我们的职业教育的地位提升。所以只有强调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的水平和质量,才会对我们的教育有所帮助。

影响二、国家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使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与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相适应。 在通过这次的职业教育法首次大修后我们就可以鼓励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来依法筹集发展职业教育的资金后我们可以根据国家产业的布局和行业发展的需要,采取自己相应的措施。来大力的发展我们先进教育的需要的需求和展开各种的新兴的专业,来支持我们高水平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发展。

影响三、深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挥其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进一步明确诸多举措:其实通过这次的职业教育法大修我们了解了 国家重要的办学作用,是为了推动我们了解参与职业教育和鼓励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让我可以在学校设置专职或者*实施职业教育的岗位。增强了我们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情况和在我们国家得到鼓励下进行行业组织,让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专业教材进行开发。

影响四大力发展先进*等产业需要的新兴专业,支持高水平职业学校、专业建设。 职业教育法首次大修让我们国家优化自身的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可以使更多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到我们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相应地方。

其实最主要的影响就是促进我们国家近几十年经济的高速发展,职业教育也是快速发展,为经济提供技能人才支撑,相应的职业教育制度成型需要的时间就比较长,所以相关的制度和举措被认可之后才能进入法律。通俗地说就是职教法修订的通过也体现了国家对办好职业教育的决心和愿望。

2022年5月1日职业教育法新加了几章内容

新职业教育法5月起正式实施
新职业教育法5月起正式实施,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可以读大专,还可以上本科,从法律层面畅通了职业学校学生的发展通道,给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上大学开了一个口子,新职业教育法5月起正式实施。
新职业教育法5月起正式实施1  26年以来首次进行大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并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介绍,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在打通教育通道、破除就业门槛等方面作出的新突破。
首先是打通了职业教育学生上升的通道。修订后的职教法规定,职业学校教育分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有关专业实行与高等职业学校教育贯通的招生和培养;高等职业学校和实施职业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在招生计划中确定相应比例或者采取单独考试办法,专门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一条为了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促进就业创业,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除了设立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职业教育法还为两个方面的探索预留了空间:在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本科职业教育专业、在专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本科职业教育专业。从法律层面畅通了职校学生的发展通道。
同时,修订后的职教法还为不同禀赋学生提供了多种成才的可能。修订后的职教法要求,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考试招生制度、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学习成果融通互认。

把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教育,注重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具有扎实技术技能基础和合格文化基础的生源,突出中职教育的教育功能,提升认可度,让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就业有能力、升学有优势、发展有通道的教育类型。
此外,修订后的职教法明确提出,用人单位不得设置妨碍职业学校毕业生平等就业、公平竞争的报考、录用、聘用条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在招录、招聘技术技能岗位人员时,应当明确技术技能要求,将技术技能水平作为录用、聘用的重要条件。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有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的岗位,可以适当降低学历要求。
新职业教育法5月起正式实施2  新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新法”)从5月1日起施行,这是近期教育领域关注度极高的话题。职业教育法时隔26年首次修订,有哪些新内容让公众如此关注?4月27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相关情况。
新内涵:更科学的表述,体现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理念
新法有诸多新的表述,公众讨论最多的是将旧版中“普职分流”的提法,改成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后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有媒体和公众解读为取消初中毕业后的“职普分流”,话题一度冲上热搜。
“这其实是一个误读。”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说,“新的表述是对义务教育后普职分类发展更加科学和规范的表述,它体现了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理念,也为我国高质量教育多样化发展提供了
法律依据 :。”

陈子季说:“因地制宜,是说要允许各地普职比例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差异,各地可以根据区域社会发展的程度、本地产业发展的需要和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情况合理规划职业学校和普通学校的招生规模。协调发展指的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这两个类型的教育没有高低之分,优劣之别,它只有办学模式的融合、育人方式的差异。
义务教育后实行‘普职协调发展’,绝对不是取消中等职业教育,而是要转变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思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基础性转向,重点是要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自身质量,拓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成长成才的通道。”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表述变化是,原职业教育法中职业教育的目的表述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新版中表述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一概念上的重大突破向社会明确传递出“同等重要”的意涵。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邓传淮说:“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作为两种不同教育类型来定位,是构建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的基础。新法规定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规定国家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规定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规定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

新空间: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立交桥”有了法律基础
社会公众关心“职普分流”,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中等职业教育学生上升通道不畅。同时,高职学生的上升通道也非常有限。职业教育界呼唤了多年:打通上升通道,真正构建起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立交桥”。
“新法在提高认可度和吸引力,增强社会契合度和适应性方面作出了规定。新法要求,把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教育,注重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具有扎实技术技能基础和合格文化基础的生源,突出中职教育的教育功能,提升认可度,让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就业有能力、升学有优势、发展有通道的教育类型。”陈子季说。
陈子季介绍:“新法规定,中等职业学校有关专业实行与高等职业学校教育贯通的招生和培养;高等职业学校和实施职业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在招生计划中确定相应比例或者采取单独考试的办法,专门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
这意味着,中职学生和“本科”之间有了通道。中职不再是低水平的“打工教育”,真正变成“为不同禀赋学生提供多种成才可能”的摇篮。
推动职业本科教育是教育部2022年的工作重点之一。2021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
“除了设立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新法还为两个方面的探索预留了空间:一是在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本科职业教育专业,二是在专科层次的职业学校设置本科职业教育专业。
这些都充分表明,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可以读大专,还可以上本科,从法律层面畅通了职业学校学生的发展通道,给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上大学开了一个口子,这必将大幅提升学生上中等职业学校的积极性。”陈子季说。

新保障:法律形式破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顽瘴痼疾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一些影响事业发展的硬骨头已经绕不过去。这次修法直面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顽瘴痼疾,用法律的形式把破解之道固定下来,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法律支持和制度保障。”陈子季说。
陈子季所谓的`硬骨头之一就是管理体制。此前,教育行政部门管职业学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职业培训,加之要协调地方*以及企业,许多工作很难推动落实。新法明确,国务院建立职业教育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全国职业教育工作。有业内专家认为,新法将最大的难题解决了。
管理体制之外,另一重保障是经费投入。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职业教育办学成本是普通教育的3倍左右。据了解,我国高职的招生数超过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所获得的直接财政投入只占20%左右。
新法明确了重点支持、地方为主的投入机制。
“新法规定,国家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使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与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相适应,鼓励通过多种渠道依法筹集发展职业教育的资金;省级人民*制定本地区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职业学校举办者按照生均经费标准按时、足额地拨付经费,不断改善办学条件。”陈子季说。
新法还鼓励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同时还要求对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奖励、税费优惠等政策激励。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但是,长期以来,产教融而不合、校企合作不深不实是个痛点,也是堵点。
“新法用9处‘鼓励’、23处‘应当’和4处‘必须’,进一步明确了诸多举措,真正从法律层面让企业参与不难、参与有利。”陈子季说。
值得一提的是,修改后的职业教育法明确了企业可以通过与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共同举办职业教育机构等多种形式进行合作。
这意味着*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
此外,新法还明确了工会、中华职业教育社等群团组织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义务与责任,包括参与制定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和相关职业教育标准,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培育供需匹配的产教融合服务组织等。
中华职业教育社党组书记、总干事方乃纯说:“这有效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多元跨界特征,相信将更好推动*和各方面资源整合、同向发力,共创新局。”
新职业教育法5月起正式实施3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组织新修订职业教育法集体采访。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高票通过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将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这是《职业教育法》自1996颁布并施行以来首次大修。据悉,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从现行法的5章40条修改为8章69条,增加“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职业教育的教师与受教育者”和“法律责任”三章,由现行法的3400余字修改为10000余字,内容更加丰富充实。

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处长张涛表示,针对实践中存在校企合作“一头热”,人才供需“两张皮”,企业参与办学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明确了对企业的奖励激励措施,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副主任宋芳表示,为营造职业教育发展良好社会氛围,真正让职业教育“香起来”、“热起来”,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
在招生方面,明确高等职业学校和实施职业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在招生计划中确定相应比例或者采取单独考试办法,专门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在招录、招聘技术技能岗位人员时,应当明确技术技能要求,将技术技能水平作为录用、聘用的重要条件;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有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的岗位,可以适当降低学历要求。

教育部:将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
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对此,教育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林宇表示,“不同类型、同等重要”是本次修法对职业教育类型地位的重要肯定,在法律层面明确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和发展预期,为职业教育下一步更好发展奠定了良好法律基础。
这有利于增进社会共识,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同时,有利于激励全社会广泛支持、积极参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一样有高学历”。
林宇说:“建立职教高考制度一直以来呼声很高,本次职教法修订,进一步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将加快落实。高职专科的分类考试招生目前已经成为高职招生的主渠道,很多地方都组织了春季高考。接下来,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支持高等职业学校和实施职业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更多职业学校毕业生。”
据介绍,教育部将实施中、高职学校教学条件达标工程,在优化结构、提升质量的基础上,“十四五”期间设置一批适应事业发展需要的职业本科学校;鼓励应用型本科学校按照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开展职业本科教育;研究落实专科高职部分符合产教深度融合、办学特色鲜明、培养质量较高等条件,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专业,实施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的办法。
发展高水平职业教育对于构建技能型社会有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扭转社会鄙薄技能轻视劳动的观念,能够壮大支撑技能型社会的主力军,并加快建设技能型社会的进程。

以上就是大学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职业教育法首次大修,将会有哪些影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上一篇: 专科的汉语言文学是什么 下一篇: 专科的汉语言文学是什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