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切换]
大学路 > 高职高专 >高职专业 >正文

北京职高有哪些学校?

2024年01月15日 14:41 | 大学路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北京职高有哪些学校?相关的问题,今天,大学路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北京职高有哪些学校?

全国电力专科学校排名

全国电力专科学校排名如下:

1、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2、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3、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4、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5、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6、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7、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8、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9、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10、贵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重庆市人民*举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前身重庆电力工业学校于1953年经中央燃料工业部批准成立,是全国首批七所电力中等专业学校之一,1958年更名为重庆电力学校,1980年和1994年两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1995年批准升格为高等专科学校。目前是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骨干高职院校、重庆市示范性高职院校、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该校是国示范性高职,拥有一支教学和科研能力都比较强的师资队伍。学院有很多实训基地,其中2个获评国家级,13个为自治区级,还有308个定岗实习基地,为广大学生打造了专业且充足的实训基地。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该校曾由当地的电力工业局主管,与电力部门的联系密切,在就业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便利,连续多年有超过40%左右的毕业生被南方电网等电力企业录用,就业质量很高。学院双师型教师占比高,受聘教师在职业技术竞赛中多次获奖。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该校是本省唯一以电力为特色的专科院校,入选了优质专科,是福建水电人才培养的摇篮。学院现有专任、兼任教师677人,其中占比75%左右为双师型教师。总计开设专科专业46个,涵盖9大类,其中4个入选骨干专业。

北京职高有哪些学校?

外地初中生可以上的北京职高为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北京市应用高级技术学校和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1、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是经北京市人民*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还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是首都文明单位、北京高校平安校园示范校、北京市属高校数字校园示范校。

学校设有11个二级学院,开设29个高职专业。学校教职工63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346人,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18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8人。

2、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始建于1958年,1983年改制为职业学校,1996年学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3年被评为北京市现代化标志性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对接北京市和昌平区产业结构建专业,现有7大类专业群,开设航空服务、汽车运用与维修、大数据技术应用、学前教育、冰雪运动等41个专业,专业与产业契合度100%。

设施设备优良,各专业实训设备总值1亿2千多万元,其中航空服务、园林绿化、中西餐烹饪、汽车运用与维修是市重点建设实训基地。

3、北京市应用高级技术学校:

北京市应用高级技术学校(即北京市应用高级技工学校)创建于 1964 年,是市属局办公立学校,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也是北京市建校历史最长的技工学校之一。

学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创业发展,形成了从中职生到高职生的人才培养格局,培养了数万名技能型人才。在校生2300人。开设有现代*类、信息技术类、电工电子类、现代服务与财经类四个专业平台。

包括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与图文*、楼宇智能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民航商务信息)等十多个专业。

4、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是经北京市人民*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也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是首都文明单位、北京高校平安校园示范校、北京市属高校数字校园示范校。学校设有11个二级学院,开设29个高职专业。

北京电科院是什么学校

院校专业: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专科(高职) 理工类 公办 双高院校

官方网址:

官方地址: 北京市

官方*: 010-87220979,010-87220709

电子邮箱: zsb@dky.edu.cn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是北京市人民*举办的公办独立设置高职院校。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 1958年。1999年曾用名为北京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与北京邮电工业学校合并更为现名。2007年,北京市仪器仪表工业学校、北京二轻工业学校、北京市机械工业学校、北京市汽车工业学校并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近年来,学校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职教大会精神,紧紧抓住国家级高职示范校建设、国家高职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教育部高职三年行动计划、教育部和北京市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等重大机遇,事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学校 2007年进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行列;2010年成为教育部全国20所“国家级高职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单位之一;2015年率先启动北京市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改革试验,成为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 2018年,入选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19年,入选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A档十所院校之一);2018年、2019年,连续被教育部评为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教学管理50强、学生管理50强(同时荣膺三项50强的全国7所高职之一);2021年荣获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等学校提名奖;2022年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 学校地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开发区内唯一一所高等学校。校园占地 807亩,具备良好的办学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建筑面积33.7万平米,固定资产总值24.5亿,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2亿元。校内建有包括国家级实训基地6个,生产性实训基地18个,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基地260个。建有北京市工程师学院2个、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试基地3个。建有专业标准的体育馆、游泳馆、体育场,是北京市第54届大学生运动会的举办地。图书馆建筑面积2.7万平米,藏书近120余万册,电子图书170万册,支撑学校教学科研的同时面向全社会开放。 学校开设机电、航空、汽车、电信、生物、经管、艺术七个专业群共 30余种专业,设有机电工程、航空工程、汽车工程、电信工程、生物工程、经济管理、艺术设计等七个二级学院以及士官学院、基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教学单位。实施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开展“2+3+2”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教育、定向士官培养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成人学历教育等复合生源、多学制教育,累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10万余名。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 6639人,高职学生5353人,贯通培养学生1286人。现有教职工862人,其中专任教师529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371人,博士学位教师88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86.8%。学校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02人,占38.2%。专业课教师382人,双师素质比例达92.1%。拥有全国优秀教师5人,北京市优秀教师21人,北京高校学术创新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1人,北京市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人选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6人、职教名师5人、高创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12个。聘请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逯家富作为学校专业建设的首席专家,“长城学者”陈勇和高级工程师、飞机铆装钳工高级考评员白冰如作为学校的专业带头人。学校教师近五年获得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22项,总数名列全市第一。 “十三五”期间,在全国1400余所高职院校中,教师在教育部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奖总数位居全国第一,学生技能大赛获奖总数位居全国第三。在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连续六届获得一等奖,是北京市唯一获得一等奖的高职院校。2021年,教师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奖总数位居全国第一;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获奖总数并列全国第一。 学校连续多年获得 “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被评为“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创业中心”,跻身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企业和社会认可度显著提高,毕业生就业率98%以上,企业满意度95%以上。 2021年,学校以科学谋划“十四五”发展规划为契机,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发展思路、重点任务和战略举措,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就是到2025年完成“双高计划”第一周期建设任务,关键办学指标达到全国领先水平,保持在全国高职院校第一阵营;第二步是到2035年,成为中国职业教育的标杆院校,形成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基本建成首善标准、中国特色、世界知名的高等职业学院;第三步是到2050年,国际影响力全面提升,办学声誉获得世界公认,全面建成首善标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等职业学院。

其他信息:

电科院是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简称电科院)成立于1951年,是国家电网公司直属科研单位,是中国电力行业多学科、综合性的科研机构。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主要从事超/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技术、电网规划分析及安全控制技术、输变电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配用电技术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电力电子、信息与通信、能效测评及节能等技术的研究。

研究院设有18个管理部门、17个业务部门、3个支撑部门,共有直签员工1827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其中双聘院士4人);拥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个以及二级学科硕士点7个,具体如下:

1、博士后流动站:电气工程。 2、一级学科博士点:电气工程。 3、二级学科博士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子电力与电子传动、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4、二级学科硕士点:计算机应用技术、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自主设立)、输电工程(自主设立)。

以上就是大学路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大学路。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上一篇: 结合自己所学专业,谈一谈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下一篇: 结合自己所学专业,谈一谈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