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路 > 大学排名 >大学排名 >正文

云南省大中专院校排名 云南好的大专学校有哪些

更新:2023年01月05日 01:00 大学路

今天,大学路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云南省大中专院校排名 云南好的大专学校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吧!云南省大中专院校排名 云南好的大专学校有哪些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怎么样???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是一所独立设置的国有公办高等职业学院,是云南省首批成立的全日制高职院校之一,迄今已有37年的办学历史。学院系省级“文明单位”,2008年被云南省确定为首批重点 建设的2所“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学院现有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校区、小板桥校区、武定校区、阳宗海校区等四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154亩,各类建筑总面积约16.4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 值为3473.5万元,馆藏图书约35.45万册。设有校内综合性实习实训基地20个、教学实验室34个,校外综合性实训基地102个,具有支撑现有专业的良好的实习实训条件。学院被国家列为“全国百所职业院校 推进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试点单位”,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站”、“国家计算机信息技术考试站”等职业培训机构,具备地质矿产勘查、测量工程等技术资质。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是一所行业特点和办学特色鲜明的资勘类高职院校。学院紧紧依靠云南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以“立足省内、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南亚、注重实用、突出特色”为办学思路 ,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坚持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并举,坚持以国土资源、地质矿产行业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人才,现已成为云南省国土资源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的主要培养基地。学院现有13个教学系(部、院),33个专业,其中资勘类和资源利用类专业约占80%,部分专业填补了云南省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空白。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800人,专职教师198人 ,具有高级职称和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27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50%。
学院秉承“明德尚能、学以致用”校训,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培养,积极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改革,突 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国家和云南省“质量工程”建设中,成果丰硕,建有省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省级精品课程、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 验区等一批优质教学平台,拥有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获得者等一批优秀教师。经过多年积累和建设,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更趋精炼 ,培养模式更加优化,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毕业生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一直居于省内同类院校前列,2008、2009、2010年毕业生就业率 分别达到94.3%、96.65%、98.1%,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和层次对口率均超过95%,显示了良好的就业质量。2004年至今,学院已连续七年被云南省教育厅授予“云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
为更好地满足学院的发展及国家对地质矿产和国土资源开发相关产业应用性人才的需要,学院在阳宗海西南岸新昆石公路旁征地2000亩,用于扩建校园,新校区正在建设中。到2013年,学院将完成阳 宗海校区建设,以满足“十二五”末在校生规模达到12000人的发展需要。
三十余年的风雨历程和三光荣精神的锤炼,养成了国土学院人“质朴宽厚、崇实笃行”的精神品格,并努力创新和超越。学院先后获得了省*“云南地质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 省级示范院校”、地矿局“五好班子”、教育厅“高校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先进单位”以及“昆明市园林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在国土资源部和云南省人民*的支持下,学院积极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地质矿产类人才培养基地”、“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人才培养基地”和“云南省石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努力实 现“省内领先,西部一流,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目标。

给水排水都学什么啊???

给水排水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以水的社会循环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涉及城市水资源、城市市政水工程、建筑水工程、工业水工程、农业水工程,节水产业等领域,其目标是培养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毕业生可以到国家机关、设计院、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供排水集团、水务公司、房产建筑公司以及环境保护、化工、轻工、能源、医药等部门从事管理、科研、设计、施工和教学等工作。
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工程力学、测量学、水力学(流体力学),水泵与泵站、水微生物学、普通化学(无机化学),水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工程制图与CAD等。
主要专业课程: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给水管网,给排水施工等等
专业实验:水力学实验、微生物实验、水处理实验(包括混凝、沉淀、过滤、曝气、气浮、污泥等实验项目)等。
学士学制:4年。
相近专业:环境工程(一般为给水排水工程延伸专业),暖通(工作时一般都要通管专业,很接近)等
就业方向:主要到*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的工作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测量实习、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习等等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水科学和环境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比较有实力的院校: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原重庆建筑大学),湖南大学兰州大学(万科那个王石就是),武汉大学(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等【排名不分先后】。具体名单如下:
【北京市】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天津市】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河北省】河北理工学院、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建筑科技学院
【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包头钢铁学院
【辽宁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大连水产学院沈阳大学
【吉林省】吉林建筑工程学院、东北电力学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大庆石油学院
【上海市】同济大学
【江苏省】河海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工业学院苏州科技学院东南大学
【浙江省】浙江工业大学
【安徽省】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安徽工业大学
【福建省】福州大学华侨大学
【江西省】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
【山东省】山东建筑工程学院、青岛理工大学济南大学
【河南省】郑州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湖北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学院
【湖南省】湖南大学、南华大学湖南科技大学
【广东省】广东工业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工学院
【重庆市】重庆大学
【四川省】四川大学
【云南省】昆明理工大学
【陕西省】长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甘肃省】兰州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
【新疆*尔自治区】石河子大学
给水排水专业学校排名:
1 清华大学
2 同济大学
3 哈尔滨工业大学
4 武汉大学
5 重庆大学
6 湖南大学
7 河海大学
8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9 四川大学
10 华中科技大学
11 北京工业大学
12 福州大学
13 西安理工大学
14 郑州大学
15 南京工业大学
16 武汉理工大学
17 合肥工业大学
18 昆明理工大学
19 东南大学
20 沈阳建筑大学
21 哈尔滨工程大学
22 青岛理工大学
23 太原理工大学
24 南昌大学
25 长安大学
26 广东工业大学
27 东北大学
28 大连理工大学
29 安徽工业大学
30 山东建工学院
我好吧!嘿嘿 分

云南好的大专学校有哪些

云南排名前十的大专院校。

1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
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云南交通技师学院)坐落于春城昆明的后花园――滇中国家级新区安宁市,占地1206.3亩,建筑面积23.9万平方米。校园依山傍水,四季花开,散发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精神。在短短时间的发展中学校引进了不少的先进的教学设备,并且有针对性的改进课程的设置,所以每年学校的就业率都始终是保持在当地的前列。

2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
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Yunnan College of Foreign Affairs & Foreign Language)始建于2009年,是一所按新体制、新机制设立,2012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正式备案,纳入国家计划内统一招生,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资格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院校。这所学校创建于2012年,也是从12年开始纳入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范围之中,目前学校开设有多个语言的专业,并且都属于当地比较有竞争力的,因此每年的毕业生在相关领域都较高的就业率。

3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成立于2004年,是经云南省人民*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创建于05年的这所专科大学在专业的综合性上是很强的,主要的话就是为了培养工程方面的人才,当然也有不少其它类型的专业,坚持高实践性为首要的教学原则,每年为社会输送了不少高素质的人才。、

4云南财经职业学院
云南财经职业学院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34年成立的云南省第一所商业职业学校――云南省立鼎新初级商业职业学校。2015年2月15日,省*正式批准组建云南财经职业学院,4月23日,学校通过教育部备案审批。这所大专院校在当地是比较受欢迎的,创办至今学校在专业的设置上立足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每年都会不断的提升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致力于让毕业生都能顺应社会及岗位的需求。

5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Xishuangbann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简称为西职院,也叫西双版纳州师范,是2001年7月经国家教育部备案、云南省*批准,在原有几所大中专学校的基础上组建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综合性高职院校。成立于2001年这所大专院校到如今共设有29个专业,同时对小课程的设置每年还在不断的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所以每年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都保持在了很高的水准。

6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是玉溪唯一一所特色高职院校,是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第110 职业技能鉴定所、云南省校园创业示范平台、澜沧江―湄公河职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先后荣获“云南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集体”“云南省高等学校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云南省职业培训鉴定‘双十佳’先进单位”“玉溪市社科普及宣传示范基地”等称号。在2019云南所有专科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中从02年开始正式纳入高等学校的招生范围学校,目前学校设有的农业类和语言类的专业都是比较热门的,尤其是继续深造的韩语、傣语等课程都是相关学校领先的。

7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Kunm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Industry)是一所云南省公办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是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冶金人才培养基地、云南省省级示范高职院校、云南省特色高职院校、云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这所学校专业的综合性是非常高的,到如今学校不仅专业社会适应性强的课程多,而且在就业方面学校也和国内外多个机构在合作,据统计目前学校每年的就业率都保持在95%左右。

8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Kunming Metallurgy College),简称昆明冶专,是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具有招收专科层次学历教育的资格。学校始建于1952年,原名个旧矿业技术学校,1992年更名为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校名沿用至今。此所大专院校创建于1952年,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学校不仅开设有多个种类的专业,同时建立起了不少的实训实验室,在学生的帮扶上学校也有各类的奖学金和资助提供给广大学子们。

9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Yun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是经省*批准成立,教育部认可的云南省第一所可以独立颁发国家学历文凭的全日制民办普通大专学院,是西部大开发中兴起的现代大学,参加全国统一招生。云南省教育厅是学院的主管部门,云南中国西部研究发展促进会是学院的挂靠单位。共有四个办学校区的这所专科大学在四川当地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创办至今学校在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上不断的顺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到目前也形成了不少的特色专业,并且都有着较高的就业率。

10云南旅游职业学院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是经云南省人民*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直属于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的云南省内唯一一所旅游类、大学专科层次、公办全日制职业学院。一所距离至今有55年历史的专科大学采取了订单式的培养模式,所以据调查这所学校的就业形势是很不错的,每年学校给社会输送的毕业生都获得了用人单位的高度好评。

云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好吗?

云南师大简介 位于春城昆明的 云南师范大学 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其前身是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46年,组成联大的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复员北返,师范学院留昆独立设置,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1999年与云南教育学院、云南体育进修学院合并重组云南师范大学。建校70余年来,学校恪守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形成了“学高身正、明德睿智”的校风,构建了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教育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已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2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 学校占地面积3330亩,下设21个学院,2个独立学院,57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3个,设有面向全省的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高校师资培训中心、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教育干部培训中心等机构。现有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18000余人,成人继续教育学生15000余人,图书资料262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6亿元。学校主办的《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进入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百强之列,为CSSCI来源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全国大学学报中首创《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目前,学校已建成连接各个校区的校园网,规划建设了“万兆主干”的新一代“数字校园”,实现了学校的信息化和科学化管理。 学校共有14个学科被列为省级重点学科,8个学科为省院省校合作共建省级重点学科,3个学科为云南省“十一五”期间重点学科,形成了涵盖文、史、哲、法、教、管、理、工、经济9大学科门类,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文理并重、基础宽厚、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学校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培养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硕士、体育硕士、美术学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单位,并跻身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24所试点高校行列。 学校通过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完成了由传统的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由传统师范院校向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型。学校拥有一批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并先后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校成人高教先进单位”等荣誉,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学校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太阳能质量检测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云南省重点实验室、创新人才基地等在内的科研机构37个。“十五”期间,共承担科研项目1158项,总经费1.84亿元。“十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69项,共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900部,发表论文10465篇,其中在核心刊物上发表2342篇,获得专利授权25件,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8项。一些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如光催化材料、抽象微分方程理论、SPT电脑测色技术、太阳能利用与开发研究、新型酶制剂开发等研究进入国内先进行列。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35人,其中,教授216人,副教授37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715人,拥有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等一批专家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中科院院士郭柏灵、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西默・ 托平等8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被学校聘为名誉教授、客座教授或*教授。 凭借多年国际汉语推广的经验和优势,学校先后被教育部和国家汉办确定为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的10所重点大学、中国对东南亚国家进行汉语师资培训的基地、中国――东盟联合办学的大学、国家首批赴海外承办孔子学院的大学、享受中国*奖学金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HSK考试和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能力资格考点。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中学英语师资培训基地和云南省目前具有对港澳台招生权的两所高校之一,学校先后同美国、德国、英国等近百所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 学校先后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被人事部、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被教育部确定为“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单位;连续9年被中宣部等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连续5届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成绩排名全国同类师范院校前10位,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先后获云南省基层党建示范点、“云岭先锋”流动红旗先进基层党组织、人才工作先进单位;2次获得“云南省德育先进集体”,3次获得云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学校的班级、社团和个人也涌现出一批全国先进班集体标兵,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全国三好生标兵,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以及在雅典奥运会和残奥会上获得金、银、铜奖牌的运动员。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学校实施综合集成发展、坚持内涵特色兴校,为建成师范性、综合化、开放式、有优势的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进入全国省属师范大学的先进行列而不懈努力。 西南大学始建于1906年,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由国家教育部直属高校原西南师范大学、国家农业部直属重点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于2005年合并组建而成。原两校毗邻而建,同根同源,发轫于1906年在西南地区开中国新学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发展演变,遂成今日之国家教育部直属、由国家教育部、国家农业部和重庆市共建的西南大学。 学校主页: 我个人认为,云南师范大学好些。
采纳哦

云南师范大学的办学规模

截止2015年6月26日,学校有教职工总数2373人,其中有正高级职称261人,副高级职称574人,专任教师总数1871人。博士生导师54人(含*7人),硕士生导师711(含*112人),教授、副教授600余人,拥有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8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百人计划1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6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2人、云南省突出贡献专家9人、云南省*特殊津贴12人、云南省特聘教授1人、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带头人19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2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31人、云南师范大学学科带头人37人、云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26人等一批专家学者。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中科院院士杨乐、郭柏灵、戴汝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阿马拉通加,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皮萨里德斯,美国《*》前总编、普利策奖评审委员会前任主席西默・托平,世界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博士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位知名专家被聘为学校名誉教授、客座教授或*教授。 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 骆小所 国务院*特殊津贴 叶燎原、陈勇、林文贤、龚明、张雄、吴鲜、伊继东、傅文甫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刘坚 百千万人才工程 龚明、李明 百人计划 傅文甫 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 原一川、曾华、郭震、叶燎原、张无敌、李明 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 龚明、袁黎明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陈业高、林文贤 国家级教学团队 基础物理实验课程建设团队(张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建设团队(刘坚) 省级教学团队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团队、生物科学特色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团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团队 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 赵敏(柔性)、张虎才(全职) 云南省突出贡献专家 曾华、骆小所、林文贤、郑勤红、龚明、吴鲜、袁黎明、陈业高、杨昆 云南省特聘教授 林文贤 质量工程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拥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云南省高等学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云南省精品课程24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云南省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云南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学校是全国免费师范生试点改革的3所地方高师院校之一,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 国家级特色专业 教育学、艺术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省级重点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教育学、体育教育、英语、物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生物科学、地理科学、应用电子技术教育、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化学、运动训练 省级特色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地理科学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教育技术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高原训练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地理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教育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云南省高等学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经济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精品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陈路)、基础物理实验(张雄)、民族传统体育(饶远) 云南省精品课程 序号课程名称类别批准时间负责人1 基础物理实验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6年 张雄 2 民族传统体育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6年 饶远 3 地理科学导论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6年 潘玉君 4 *思想概论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6年 钱明辉 5 教育原理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7年 李天凤 6 美国文学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7年 薛菱 7 大众传播学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7年 郝朴宁 8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7年 张志明 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8年 陈路 10 数学模型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8年 李锋 11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8年 梁立 12 形势与政策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9年 周本贞 13 有机化学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9年 毕韵梅 14 地理教学论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9年 陈亚颦 15 植物学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9年 李志敏 16 植物化学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10年 傅文甫 17 模拟电子技术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10年 杨卫平 18 社会学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10年 毕天云 19 动物学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11年 范丽仙 20 财政学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11年 陈新 21 旅游文化学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11年 李伟 22 美学原理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5年 李健夫 23 逻辑学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5年 李广良 24 遥感原理与方法 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005年 王金亮 资料来源: 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 分子生物学(汪旭) 云南省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分子生物学(汪旭)、配位化学(傅文甫)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面向东南亚跨国创业型人才双向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云南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边疆地区体育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研、学、企“结合的可再生能源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教学成果
学校1989年获优秀奖2项、1993年获二等奖1项、1997年获二等奖1项、2001年获二等奖2项,2009年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2014年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序号成果名称成果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前三)奖次获奖时间1构建西部教学团队,深化数学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积极服务基础教育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宋乃庆、朱德全、罗增儒国家级一等奖第六届2面向东南亚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创新与实践云南师范大学伊继东、武友德、吴雁江国家级二等奖第六届3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云南师范大学张雄、侯德东、杨卫平国家级二等奖第六届4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21世纪语言课程体系建设云南师范大学骆小所、王渝光、王兴中国家级二等奖第四届5面向21世纪物理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规格和课程方案改革与实践西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殷传宗、罗琬华、柳继锋国家级二等奖第四届6西部边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传承建构与人才培养实践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刘坚国家级一等奖2014年7综合集成发展,西部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与实践云南师范大学杨林国家级二等奖2014年8边疆地区高师院校物理学专业改革与实践云南师范大学张雄国家级二等奖2014年资料来源: 办学成果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先后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被人事部、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被教育部评为“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单位;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连续10年被中宣部等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连续5届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成绩排名全国同类师范院校前10位,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二等奖;先后获云南省基层党建示范点、云南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省委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云岭先锋”流动红旗先进基层党组织、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德育先进集体。学校的班级、社团和个人也涌现出一批全国先进班集体标兵,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全国三好生标兵,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以及在雅典、北京、伦敦奥运会和残奥会上获得金、银、铜奖牌的运动员。 据学校官网2015年11月信息显示,学校有14个云南省重点学科,8个省院省校合作咨询共建重点学科;2个博士,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教育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等13种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24所试点高校之一。 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 学科名称院系负责人心理学 教管院 卢 浚、 左梦兰、沙毓英 、高德瑞 理论计算机科学 计信学院 刘声烈 、林毓才 哲学与民族文化 经政学院 伍雄武 农村能源工程 太阳能所 王东城、 吕恩荣 光学 物电学院 曾 华 汉语言研究 文新学院 骆小所 应用泛函分析 数学学院 吴鲜 环境生物学 生科院 龚 明、 汪 旭、王政昆 金融数学 数学学院 蒋文江 教育学 教管院 罗黎辉 无机化学 化工学院 傅文浦 教育学 教管院 王 凌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太阳能所 夏朝凤 地理学 旅地学院 明庆忠 资料来源: 博硕士学位授予 博士后流动站: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地理学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 序号学科门类博士学位授权点名称1 工学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2 理学 自然地理学 3 理学 人文地理学 4 理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5 理学 教育地理学 6 理学 边疆地理学 7 理学 山地环境与自然灾害 资料来源: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 序号门类一级学科获取时间1 哲学 哲学 2006.01 2 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2011.03 3 法学 社会学 2011.03 4 教育学 教育学 2011.03 5 教育学 心理学 2006.01 6 教育学 体育学 2011.03 7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 2011.03 8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2011.03 9 历史学 中国史 2011.08 10 理学 数学 2011.03 11 理学 物理学 2011.03 12 理学 化学 2006.01 13 理学 天文学 2011.03 14 理学 地理学 2006.01 15 理学 生物学 2011.03 16 理学 生态学 2011.08 17 理学 统计学 2011.08 18 工学 光学工程 2000.12 19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11.03 20 工学 农业工程 2011.03 21 工学 软件工程 2011.08 22 艺术学 艺术学理论 2011.08 23 艺术学 音乐与舞蹈学 2011.08 24 艺术学 戏剧与影视学 2011.08 25 艺术学 美术学 2011.08 26 艺术学 设计学 2011.08 资料来源: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检测中心、云南省重点实验室3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云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以及太阳能转化-储存材料与器件中英研究开发中心、中国西南对外开放与边疆安全研究中心、汉藏语研究院、云南研究院、云南华文学院、卜励德美国研究中心、朗宁加拿大研究中心和“中国・昆明泛亚人才教育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及基地。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可再生能源材料先进技术与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民族教育信息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能源与环境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级检测中心: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云南省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农村能源工程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生物质能与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民族体质健康与高原训练生物适应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分子工程学与光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生化分离分析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云南党的群众路线研究基地、云南少数民族哲学思想研究基地、“旅游产业发展”云南省哲社研究基地
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吉亨・阿玛拉通加院士工作站 2009年-2014年,学校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科技部重大支撑计划、国际合作重大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100余项,承担其它科技项目1000余项,授权专利100余项,教育部、文化部、国家体育总局、云南省等省级以上的成果获奖190余项,科研经费超过5.2亿。
在少数民族哲学、福利文化、群体行为涌现机理及风险辨识、边疆地理、边疆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区域合作与边疆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与边疆社会稳定等研究领域具备了较强的优势。一些金属氧化物纳米线传感阵列测定多种肿瘤标记物的研究、Stokes光谱反演太阳矢量磁场的技术研究及应用、有γ辐射的类星体CCD观测和高能辐射机制研究、非线性分析中的若干障碍问题及相关问题研究、基于与建筑结合的太阳能集热器件能量传输转换机理研究、云南西部横断山小型兽类冷适应模式与生存适应对策的研究、镶嵌纳米贵金属颗粒的氧化钡复合薄膜的制备和特性等进入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7月,学校图书馆拥有纸质文献资源约310万册(件),藏书量为省内高校之首。图书馆购置重要的中外文数据库42个,其中,中文数据库有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读秀知识库、国研网等,外文数据库Elsevier SD、SCI、JCR、Wiley、Springerlink、MathSciNet、EBSCO、ProQuest、Gale和国道教育等为核心数据资源。此外,图书馆还购置了139.52万册电子图书,包括方正Apabi、超星、书生之家、金图和维思博文等。建立起学科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图书馆馆藏有国内唯一专事收*南联大文献的“国立西南联大图书特藏室”藏有西南联大时期的珍稀文献6千余册;“西南联大文库”专*南联大师生作品和西南联大研究文献1万余册;“古籍特藏室”专藏古籍文献6万余册(包括善本137种2732册);国内知名的“云南当代文学艺术文库”专藏云南当代作家艺术家作品2万余册;“昆明中日交流之窗”专藏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日中交流中心捐赠的日文文献上千册。图书馆还收藏有方志、年鉴等工具书2万余册、《文渊阁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荟要》、《中华再造善本》、《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民国丛书》、《纳西东巴古籍译注》、《乾隆大藏经》、Gale文学评论系列工具书册等。
图书馆还自建特色资源数据库“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图书特藏库”、“西南联大文库”、“云南当代文学艺术文库”、“能源环境与生物技术”、“云南民族教育文库”。 学术刊物 学校主办的《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进入全国高校文科学报30强之列,为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综合影响因子进入全国同类期刊前40位,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全国大学学报中首创《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综合影响因子在全国同类期刊中排名30位。

以上就是大学路整理的云南省大中专院校排名 云南好的大专学校有哪些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大学路。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云南省大中专院校排名 云南好的大专学校有哪些”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高校 更多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7

2020大学路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