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路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谈新形势下职业农村人才培养问题

更新:2024年08月19日 17:22 大学路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全国政协委员谈新形势下职业农村人才培养问题相关的问题,今天,大学路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全国政协委员谈新形势下职业农村人才培养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哪里来?

  ——代表委员谈新形势下农村人才培养问题

  【点题人】山东省招远市蚕庄镇许家村村民张玉辉:“新闻上天天讲新型职业农民,俺农村啥时才能有更多这样的人才?”

  带着张玉辉提出的这个问题,两会期间,记者分别采访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霍学喜委员、四川现代教育集团董事长苏华委员和湖北省英山县温泉镇百丈河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初代表。

  全国政协委员霍学喜:

  农村急需懂技术、会经营、留得住的职业农民

  3月3日,记者跑到铁道大厦,向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霍学喜求教。

  霍学喜说:“用通俗的话说,新型职业农民就是主要收入来自农业,并且能适应新的市场变化和竞争的人。”

  怕记者还是不明白,霍学喜又打起了比方:“一个果农要变成职业农民,首先要有土地和果树,实现规模种植;还要懂技术,有简单的农机具,让水果量高质优;最后,还要有本事把水果*个好价钱。”他说,在关中,一个果农如果有15亩苹果园,年收入一般可达10万元以上,好的能挣十七八万元,他们就是新型职业农民。

  如果按照霍学喜“指引”的这个方向和路径去努力,张玉辉实现“新型职业农民”的路途并不遥远。但是,在现实中,张玉辉们发愁的是,如何才能实现“变身”。

  在霍学喜看来,土地是张玉辉们的第一个坎。目前单个农民一般只有5亩左右的地,这种小规模种植不是规模经营,15亩以上才能产生规模效益。但眼下土地流转、确权困难重重,需要*以法律的形式予以保障。

  学习技术也是难题。在农村种地的基本上是“三八、六一、九九部队”。这些人平均年龄偏大,培训起来成本很高。霍学喜说:“农民培训要一竿子扎到土里,培训的教材要实用,讲的课程要让农民听得懂,下乡的农业技术人员要待得住,不能走过场、作秀;培训的经费要花在农民身上,不能中途流失了。”

  “2004年后,我国的农业国际竞争力一直在下降,这个问题已经到了非改不可地步。从国际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来看,要想保证农产品可持续供应,必须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有源源不断的年轻人参与其中。”霍学喜忧虑地说。

  “青壮年农民应该是新型职业农民的生力军!”霍学喜呼吁:*要出台更多配套政策,鼓励青壮年农民回乡,把他们培养、培训成懂技术、会经营、留得住的现代职业农民!

  全国人大代表王金初:

  用好政策吸引人才回流、返乡创业

  地处大别山区的湖北省英山县温泉镇百丈河村,过去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特困村。在全国人大代表、百丈河村支书王金初的带领下,通过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如今成了闻名遐迩的文明新村。

  不过,对科技致富过程中现代农业人才的匮乏,王金初忧心忡忡。连续几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王金初对此充满期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喃喃自语:“我们村几时才能盼来农村发展急需的有技术、懂经营、能扎下根来的人才?”

  作为一名来自大别山区的基层代表,王金初曾用4年时间走访了300多个村,她对农村现状感到忧心。“我的梦想就是,要把百丈河村建成全国生态富裕示范村,打造村民‘丰收的果园、观光的花园、生活的乐园’。”王金初有些苦恼地说,“要实现这个梦想,现在最难的是缺人才和技术支持!”

  她说:“这几年,全国各地出了很多好政策,都想号召和鼓励外出务工的能人回乡创业,带动农民致富,但真正愿意回乡创业的人不多,动力不强。”在王金初看来,现在农民种粮已经不是过去“你一锄我一锄式”的种植,更多的土地要让技术能手来种植。

  以人口不到1000人的百丈河村为例,100多外出打工的人几乎个个都有手艺,不是木匠,就是泥瓦匠,剩下的基本都是过去一直种田的农民。“村里现在办的养殖场、茶场、鞋厂,都需要懂技术、懂市场、懂经营的人。可是,现在基本没办法真正把这方面的人才引进来、留得住!”王金初说。

  近几年,百丈河村先后来了3名大学生村官,他们不仅辅导农民学法律、技术、经济,而且还帮助农民学普通话。现在,其中两个村官已经考上了公务员,只有一人留在村里。

  “这就需要*出台一些有‘含金量’的激励和扶持政策,鼓励更多在外打工、求学的人回乡创业。好政策不能只挂在墙上,关键是要落地,让农民切实能从中得到实惠。”王金初说。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基础与城市存在巨大差距,外出务工人员回村创业的回报率往往低于在外创业的。因此,农村要想留住人才,就需要*在持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出台一些确实适合农村实际的政策,为农村人才回流、返乡创业搭建舞台。

  全国政协委员苏华:

  培训要让农民学到真技术、得到实惠

  “*贴钱给农民免费培训,学成后收益是农民自己的。按理说,此等好事,农民应该踊跃参加,可是在一些地方,培训机构喊破嗓子,农民也不去。你问我这是为啥?培训的内容农民不喜欢。换作是你,听半天云里雾里的理论,到田间用不上,你愿意去听吗?”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现代教育集团董事长苏华,对时下的农民培训现状非常不满,刚接上话茬就一针见血,毫不客气。

  苏华坦言,某些培训机构不具备培训的资质,师资、设备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的愿望。“在中西部贫困地区,一些所谓的农民培训,就是在中小学淘汰的校舍里上课,没有设备,没有实训,就连教师也是小学转岗的,这样的条件根本学不到真正的种植技术。如此培训,就是给农民倒贴钱,农民也不愿意来。”苏华边说边摇头。

  苏华分析说,造成培训低质的原因与投入机制分散有关。“目前,农民培训工作是多口管理,农业部、人社部等部门的培训项目轮番登场,导致培训资金分散、培训内容重复等问题。看着国家出了不少钱,但这种撒胡椒面式的花钱方式,让哪种培训的资金都不够。有些培训,每人的成本只有几百元,这怎么可能有好效果?”

  “寻租问题也要重视。”苏华说,有些部门将培训资金当成福利,只给自己系统的下属部门分派培训任务,而把水平、实力都更好的其他培训机构排除在外。

  苏华一字一顿地说:“要理顺农民培训的投入机制,实现归口管理,避免培训散、乱、小的现象。从制度上,提高国家资金的使用效率。”

  苏华建议,对培训机构的选择,应引入信用、质量等级制度和竞争机制,对那些信用度高、培训质量高、学员就业率就业质量高的多给些补贴,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就少给补贴。“尤其要淘汰那些以次充好甚至套取国家培训资金的培训机构,让培训质量真正得到提升,给农民选择的余地,让他们真正能学到技术、得到实惠。” (记者 张婷 柯进)

  《中国教育报》2014年3月5日第1版

以上就是大学路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大学路。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全国政协委员谈新形势下职业农村人才培养问题”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江西职业技术大学揭牌!

江西职业技术大学揭牌!

时间:2024年11月02日



最新文章

江西职业技术大学揭牌!

江西职业技术大学揭牌!

时间:2024年11月02日

热门高校 更多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7

2020大学路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