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路 > 大学排名 >大学排名 >正文

高能物理院校排名榜山东 国内大学物理系全国排名!!!急急急!!!

更新:2023年10月29日 17:53 大学路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高能物理院校排名榜山东相关的问题,今天,大学路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高能物理院校排名榜山东 国内大学物理系全国排名!!!急急急!!!

国内大学物理系全国排名!!!急急急!!!

北京大学理科专业从建国以来一直是全国高校中最好的,物理学当然也不例外。说它
是是全国最好的物理系(学院)毫不过前闷分。北大物理最大的特点是各个二级学科方向都很
强,尤其理论物理领域远远领先于其他高校,其它的几个二级学科方向也在全国位列三甲
,北大物理一共有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和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四个国家重点学科,
多位中科院院士再加上首都科教中心的得天独厚优势,北大物理综合实力在未来一段时间
内将仍然能在全国高校中保持领先优势。
南京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专业在国内高校中首屈一指,凭借这个优势奠定了他在国
内数一数二物理系(学院)的地位。在这点上很像中科院物理所,在目前物理学界最庞大
最热门的分支确立领先优势也就同时确立了在整个中国物理学领域的领先优势。南大物理
共有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声学,无线电物理四个国家重点学科,其中除凝聚态物理外
和它的声学专业也是全国高校中最强的。如果把天文学纳入物理学领域的话,由于比邻紫
金山天文台,它的天体物理专业在国内更是一枝独秀。
顺便提一句,我大二的时候曾经有幸听到南大物理系冯端院士所做的报告。他与中科
院半导体所的黄昆院士可以并称为中国固体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的核心部分)的泰山北
斗。老先生80余岁的高龄面色苍老却依然精神健铄,说话平缓有力,在报告结束后还十分
和蔼认真地回答我这个小辈的问题,学者风范让人肃然起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专业,光听名字就能大致明白他在物理学界的地位了。由于是
中科院建设的学校,在院系设置上一直奉行“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方针,中科大是在
全国唯一有两个物理系的高校。物理系以研究凝聚态物理和光学两个大的应用方向为主,
其对应的自然是中科院物理所。它的近代物理系以研究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及核物理,原
子分子物理,等离子物理等理论及实验方向为主,对应过去中科院的近代物理所(现分裂
为北京高能所,兰州近物所和原子能研究院)。科大物理有五个国家重点学科,分别是理
论物理,粒子物理及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等离子物理,比北大和南大还要多出一
个,它的近代物理领域一直是全国高校中最强的。
2004年科大年轻的潘建伟教授当选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慧模弯,这在整个中国物理学界是一个
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他在量子纠缠态以及量子信息传输领域的研究成果使中国在该领域一
跃成为世界领先,其意义丝毫不亚于刘翔的奥运金牌。不久前刚刚听过他做报告,给我等
小辈的印象是他态度认真,语气诚恳,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师兄,然而从他的话语中可以感
受到他谦虚中不乏自信,谨慎中透露着*,是所有从事科研工作年轻人的典范。也许我
们对潘教授未来唯一的期待就是能为中国带回一枚诺贝尔奖章了。
和南大抓住凝聚态物理一样,复旦大学物理系抓住了物理学的第二大应用领域光学,
从而也奠定了其国内一流物理系的地位。复旦物理有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三个国
家重码昌点学科,其中光学领域是全国高校中最强的。大上海难以抗拒的物质诱惑对于基础科
学研究或许是地狱,对于应用科学研究绝对是天堂,这种发展物理应用领域的先天优势是
其他城市的高校所望尘莫及的。
提到复旦物理,不能不提到杨福家院士。他不仅是国内最知名的物理学家之一,而且
由于担任过复旦校长和英国诺丁翰大许校长职务,他对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端有着最清醒的
认识,批评常常一针见血,入木三分,颇有李熬的风范。对此人除了钦佩二字别无它法,
如果可以在全国学生范围内选举教育部长,我一定会投他的票。
表中还剩下一所高校清华。清华大学多年稳坐中国高校头把交椅,但其物理学的地位
却与之有些不太相称。大家不要忘了这是因为刚建国不久全国规模的院系调整,很多学校
成为了只有工科没有文理科的院校。与清华情况及其相似的是浙江大学,解放前它们的物
理系可以说是全国最好的两个物理系,曾分别诞生了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位世界华人的骄傲
。院系调整后清华和浙大整个物理系都分别并入了北大和复旦。现在他们的物理系都是短
期内重建的,虽然少了前面四所学校物理专业的深厚基础但他们的发展速度和财政支持是
前面四所高校所望尘莫及的,再加上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对母校物理学科的全力支持,在短
期内清华物理和浙大物理很有可能赶超前面四所学校。
以上是中国高校中最好的几个物理系(学院),可以发现它们都集中在北京和华东地
区。对于偌大的中国许多地区有志于从事物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都能考上清华北大根本不
切实际,而华东地区那几所高校在许多偏远省份招生很少,物理专业经常只有一两个人,
所以有必要介绍一下全国其他地方几个比较有实力的物理系。我们从北京出发,逆时针在
中国地图上画出一个圈,沿这个方向开始搜索。
华北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有理论物理一个国家重点学科,身为全国最好的师范院校,它在
物理学教学和科研两方面都有着不错的成就,是一个研究物理的好地方。
南开大学物理系(学院)虽然没有他的数学系那么出名但同样人才辈出,在纳米材料
研究领域更是成绩斐然。学校建有现代光学研究所,学校的知名度加上天津市的良好地理
位置,让这里成为一个比较理想的物理学科科研基地。
山东大学物理系改名为物理与微电子学院,从名字中可看出它的主要发展方向。山大
物理近年做出了许多成果,在SCI物理方面的论文排名也是逐年攀升。有凝聚态物理一个国
家重点学科。对于高考竞争异常激烈的山东省来说,这对省内有志学物理的学生也是一个
不错的去处。
另外,山西大学的光学研究也十分了得。
东北地区:
吉林大学物理专业可以说是东北地区唯一比较正规的物理专业,吉大物理有凝聚态物
理和原子分子物理两个国家重点学科,仅次于上述几所高校,并且在理论物理方面,常年
从事核多体研究的吴式枢老院士可能是东北地区唯一一个专业理论物理研究的专家。盲目
的合校对吉大物理的发展并没有造成什么正面影响,而且由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效仿清华和
浙大的原工科院校努力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吉大物理凝聚态专业的很多老师正逐渐向那里
流失。哈工大在原有光学国家重点学科基础上再补充上凝聚态物理的实力,想必前景十分
光明。
西北地区:
由于计划经济时代地区的分工不同,提到东北人们往往会想到重工业,提到大西北人
们就很容易想到国防了,的确就拿西北地区最知名的物理系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来说,其专业大都集中在很强的应用技术方向,并且一些专业与于国防需求密不可分,兰
大物理有粒子物理及原子核物理一个国家重点学科,其应用物理专业以核技术方向研究为
主。可以说西部的很多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为国家需要一直在作着默默付出而无怨无悔,这
足以令其他地区高校的毕业生深感内疚了。
西南地区: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在西南地区物理学领域一枝独秀,因为也属于西部地区
,它的专业方向自然和国防领域有比较强的联系。川大物理有原子分子物理一个国家重点
学科,该学科由来自吉林大学的我国原子分子物理研究创始人苟清泉院士一手创办,并且
这个在领域与位于绵阳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在学科设置上与兰大
物理多少有些类似,在这点上突出了西部高校物理研究重视应用技术和国防技术的特点。
华南地区:
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光听名字感觉比川大物理和兰大物理更向应用技
术领域迈进了一步,也许不同的是它以研究民用技术为主,而后两者更倾向于军用国防研
究。中山物理有凝聚态物理一个国家重点学科,并且是全国少数拥有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的
高校,珠江三角洲中国经济龙头的地位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山大学物理学科基础研究向应用
技术的转化,在整个华南地区中山物理是具有绝对优势的物理专业。

华中地区: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华中地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湖北人天生的聪明才智
对武大物理的建设有着有着很大的帮助,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都有着不错的成绩。
同城的华中科技大学在光电子领域全国高校中独占熬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光电子国家实
验室,这对华中地区物理专业的人可以说说是天赐良机,既然物理学已经发展到以应用方
向研究为主的时代,那么在光电子这样的相关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大展鸿图将是物理学工作
者最有前景的选择。

以上列举了中国高校中实力最靠前十多个物理系,它们基本上都拥有物理学的国家理
科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全国一共14个)。相对于北京和华东地区几个一流的物理院系
来说,剩下几个的姑且算做中国次一流的物理院系。它们与一流的几个相比在本科教育上
虽有差距但并不很明显,因为本科阶段所学的课程内容和要求程度也大体相当。但到了研
究生阶段,由于科研水平的差距使得研究生教育水平差距变得比较明显,因此对于这些院
校有志向继续从事物理专业深入研究的学生来说,在国内有一个比那些一流物理院系更为
理想的地方,那就是中国科学院。以下篇幅我将重点介绍中国科学院下属的物理及相关领
域研究机构。
学位授予单位代码及名称 排名 得分
80008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1 96.97
10001 北京大学 2 92.64
10284 南京大学 3 90.28
10358 中国科技大学 4 88.08
10246 复旦大学 5 85.60
80140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 5 85.60
10003 清华大学 7 82.59
82817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8 81.37
还是这张表,可以看出中科院两个物理方面研究所,一个以很大优势位居榜首,另一
个与复旦物理并列第五。在中国科学院上百个研究所当中,只有表中的物理所,上海光机
所,北京的高能物理研究所三家单位拥有物理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即在8个二级学科6个
以上方向有素研究),高能所是否参加这次评比我不是很了解。中科院跟高校科研相比的
特点是分工明确,经常只此一家。各个研究所研究领域都比较狭窄,但几乎各个所在自己
的研究领域都是国内最权威的。相比高校中科院的科研更加专业化,对国家战略意义更大
。 北京的中科院物理所在五,六十年代曾被称作应用物理研究所,从名字的变化可以看
出物理学重心从基础探索到应用研究的转移,这也是全世界物理学的发展趋势。物理所研
究的主要方向毫无疑问就是凝聚态物理学,并且这个领域在国内遥遥领先,在其他方向的
研究也基本上都与凝聚态直接相关。凭借在物理学最大分支方向上世界水平的研究,不仅
使它在国内物理学界独占鳌头,在整个中科院研究所中科研实力也是数一数二,曾经在赵
忠贤院士领导下在超导领域做出世界领先的成果。刚刚建成的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几乎
全部依托在这里。中国物理学会也正是挂靠在这里,在今年世界物理年国内的一系列活动
中,物理所自然成为发起者和主要组织者。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是国内激光领域的绝对权威,正因为这点使得其光学基础与应用领
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前面说过光学是物理学目前的第二大分支,并且由于激光器的发
明使得光学成为物理学最早步入大规模应用领域的方向,因此在物理一级学科排名能进全
国第五,中科院第二。上光所在中科院内被划归到技术科学部,从这点可以看出国内已经
把光学领域看作又一个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方向了。上光所04年一共招收了78名研究生,
其中只有9人今后从事基础光学研究方向,其余均从事光学工程和材料学方向。目前光学工
程逐渐成为近期继电子科学技术之后又一个从物理学独立出去的一级学科,只是完全独立
发展还有待成熟。上光所的光学工程一级学科排名仅次于清华大学列全国第二位。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是国内唯一的一家从事基本粒子实验及其相关研究的机构,建
有国内最先进的世界水平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它代表了整个中国的高能物理
研究水平。其前身是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又一次看出物理学重心从基础探索向应
用研究的转移),后来该所基础研究部分分离出来成立了高能所,核能研究部分成为了现
隶属于核工业部的原子能研究院。几乎同时建成的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现改名为上
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和中科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以研究重元素离子为主)或许和它有
些渊源。由于前面讲过高能物理到了一个瓶颈阶段,因此高能所通过对加速器的改造令其
发挥同步辐射光源功能,从而重心逐渐从试验物理向应用物理转移。
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可以称作是中国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其中会聚了中国理论
物理研究的精英力量。它也可能是中科院规模最小的研究所,和院士占研究员比的例最高
的研究所,其中最出名的当属何祚休院士了。所内近一半的人研究基础理论方向,在这个
探索自然最深层次的领域,这少数的精英很可能还是国内绝大部分的研究力量。另一半人
作是应用理论研究,前面已经讲过这是从事理论物理的大多数人的研究方向,目前在交叉
学科理论的研究前景非常被看好。
中科院北京半导体研究所的成立验证了电子科技领域发展壮大到从物理学中独立的过
程,有著名的黄昆院士坐阵,北半所实力可见一斑。它隶属于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在半导
体领域国内一枝独秀,并成为中国光电领域的一个重要力量。
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研究物理领域的部分主要从事原子分子物理研究,在
这个领域全国领先,并与上海光机所共同组成了中科院冷原子与量子频标中心。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下属有安徽光机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和固体物理研
究所。其中安光所主要研究大气光学方向,应用意义很明显。后两者规模相对比较小,固
体所也是中科院内一个重要的凝聚态物理研究点。三个研究所位于合肥市的科学岛上,与
中国科技大学同城,交流十分频繁,他们构成了中科院规模仅次于京沪两地的一个研究基
地。
其他与光学应用技术相关的中科院研究所还有长春光机与物理研究所,西安光机所,
成都光电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等等。其中长光所是中国最早的光学研究所,是以上各
个光学领域研究所的发源地。它的激光物理部分分出到上海建立了现在的上海光机所,研
究瞬态光学的部分组建了西安光机所,光电技术部分成立了成都光电所,红外线遥感领域
形成了现在的上海技物所。长光所目前集中于对民用光学领域以及固体发光材料(合并的
原长春物理所主要研究领域)的研究,是中科院规模最大的研究所。连同以上几个研究所
名义上组建了中科院光电研究院,有意主导中国光电产业的发展。
以上列举了中国科学院物理及其相关方向的研究所,在表中与一个单位还没有介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俗称九院,也许很多人对这个名字都不太熟悉,但提起*和氢弹
的研究,提起邓嫁先、于敏、等两弹一星元勋的话,相信很多人会对这个单位肃然起敬了
。现在九院在京沪等第都有自己的研究所。由于是国家单独编制,事关国防研究的机密,
我自然对它无法有更多了解,只知道九院地处于四川绵阳,或许长虹集团和它有些渊源。
顺便补充点关于研究物理的人今后可能大量涌入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国光电产业的
个人一些看法。在电子产业发展十分成熟的时候,光子产业已经悄然兴起。连电子之间的
相互作用都要靠光子传播,光子很可能是所有信息和能量最终载体了。21世纪是将是光子
的世纪,光电时代大有取代电子时代的希望主宰整个信息产业。光与物质(主要是电子)
相互作用是人类科技永恒的主题,这个产业将来会吸引很多凝聚态物理和光学专业的学生
。 目前国内很多城市在争当中国光电产业的中心,其中其以武汉和长春两地竞争尤为激
烈,都先后打出了“中国光谷”的口号。从我个人观点来看,如果不算北京话,上海市是
中国最具有发展光电产业的潜力和条件的地方。武汉主要依靠刚刚在华中科技大学建立的
光电国家实验室,以及武汉大学和武汉物数等一些科研力量;长春主要依靠长春光机所光
学技术方面的优势,以及吉林大学和长春应化所的科研力量。从实力分析二者确实旗鼓相
当,但相比上海地区,中科院下属的上海光机所,上海技物所,上海微系统所都是在光电
技术方面国内非常领先的研究机构,再加上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的科研实力,而且在上海
应物所要建成国内最先进的饿同步辐射装置“上海光源”,这些都是武汉和长春两地所无
法企及的。而在最关键的资金投入方面,上海的经济实力更是可以傲视全国。也许上海人
的精明就表现在这里,不喊口号,却默默将西部几个区建设成高科技产业集中地,吸引着
无数人才来这里奋斗

大学物理系全国排名

北京大学理科专业从建国以来一直是全国高校中最好的,物理学当然也不例外。说它
是是全国最好的物理系(学院)毫不过前闷分。北大物理最大的特点是各个二级学科方向都很
强,尤其理论物理领域远远领先于其他高校,其它的几个二级学科方向也在全国位列三甲
,北大物理一共有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和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四个国家重点学科,
多位中科院院士再加上首都科教中心的得天独厚优势,北大物理综合实力在未来一段时间
内将仍然能在全国高校中保持领先优势。
南京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专业在国内高校中首屈一指,凭借这个优势奠定了他在国
内数一数二物理系(学院)的地位。在这点上很像中科院物理所,在目前物理学界最庞大
最热门的分支确立领先优势也就同时确立了在整个中国物理学领域的领先优势。南大物理
共有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声学,无线电物理四个国家重点学科,其中除凝聚态物理外
和它的声学专业也是全国高校中最强的。如果把天文学纳入物理学领域的话,由于比邻紫
金山天文台,它的天体物理专业在国内更是一枝独秀。
顺便提一句,我大二的时候曾经有幸听到南大物理系冯端院士所做的报告。他与中科
院半导体所的黄昆院士可以并称为中国固体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的核心部分)的泰山北
斗。老先生80余岁的高龄面色苍老却依然精神健铄,说话平缓有力,在报告结束后还十分
和蔼认真地回答我这个小辈的问题,学者风范让人肃然起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专业,光听名字就能大致明白他在物理学界的地位了。由于是
中科院建设的学校,在院系设置上一直奉行“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方针,中科大是在
全国唯一有两个物理系的高校。物理系以研究凝聚态物理和光学两个大的应用方向为主,
其对应的自然是中科院物理所。它的近代物理系以研究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及核物理,原
子分子物理,等离子物理等理论及实验方向为主,对应过去中科院的近代物理所(现分裂
为北京高能所,兰州近物所和原子能研究院)。科大物理有五个国家重点学科,分别是理
论物理,粒子物理及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等离子物理,比北大和南大还要多出一
个,它的近代物理领域一直是全国高校中最强的。
2004年科大年轻的潘建伟教授当选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慧模弯,这在整个中国物理学界是一个
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他在量子纠缠态以及量子信息传输领域的研究成果使中国在该领域一
跃成为世界领先,其意义丝毫不亚于刘翔的奥运金牌。不久前刚刚听过他做报告,给我等
小辈的印象是他态度认真,语气诚恳,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师兄,然而从他的话语中可以感
受到他谦虚中不乏自信,谨慎中透露着*,是所有从事科研工作年轻人的典范。也许我
们对潘教授未来唯一的期待就是能为中国带回一枚诺贝尔奖章了。
和南大抓住凝聚态物理一样,复旦大学物理系抓住了物理学的第二大应用领域光学,
从而也奠定了其国内一流物理系的地位。复旦物理有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三个国
家重码昌点学科,其中光学领域是全国高校中最强的。大上海难以抗拒的物质诱惑对于基础科
学研究或许是地狱,对于应用科学研究绝对是天堂,这种发展物理应用领域的先天优势是
其他城市的高校所望尘莫及的。
提到复旦物理,不能不提到杨福家院士。他不仅是国内最知名的物理学家之一,而且
由于担任过复旦校长和英国诺丁翰大许校长职务,他对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端有着最清醒的
认识,批评常常一针见血,入木三分,颇有李熬的风范。对此人除了钦佩二字别无它法,
如果可以在全国学生范围内选举教育部长,我一定会投他的票。
表中还剩下一所高校清华。清华大学多年稳坐中国高校头把交椅,但其物理学的地位
却与之有些不太相称。大家不要忘了这是因为刚建国不久全国规模的院系调整,很多学校
成为了只有工科没有文理科的院校。与清华情况及其相似的是浙江大学,解放前它们的物
理系可以说是全国最好的两个物理系,曾分别诞生了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位世界华人的骄傲
。院系调整后清华和浙大整个物理系都分别并入了北大和复旦。现在他们的物理系都是短
期内重建的,虽然少了前面四所学校物理专业的深厚基础但他们的发展速度和财政支持是
前面四所高校所望尘莫及的,再加上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对母校物理学科的全力支持,在短
期内清华物理和浙大物理很有可能赶超前面四所学校。
以上是中国高校中最好的几个物理系(学院),可以发现它们都集中在北京和华东地
区。对于偌大的中国许多地区有志于从事物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都能考上清华北大根本不
切实际,而华东地区那几所高校在许多偏远省份招生很少,物理专业经常只有一两个人,
所以有必要介绍一下全国其他地方几个比较有实力的物理系。我们从北京出发,逆时针在
中国地图上画出一个圈,沿这个方向开始搜索。
华北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有理论物理一个国家重点学科,身为全国最好的师范院校,它在
物理学教学和科研两方面都有着不错的成就,是一个研究物理的好地方。
南开大学物理系(学院)虽然没有他的数学系那么出名但同样人才辈出,在纳米材料
研究领域更是成绩斐然。学校建有现代光学研究所,学校的知名度加上天津市的良好地理
位置,让这里成为一个比较理想的物理学科科研基地。
山东大学物理系改名为物理与微电子学院,从名字中可看出它的主要发展方向。山大
物理近年做出了许多成果,在SCI物理方面的论文排名也是逐年攀升。有凝聚态物理一个国
家重点学科。对于高考竞争异常激烈的山东省来说,这对省内有志学物理的学生也是一个
不错的去处。
另外,山西大学的光学研究也十分了得。
东北地区:
吉林大学物理专业可以说是东北地区唯一比较正规的物理专业,吉大物理有凝聚态物
理和原子分子物理两个国家重点学科,仅次于上述几所高校,并且在理论物理方面,常年
从事核多体研究的吴式枢老院士可能是东北地区唯一一个专业理论物理研究的专家。盲目
的合校对吉大物理的发展并没有造成什么正面影响,而且由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效仿清华和
浙大的原工科院校努力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吉大物理凝聚态专业的很多老师正逐渐向那里
流失。哈工大在原有光学国家重点学科基础上再补充上凝聚态物理的实力,想必前景十分
光明。
西北地区:
由于计划经济时代地区的分工不同,提到东北人们往往会想到重工业,提到大西北人
们就很容易想到国防了,的确就拿西北地区最知名的物理系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来说,其专业大都集中在很强的应用技术方向,并且一些专业与于国防需求密不可分,兰
大物理有粒子物理及原子核物理一个国家重点学科,其应用物理专业以核技术方向研究为
主。可以说西部的很多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为国家需要一直在作着默默付出而无怨无悔,这
足以令其他地区高校的毕业生深感内疚了。
西南地区: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在西南地区物理学领域一枝独秀,因为也属于西部地区
,它的专业方向自然和国防领域有比较强的联系。川大物理有原子分子物理一个国家重点
学科,该学科由来自吉林大学的我国原子分子物理研究创始人苟清泉院士一手创办,并且
这个在领域与位于绵阳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在学科设置上与兰大
物理多少有些类似,在这点上突出了西部高校物理研究重视应用技术和国防技术的特点。
华南地区:
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光听名字感觉比川大物理和兰大物理更向应用技
术领域迈进了一步,也许不同的是它以研究民用技术为主,而后两者更倾向于军用国防研
究。中山物理有凝聚态物理一个国家重点学科,并且是全国少数拥有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的
高校,珠江三角洲中国经济龙头的地位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山大学物理学科基础研究向应用
技术的转化,在整个华南地区中山物理是具有绝对优势的物理专业。

华中地区: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华中地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湖北人天生的聪明才智
对武大物理的建设有着有着很大的帮助,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都有着不错的成绩。
同城的华中科技大学在光电子领域全国高校中独占熬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光电子国家实
验室,这对华中地区物理专业的人可以说说是天赐良机,既然物理学已经发展到以应用方
向研究为主的时代,那么在光电子这样的相关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大展鸿图将是物理学工作
者最有前景的选择。

以上列举了中国高校中实力最靠前十多个物理系,它们基本上都拥有物理学的国家理
科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全国一共14个)。相对于北京和华东地区几个一流的物理院系
来说,剩下几个的姑且算做中国次一流的物理院系。它们与一流的几个相比在本科教育上
虽有差距但并不很明显,因为本科阶段所学的课程内容和要求程度也大体相当。但到了研
究生阶段,由于科研水平的差距使得研究生教育水平差距变得比较明显,因此对于这些院
校有志向继续从事物理专业深入研究的学生来说,在国内有一个比那些一流物理院系更为
理想的地方,那就是中国科学院。以下篇幅我将重点介绍中国科学院下属的物理及相关领
域研究机构。
学位授予单位代码及名称 排名 得分
80008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1 96.97
10001 北京大学 2 92.64
10284 南京大学 3 90.28
10358 中国科技大学 4 88.08
10246 复旦大学 5 85.60
80140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 5 85.60
10003 清华大学 7 82.59
82817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8 81.37
还是这张表,可以看出中科院两个物理方面研究所,一个以很大优势位居榜首,另一
个与复旦物理并列第五。在中国科学院上百个研究所当中,只有表中的物理所,上海光机
所,北京的高能物理研究所三家单位拥有物理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即在8个二级学科6个
以上方向有素研究),高能所是否参加这次评比我不是很了解。中科院跟高校科研相比的
特点是分工明确,经常只此一家。各个研究所研究领域都比较狭窄,但几乎各个所在自己
的研究领域都是国内最权威的。相比高校中科院的科研更加专业化,对国家战略意义更大
。 北京的中科院物理所在五,六十年代曾被称作应用物理研究所,从名字的变化可以看
出物理学重心从基础探索到应用研究的转移,这也是全世界物理学的发展趋势。物理所研
究的主要方向毫无疑问就是凝聚态物理学,并且这个领域在国内遥遥领先,在其他方向的
研究也基本上都与凝聚态直接相关。凭借在物理学最大分支方向上世界水平的研究,不仅
使它在国内物理学界独占鳌头,在整个中科院研究所中科研实力也是数一数二,曾经在赵
忠贤院士领导下在超导领域做出世界领先的成果。刚刚建成的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几乎
全部依托在这里。中国物理学会也正是挂靠在这里,在今年世界物理年国内的一系列活动
中,物理所自然成为发起者和主要组织者。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是国内激光领域的绝对权威,正因为这点使得其光学基础与应用领
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前面说过光学是物理学目前的第二大分支,并且由于激光器的发
明使得光学成为物理学最早步入大规模应用领域的方向,因此在物理一级学科排名能进全
国第五,中科院第二。上光所在中科院内被划归到技术科学部,从这点可以看出国内已经
把光学领域看作又一个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方向了。上光所04年一共招收了78名研究生,
其中只有9人今后从事基础光学研究方向,其余均从事光学工程和材料学方向。目前光学工
程逐渐成为近期继电子科学技术之后又一个从物理学独立出去的一级学科,只是完全独立
发展还有待成熟。上光所的光学工程一级学科排名仅次于清华大学列全国第二位。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是国内唯一的一家从事基本粒子实验及其相关研究的机构,建
有国内最先进的世界水平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它代表了整个中国的高能物理
研究水平。其前身是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又一次看出物理学重心从基础探索向应
用研究的转移),后来该所基础研究部分分离出来成立了高能所,核能研究部分成为了现
隶属于核工业部的原子能研究院。几乎同时建成的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现改名为上
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和中科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以研究重元素离子为主)或许和它有
些渊源。由于前面讲过高能物理到了一个瓶颈阶段,因此高能所通过对加速器的改造令其
发挥同步辐射光源功能,从而重心逐渐从试验物理向应用物理转移。
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可以称作是中国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其中会聚了中国理论
物理研究的精英力量。它也可能是中科院规模最小的研究所,和院士占研究员比的例最高
的研究所,其中最出名的当属何祚休院士了。所内近一半的人研究基础理论方向,在这个
探索自然最深层次的领域,这少数的精英很可能还是国内绝大部分的研究力量。另一半人
作是应用理论研究,前面已经讲过这是从事理论物理的大多数人的研究方向,目前在交叉
学科理论的研究前景非常被看好。
中科院北京半导体研究所的成立验证了电子科技领域发展壮大到从物理学中独立的过
程,有著名的黄昆院士坐阵,北半所实力可见一斑。它隶属于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在半导
体领域国内一枝独秀,并成为中国光电领域的一个重要力量。
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研究物理领域的部分主要从事原子分子物理研究,在
这个领域全国领先,并与上海光机所共同组成了中科院冷原子与量子频标中心。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下属有安徽光机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和固体物理研
究所。其中安光所主要研究大气光学方向,应用意义很明显。后两者规模相对比较小,固
体所也是中科院内一个重要的凝聚态物理研究点。三个研究所位于合肥市的科学岛上,与
中国科技大学同城,交流十分频繁,他们构成了中科院规模仅次于京沪两地的一个研究基
地。
其他与光学应用技术相关的中科院研究所还有长春光机与物理研究所,西安光机所,
成都光电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等等。其中长光所是中国最早的光学研究所,是以上各
个光学领域研究所的发源地。它的激光物理部分分出到上海建立了现在的上海光机所,研
究瞬态光学的部分组建了西安光机所,光电技术部分成立了成都光电所,红外线遥感领域
形成了现在的上海技物所。长光所目前集中于对民用光学领域以及固体发光材料(合并的
原长春物理所主要研究领域)的研究,是中科院规模最大的研究所。连同以上几个研究所
名义上组建了中科院光电研究院,有意主导中国光电产业的发展。
以上列举了中国科学院物理及其相关方向的研究所,在表中与一个单位还没有介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俗称九院,也许很多人对这个名字都不太熟悉,但提起*和氢弹
的研究,提起邓嫁先、于敏、等两弹一星元勋的话,相信很多人会对这个单位肃然起敬了
。现在九院在京沪等第都有自己的研究所。由于是国家单独编制,事关国防研究的机密,
我自然对它无法有更多了解,只知道九院地处于四川绵阳,或许长虹集团和它有些渊源。
顺便补充点关于研究物理的人今后可能大量涌入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国光电产业的
个人一些看法。在电子产业发展十分成熟的时候,光子产业已经悄然兴起。连电子之间的
相互作用都要靠光子传播,光子很可能是所有信息和能量最终载体了。21世纪是将是光子
的世纪,光电时代大有取代电子时代的希望主宰整个信息产业。光与物质(主要是电子)
相互作用是人类科技永恒的主题,这个产业将来会吸引很多凝聚态物理和光学专业的学生
。 目前国内很多城市在争当中国光电产业的中心,其中其以武汉和长春两地竞争尤为激
烈,都先后打出了“中国光谷”的口号。从我个人观点来看,如果不算北京话,上海市是
中国最具有发展光电产业的潜力和条件的地方。武汉主要依靠刚刚在华中科技大学建立的
光电国家实验室,以及武汉大学和武汉物数等一些科研力量;长春主要依靠长春光机所光
学技术方面的优势,以及吉林大学和长春应化所的科研力量。从实力分析二者确实旗鼓相
当,但相比上海地区,中科院下属的上海光机所,上海技物所,上海微系统所都是在光电
技术方面国内非常领先的研究机构,再加上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的科研实力,而且在上海
应物所要建成国内最先进的饿同步辐射装置“上海光源”,这些都是武汉和长春两地所无
法企及的。而在最关键的资金投入方面,上海的经济实力更是可以傲视全国。也许上海人
的精明就表现在这里,不喊口号,却默默将西部几个区建设成高科技产业集中地,吸引着
无数人才来这里奋斗

世界上做高能物理最好的大学有哪些?

有几个都非常好的,不分伯仲的。
1.加州理工学院 Caltech (帕萨迪纳,加利福尼亚州)加州理工拥有18.5亿美元的资助且全校学生少于1000人,规模虽小却十分强大。加州理工拥有强大的研究猜悔团队,师生比例只有1:3。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起薪为60,000美元,职业中期薪资达到为105,000美元。学生背景十分启兆顷多元化,66%的学生来自加利福尼亚以外的地方。与麻省理工的激烈竞争让加州理工不断地完善学生教育,从不懈怠。
2.麻省理工学院 MIT(剑桥,马萨诸塞州)麻省理工的物理学家们坚信地球之外是存在生命的,而人类距离巨大的突破只有一步之遥。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是几个系的核心课题,包括地球科学系、大气学系、行星科学系和物理学系。如之前提到的,麻省理工学院与加州理工学院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分别占据着排名的第一位和第二位。
3.普林斯顿大学 Princeton / PU (普林斯顿,新泽西州)普林斯悄陆顿大学于1746年建于新泽西州伊丽莎白市,是9所殖民大学之一。学校建立一年之后便迁址到纽瓦克市,于1756年再次迁址,搬到了普林斯顿。该校原名为新泽西大学,1896年更名为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拥有182亿美元的资助,此规模在国内排名第5。

高能物理属于什么专业?

高能物理学(high energy physics)又称粒子物理学或基本粒子物理学,它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比原子核更深层次的微观世界中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在很高的能量下,这些物质相互转化的现象,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和规律。它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当代物理学发展的前沿之一。粒子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而又基于实验和理论密切结合发展的。
高能物理学的发展历史
两千多年来人们关于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思想,由哲学的推理,变成了科学的现实,而且在这个阶段终了时,形成了现代的基本粒子的思想。
原子的概念,是由2400年前的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中国战国时代的哲学家惠施提出来的。惠施说“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意思是最小的物质是不可分的。这个最〉牡ピ��簿褪堑纶涌死�爻莆��拥亩�鳌5�撬�嵌济荒芩得髟�踊颉白钚〉牡ピ�本咛迨鞘裁础V�蟮牧角Ф嗄昙洌��诱飧龈拍睿�煌A粼谡苎�枷氲姆冻搿?br /> 1897年,汤姆逊在实验中发现了电子,1911年卢瑟福由α粒子大角度弹性散射实验,又证实了带正电的原子核的存在。这样,就从实验上证明了原子的存在,以及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构成的理论。
1932年,查德威克在用α粒子轰击核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随即人们认识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从而得到了一个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基本的结构单元——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统一的世界图像。
就在这个时候开始形成了现代的基本粒子概念。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电磁场的基本结构单元是光子,1922年被康普顿等人的实验所证实,因而光子被认为是一种“基本粒子”。1931年,泡利又从理论上假设存在一种没有静止质量的粒子——中微子(严格地讲是反中微子,中微子的存在是1956年由莱因斯和科恩在实验上证实的)。
相对论量子力学预言,电子、质子、中子、中微子都有质量和它们相同的反粒子。第一个反粒子——正电子是1932年,安德森利用放在强磁场中的云室记录宇宙线粒子时发现的,50年代中期以后陆续发现了其他粒子的反粒子。
随着原子核物理学的发展,发现除了已知的引力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之外,还存在两种新的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1934年,汤川秀树为解释核子之间的强作用短程力,基于同电磁作用的对比,提出这种力是由质子和(或)中子之间交换一种具有质量的基本粒子——介子引起的。1936年,安德森和尼德迈耶在实验上确认了一种新粒子,其质量是电子质量的207倍,这就是后来被称为μ子的粒子。μ子是不稳定的粒子,它衰变成电子、一个中微子和一个反中微子,平均寿命为百万分之二秒。
汤川最初提出的介子的电荷是正的或负的。1938年,凯默基于实验上发现的核力的电荷无关性的事实,发展了稍早些时候出现的同位旋的概念,建立了核力的对称性理论。
1947年,孔韦尔西等人用计数器统计方法发现μ子并没有强作用。1947年鲍威尔等人在宇宙线中利山磨用核乳胶的方法发现了真正具有强相互作用的介子,其后,在加速器上也证实了这种介子的存在。
从此以后人类认识到的基本粒子的数目越来越多。就在1947年,罗彻斯特和巴特勒在宇宙线实逗轮斗验中发现v粒子(即K介子),这就是后来被称桐源为奇异粒子的一系列新粒子发现的开始。由于它们独特的性质,一种新的量子数——奇异数的概念被引进到粒子物理中。在这些奇异粒子中,有质量比质子轻的奇异介子,有质量比质子重的各种超子。在地球上的通常条件下,它们并不存在,在当时的情况下,只有借助从太空飞来的高能量宇宙线才能产生。
这些发现了的基本粒子,加上理论上预言其存在,但尚未得到实验证实的引力场量子——引力子,按相互作用的性质,可分成引力子、光子、轻子和强子四类。为了克服宇宙线流太弱这个限制,从50年代初开始建造能量越来越高、流强越来越大的粒子加速器。实验上也相继出现了新的强有力的探测手段,如大型气泡室、火花室、多丝正比室等,开始了新粒子的大发现时期。
到了60年代头几年,实验上观察到的基本粒子的数目已经增加到比当年元素周期表出现时发现的化学元素的数目还要多,而且发现的势头也越来越强。1961年,由盖耳-曼及奈曼类比化学元素周期表提出了,用强相互作用的对称性来对强子进行分类的“八重法”。
八重法分类不但给出了当时已经发现的强子在其中的位置,还准确地预言了一些新的粒子,如1964年用气泡室实验发现的Ω粒子。八重法很好地说明粒子的自旋、宇称、电荷、奇异数以及质量等静态性质的规律性。
在此阶段中,证实了不单电子,所有的粒子,都有它的反粒子(有的粒子的反粒子就是它自身)。其中第一个带电的反超子是由中国的王淦昌等在1959年发现的。此外,还发现了为数众多的寿命极短经强作用衰变的粒子——共振态。
基本粒子大量发现,使人们怀疑这些基本粒子的基本性。基本粒子的概念,面临一个突变。
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对微观世界理性认识的最大进展是量子力学的建立。经过一代物理学家的努力,量子力学能很好地解释原子结构、原子光谱的规律性、化学元素的性质、光的吸收及辐射等等现象,特别是当它同狭义相对论结合而建立相对论性量子力学以后,它已经成为微观世界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的一个基本理论。
但是,量子力学还有几个方面的不足:它不能反映场的粒子性;不能描述粒子的产生和湮没的过程;它有负能量的解,这导致物理概念上的困难。量子场论是由狄喇克、约旦、维格纳、海森伯和泡利等人在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基础上,通过场的量子化的途径发展出来的,它很好地解决了这三个问题。
库什和福里1947年发现的电子反常磁矩,和由兰姆等发现的氢原子能级的分裂,只有通过量子电动力学的重正化理论才能得到正确的解释。今天,量子电动力学已经经受了许多实验上的验证,成为电磁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
并非所有的基本粒子都是“基本”的想法,最早是在1949年由费密和杨振宁提出的。他们认为,介子不是基本的,基本的是核子,而介子只是由核子和反核子构成的结合态。1955年,坂田昌一扩充了费密和杨振宁的模型提出了强子是由核子、超子和它们的反粒子构成的模型。
1961年,在实验上发现了不少共振态。1964年,已发现的基本粒子(包括共振态)的种类增加到上百种,因而使得盖耳-曼和兹韦克提出,产生对称性的基础就是构成所有强子的构造单元,它们一共有三种,并命名为夸克。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宇宙线中、加速器上以及在岩石中,都进行了对夸克的实验找寻,但迄今还没有被确证为成功的报道。在60年代和70年代,有更多的能量更高、性能更好的加速器建成。虽然在这些加速器上没有找到夸克。但却得到了间接的,但是更有力地说明夸克存在的证据。
与强子的数目急剧增加的情况相反,自从1962年利用大型火花室,在实验上证实了两类中微子之后,长时间内已知的轻子就只有四种,但是到了1975年情况有了改变,这一年佩尔等在正负电子对撞实验中发现了一个新的轻子,它带正电或带负电,达质子的两倍,所以又叫重轻子。与它相应,普遍相信应有另一种中微子存在,但是尚未得到实验上的证实。
夸克理论提出不久,就有人认识到强子的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研究应建立在夸克的基础上,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强子的结构特性和各种过程中的运动学特点,才能正确地解释强子的寿命、宽度、形状因子、截面等动态性质。1965年,中国发展的强子结构的层子模型,就是这个方向的首批研究之一。层子的命名,是为了强调物质结构的无限层次而作出的。在比强子更深一层次上的层子,就是夸克。近20年来,粒子物理实验和理论发展的主流,一直沿着这个方向,在弱作用方面,已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强作用方面,也有重大的进展。
最早的弱相互作用理论,是费密为了解释中子衰变现象在1934年提出来的。弱作用宇称不守恒的发现,给弱作用理论的研究带来很大的动力。随后不久便确立了描述弱作用的流在洛伦兹变换下应当具有的形式,而且适用于所有的弱作用过程,被称为普适费密型弱相互作用理论。
1961年,格拉肖提出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这个理论的基础,是杨振宁和密耳斯在1954年提出的非阿贝耳规范场论。但是在这个理论里,这些粒子是否具有静止质量、理论上如何重正化等问题,没有得到解答。
1967~1968年,温伯格、萨拉姆阐明了作为规范场粒子是可以有静止质量的,还算出这些静止质量同弱作用耦合常数以及电磁作用耦合常数的关系。这个理论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预言弱中性流的存在,而当时实验上并没有观察到弱中性流的现象。由于没有实验的支持,所以当时这个模型并末引起人们的重视。
1973年,美国费密实验室和欧洲核子中心在实验上相继发现了弱中性流,之后,人们才开始对此模型重视起来。在1983年,鲁比亚实验组等在高能质子—反质子对撞的实验中发现的特性同理论上期待的完全相符规范粒子,这给予电弱统一理论以极大的支持,从而使它有可能成为弱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
目前,粒子物理已经深入到比强子更深一层次的物质的性质的研究。更高能量加速器的建造,无疑将为粒子物理实验研究提供更有力的手段,有利于产生更多的新粒子,以弄清夸克的种类和轻子的种类,它们的性质,以及它们的可能的内部结构。
弱电相互作用统一理论日前取得的成功,特别是弱规范粒子的发现,加强了人们对定域规范场理论作为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的信念,也为今后以高能轻子作为探针探讨强子的内部结构、夸克及胶子的性质以及强作用的性质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手段。在今后一个时期,强相互作用将是粒子物理研究的一个重点。
把电磁作用、弱作用和强作用统一起来的大统一理论,近年来引起相当大的注意。但即使在最简单的模型中,也包含近20个无量纲的参数。这表明这种理论还包含着大量的现象性的成分,只是一个十分初步的尝试。它还要走相当长的一段路,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理论。
另外从发展趋势来看,粒子物理学的进展肯定会在宇宙演化的研究中起推进作用,这个方面的研究也将会是一个十分话跃的领域。
很重要的是,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粒子物理学也不例外。因此,新的粒子加速原理和新的探测手段的出观,将是意义深远的。
涉及实验物理,理论物理,粒子天体物理,计算物理,加速器,
同步辐射,核分析,自由电子……
目前的方向
可积量子场论,统计格点模型,超弦与M理论,QCD,大统一理论,
超对称弱电统一理论和标准模型唯象,重味物理与CP不守恒
量子色动力学的微扰和非微扰理论,中微子物理
B与D介子物理
费米子味混合与CP破坏及新物理现象学
夸克物理,Higgs物理,超对称模型,弱电和QCD手征对称性相变,中微子物理,
北京谱仪(BES)新物理,暗物质,宇宙弦及暴涨宇宙学
………………
需要艰深的数学知识,广泛的机械电子计算机应用前景。
在诺贝尔奖中,有一半的物理奖都和粒子物理有关。
高能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基本结构(最深层次)和基本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
也就是所谓的最微观的世界元素如:夸克与胶子

以上就是大学路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大学路。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高校 更多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7

2020大学路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