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路 > 高考教育 >大学信息 >正文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一、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教务处联系电话和联系方式

更新:2023年06月22日 02:44 大学路

今天,大学路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一、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教务处联系*和联系方式
,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吧!<a target="_blank" href="/academy/detail/15844.html" title="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a>教务处 
  一、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教务处联系电话和联系方式
  <br/>

其他信息: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生9月5日、6日报到,7日正式上课,第一学期共19周,教学16周, 机动、考试共3周,国庆节放假1周。 学生开学需要带身份证、录取通知书和学籍档案。除了这些,还要把团员证,个人照片,高考准考证书也都带上,防患于未然总是好的。

二、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简介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成立于2003年5月,先后由锡林郭勒盟教育学院、师范学校、蒙古族师范学校、广播电视大学、民族卫生学校、民族财贸学校、民族体育学校和锡林浩特牧业学校、牧业机械化学校等9所大中专院校整合而成。校区占地面积2000亩,校舍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体育场馆、图书资料、实验实训等条件能够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现有专*教师805人,双师素质教师454人,全日制在校生15111人,留学生298人。每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5万余人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5%以上。

学院现设有医学院、机械与电力工程学院、草原生态与畜牧兽医学院、蒙古语言文化与艺术学院、体育学院、齐·宝力高国际马头琴学院、马术学院、成吉思汗电影艺术学院、通用航空学院、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技术工程学院、民族中等职业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广播电视大学和福达驾驶员培训中心等16个教学单位,设有蒙古文化研究所、蒙古族科学史与游牧文明研究院、褐煤粉煤灰工程技术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学院与吉林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联办招收了在职工程硕士和教育硕士研究生学位班,与内蒙古工业大学联合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与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赤峰学院合作开设蒙医学、学前教育(蒙、汉)、体育教育(足球)、食品质量与安全、护理等8个职业本科专业;开设有护理、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畜牧兽医、播音与主持(蒙古语)等52个高职专业及火电厂热力设备运行与检修、农村医学、足球等36个中职专业。

学院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全国“第五届黄炎培优秀学校奖”“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和“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自治区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被评为2014年“全国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和2016、2017年“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院校;2017年被确定为“全国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8年入选“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是“自治区示范性建设高职院校”和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高技能人才基地”。

院校专业:

内蒙古农业大学 普通本科 农林类 公办

官方网址: /

官方地址: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官方*: 0471-4311359

电子邮箱: nndzsb@163.com

内蒙古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林为主,以草原畜牧业为特色,具有农、工、理、经、管、文、法、艺等 8个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具备培养高职高专、学士、硕士及博士的完整高等教育体系。2001年成为国家西部大开发“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2012年成为国家林业局(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自治区人民*“省部共建”高校,2013年进入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院校行列。 历史沿革 1952年,原河北农学院、平原农学院的畜牧兽医系和山西农学院的兽医专业整建制迁至归绥(现呼和浩特),组建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所本科高等学校——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1958年,内蒙古林学院成立。1960年,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更名为内蒙古农牧学院。1999年,内蒙古农牧学院和内蒙古林学院合并组建内蒙古农业大学。 办学规模 学校现设动物科学学院等 24个院(部),现有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在校生43575人(校本部29791人)。其中研究生4946人(博士研究生724人),留学生198人。学校总占地面积1.5万亩(含科技园区),校园占地总面积3360亩(校本部2630亩)。校本部教学行政用房面积40.92万平方米,标准田径场(馆)4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亿元。 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 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培育学科26个,有自治区一流建设学科11个。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种。现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18个、自治区级8个。现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91个,拥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2个(含8个专业),有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40个、重点建设专业6个、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4个。农业科学学科连续五年进入ESI全球前1%。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 2718人(校本部2225人),其中专任教师1691人(校本部1359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858人(校本部74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74%(校本部54.60%);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1463人(校本部122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6.52%(校本部90.10%),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43.47%(校本部53.00%)。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人,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3人,国家、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5人次,国家、自治区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5人次,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3人,自治区深入工农牧业生产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18人,获国家“青年女科学家奖”1人,自治区“333人才工程”首席专家3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8人,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112人、草原英才团队41个,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11人。获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2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8人、自治区级教坛新秀18人。入选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3人、委员9人。获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在线教育“智慧教学之星”荣誉称号教师9人。 教学工作 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 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42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72门、优质精品课程4门。 有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和农业农村部首批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3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3个。 “十三五”以来,承担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家级7项、自治区级210项,主编省部级规划教材117部,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全国农业教育优秀教材奖8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73项,获全区民族教育优秀科研成果奖13项。2021年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项、银奖2项、铜奖2项。 科学研究 “十三五”以来,学校先后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800余项,科研进账经费逾14亿元。获批包括优青、重点项目、重点国合等在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88项,经费1.96亿元;牵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6项,经费近1.57亿元;依托“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持承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7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科技和社科成果奖67项,其中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奖26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项;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00余篇,授权专利1032项。学校在乳酸菌、蒙古马、蒙古牛、蒙古羊、野骆驼、牧草、玉米、燕麦等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已建成科技部、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教育厅等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33个。获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高校青年科技英才39人。已建成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科技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野外台站及哲学社会科学基地)88个。学校入选文化部、教育部共同组织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成为目前全国78所研培高校之一,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承担该项目的高校。 社会服务 2013年学校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计划。入选“十三五”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相关岗位科学家与综合试验站教师13人,学校获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内蒙古农牧厅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基地,获批自治区科普示范基地2个。2018年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全面统筹和管理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工作。发挥学校农牧林水草乳沙等特色学科优势,构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助力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十三五”以来,通过“校-地-企”合作,建设了10个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站、68个特色产业基地与科技服务点。成立内蒙古种业协同创新联盟、乡村振兴产业服务中心,与正大、伊利、蒙牛、蒙草抗旱、金宇集团等企业签订100余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土默特右旗人民*共建“敕勒川农博园”,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横向科研项目497项,经费13657万元;5个益生菌菌种、11个兽用疫苗、3个牧草新品种及相关技术,6项发明专利实现转化,转化总金额5353万元。27项动植物品种培育(选育)专项资助项目累计培育出新品系62个,新品种15个,制定技术标准14项,授权专利19项。 开放办学 先后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和蒙古国等二十多个国家的 7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及学术交流关系,成立了“中加可持续农业研究与发展中心”“马利克管理中心内蒙古农业大学分中心”。近五年,学校选派教师到国外访学、学术交流240余人次,国外来校开展学术交流、访问讲学、科研合作等活动的专家教授700余人次。学校成立了“‘一带一路’研究所”,参加了有关“一带一路”教育援外项目及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2012年学校成为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承办单位,承办多边和双边援外培训29期,累计培训来自54个国家的762名学员。2015年学校成为“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累计培训学员8000多人次。 社会荣誉 学校党委荣获全国和全区 “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学校被授予全区“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区首批“文明校园”称号,入选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职业技术学院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教务处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先进教务处”和“优秀教务处”等称号,校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学校多次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优秀单位”“全区高校学生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动物科学学院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兽医学院被评为“全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校史展览馆被确定为“内蒙古大学生德育基地”。

一、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教务处联系*和联系方式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教务处联系*为0479-8261398,该校联系地址为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明安图街11号、邮编为026000、联系邮箱为123225@163.com。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附号码及其他联系方式 ...

一、乌海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联系*和联系方式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联系*为0473-2616100,该校联系地址为中国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新区学府街、邮编为010070、联系邮箱为rxp@whvct.net。
二、乌海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2004年,是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受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和乌海市人民*双重领导,与内蒙古工业大学乌海学院是一个实体,两块牌子。学院被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自治区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自治区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自治区具有单独招生资格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合作试办本科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入选首批国家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

学院是一所与市政建设相结合,无围墙、全开放、花园式高等学府。占地700余亩,完成建筑面积17.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6.33万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8.94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近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40.4万册。固定资产3.12亿元,教学仪器设备值9000万元,生均近1.7万元,校内各类实训室145个。学院分教学区、行政区、实验实训区、文体活动区、生活区等5个功能区域,实现了与市图书馆、奥体中心、网乒中心等活动场馆的资源共享。2014年,西部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乌海职业技术学院第二校区)开始规划建设,总投资近2.7亿元,总占地面积近600多亩,规划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一期工程的建筑实训馆等已于2017年完工,目前已开始二期工程的建设。实训基地的建成使用,将会为乌海职业技术学院提供更加优良的教学实训条件。学院充分发挥乌海市职业教育集团的作用,在海勃湾、乌达、海南等工业园区建成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121个。

学院坚持以全日制高等职业学历教育为主体,以电大与成人教育和社会培训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办学格局;秉持“崇德乐学,尚技强能”的校训精神,推行“政校企合作、课岗证融通、教学做一体”办学育人模式;坚持立足乌海市、面向内蒙古、辐射中西部的服务面向;以工科专业为主,在保持工科专业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各专业群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定位。

学院始终紧紧围绕地方产业结构特点设置、调整专业。目前,设有化学工程系、矿业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电力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管理与旅游系、学前教育系、护理系(筹)、基础教学部等教学单位,建成化工、煤炭、机电、电力、建筑、管理、教育、护理八大类49个高职专科专业。同时,与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集宁师范学院河套学院等8所本科院校合作举办化学工程与工艺、采矿工程、土木工程等12个五年制职业本科专业。与乌海市职业技术学校、内蒙古电力通讯职业技术学校、包头服务管理职业学校、扎赉特旗职业中学等8所中职学校联合办学,开办“3+2”中高职衔接专业11个。学院坚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原则,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280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102人,研究生学历及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64人,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中青年专家2人,自治区“草原英才”2人,享受*特殊津贴专家1人,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5人,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坛新秀7人,乌海市学科带头人2人,荣获中国书法“兰亭奖”1人。目前,全校学生总数6856人,其中全日制五年制职业本科和三年制高职在校生5284人,中职学生1572人,电大与成人教育学生3600人。现有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站(所)4个,每年开展社会培训10000余人次。学院依托乌海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势,毕业生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3%以上。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登录入口

一、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登录入口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登录入口为 http://116.95.248.234:800/ ,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兴安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大兴安岭南麓乌兰浩特市。乌兰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的地方,素有“内蒙古延安”之美称。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于2001年整合区域内7所大中专院校、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批准成立,是兴安盟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是自治区级示范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全区脱贫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2017年被评为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

学院现占地面积350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正在建设的新校区位于兴安盟行政新区,用地面积1515.2亩。现有教职工634人,在校学生近万人。开设以学前教育、医学护理为主,涵盖财经、畜牧、旅游、建筑等文、理、农、工、医五大类36个专业,与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等院校合作办学,设有本科招生专业11个,在校生近万人;与蒙古国东方省联合互派留学生,牵头组建中蒙俄三国(区域)职教联盟,依托中外9所学院成立“中蒙俄东北亚国际旅游商务学院”,较好地遵循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适应需求、有效衔接、多元立交的基本要求。大力推行“双证书”制,每年职业技能鉴定培训4000余人。

学院秉承“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学生即学徒、教师即师傅、课堂即车间、毕业即就业”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与北方汽车教育集团、华西希望集团特驱集团、莱德马业、紫熙集团、厦门天马集团等企业签约合作培养人才,已基本形成“一个专业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门课程一个生产项目推动、一项技能一个企业师傅引领、一个学生一项特长保障就业”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格局,成为推动区域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人才支撑基地。

学院本着立足兴安、面向兴安、服务兴安,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努力办好新形势下的适应社会需要、办学特色鲜明、创设自主品牌、服务地方发展的应用技术型高校,把学院建设成为兴安盟职业教育的龙头、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基地、成人继续教育基地和地方社会事业名片。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是大专吗

一、乌海职业技术学院是大专吗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是大专院校,该校是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也是乌海市唯一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二、乌海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2004年,是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受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和乌海市人民*双重领导,与内蒙古工业大学乌海学院是一个实体,两块牌子。学院被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自治区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自治区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自治区具有单独招生资格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合作试办本科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入选首批国家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

学院是一所与市政建设相结合,无围墙、全开放、花园式高等学府。占地700余亩,完成建筑面积17.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6.33万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8.94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近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40.4万册。固定资产3.12亿元,教学仪器设备值9000万元,生均近1.7万元,校内各类实训室145个。学院分教学区、行政区、实验实训区、文体活动区、生活区等5个功能区域,实现了与市图书馆、奥体中心、网乒中心等活动场馆的资源共享。2014年,西部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乌海职业技术学院第二校区)开始规划建设,总投资近2.7亿元,总占地面积近600多亩,规划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一期工程的建筑实训馆等已于2017年完工,目前已开始二期工程的建设。实训基地的建成使用,将会为乌海职业技术学院提供更加优良的教学实训条件。学院充分发挥乌海市职业教育集团的作用,在海勃湾、乌达、海南等工业园区建成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121个。

学院坚持以全日制高等职业学历教育为主体,以电大与成人教育和社会培训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办学格局;秉持“崇德乐学,尚技强能”的校训精神,推行“政校企合作、课岗证融通、教学做一体”办学育人模式;坚持立足乌海市、面向内蒙古、辐射中西部的服务面向;以工科专业为主,在保持工科专业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各专业群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定位。

学院始终紧紧围绕地方产业结构特点设置、调整专业。目前,设有化学工程系、矿业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电力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管理与旅游系、学前教育系、护理系(筹)、基础教学部等教学单位,建成化工、煤炭、机电、电力、建筑、管理、教育、护理八大类49个高职专科专业。同时,与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包头师范学院、集宁师范学院、河套学院等8所本科院校合作举办化学工程与工艺、采矿工程、土木工程等12个五年制职业本科专业。与乌海市职业技术学校、内蒙古电力通讯职业技术学校、包头服务管理职业学校、扎赉特旗职业中学等8所中职学校联合办学,开办“3+2”中高职衔接专业11个。学院坚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原则,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280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102人,研究生学历及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64人,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中青年专家2人,自治区“草原英才”2人,享受*特殊津贴专家1人,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5人,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坛新秀7人,乌海市学科带头人2人,荣获中国书法“兰亭奖”1人。目前,全校学生总数6856人,其中全日制五年制职业本科和三年制高职在校生5284人,中职学生1572人,电大与成人教育学生3600人。现有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站(所)4个,每年开展社会培训10000余人次。学院依托乌海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势,毕业生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3%以上。

学院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以教学为中心,全面加强内涵建设,着力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建设,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院大力开展生产性实训,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获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2项,自治区级品牌专业3个,自治区级重点专业2个,自治区教学团队4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8门;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荣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有多个学生团队和个人在全国、全区技能大赛中获奖。

学院弘扬“立德树人、敬业奉献、因材施教、励学善导”的教风;建设“尊师明理、勤勉励志、重技强能、乐学致用”的学风;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建校至今已培养8300多毕业生,70%以上的毕业生服务于乌海及周边工业企业,多数已成为企事业单位技术和管理骨干。近年来,学院先后荣获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全区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自治区实绩突出的领导班子、自治区文明单位及自治区首批“文明校园”提名单位、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先进单位、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称号、全区高校体育工作先进学校、乌海市书法示范学校,多次被自治区教育厅授予学生管理工作、学生资助工作、维稳工作先进达标学校。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附号码及其他联系方式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排名,招生专业目录(10篇)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在哪里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有哪些专业 附好的重点专业名单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宿舍条件,宿舍几人间环境好不好(图片)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学费标准,各专业学费每年多少钱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评价排名好不好(10条)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学费标准多少,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学费标准设置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教务处*

内蒙古农业大学开学时间

以上就是大学路整理的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一、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教务处联系*和联系方式
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大学路。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一、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教务处联系电话和联系方式
”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高校 更多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7

2020大学路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