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学路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广东院校代码排名 广东医科大学院校代码是多少?,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吧!
10571是广东医科大学院校的代码,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学校简介
广州医科大学(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一所以医学为优势和特色的广州市属重点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为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东省本科教育国际化办学改革试点单位、承担中国*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任务院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成员高校,是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的学校。
学校于1958年6月经广州市人民委员会批准设立,原名广州医学院。1970年12月,更名为广州市医科学校。1973年6月,恢复广州医学院名称。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
根据2021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番禺、越秀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7.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65万平方米;下设22个学院,7所直属医院和1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8个研究机构;拥有省级试点学院3个、省级产业学院1个;有教职工7789人(其中校本部908人);有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12602人,在校留学生285人;拥有1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4个省(部)级重点专科,32个市(厅)级重点学科;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独立二级学科硕士点;开设本科招生专业21个。
历史沿革
广州医学院
1951年,广州市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医士学校创建。
1953年,广州市第一、二、三、四医士学校合并组建广州医士学校。
1958年6月,经广州市人民委员会批准设立,广州医士学校升格为广州医学院。
1970年12月,广州医学院改建广州医科学校。
1972年,广州医科学校升格为(复校)广州医学院。
1973年10月29日,广州市委决定将市第四人民医院作为广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1979年6月10日,广州市编制委员会发出通知,同意在广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新医科基础上成立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1984年9月21日,教育部批准学校内科学(呼吸)、药理学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5年9月4日,首批呼吸内科、药理学硕士研究生正式开学。
2001年1月2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内科学(呼吸系病)成为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2003年7月18日,教育部批准广州医学院内科学(呼吸系病)为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获准设立临床医学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4年,羊城铁路医院并入广州医学院。
2006年11月21日,经广州市*正式批准立项,广州医学院将在番禺建立新校区。
2007年4月2日,广州医学院呼吸疾病实验室被科技部正式批准纳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名单,成为广东地方高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0年2月至8月,学校先后获得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生资格和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同年,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
2011年3月22日,学校临床医学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等3个学科成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后又批准学校护理学科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年底,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2012年,经教育部和卫生部批准,入选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广州医科大学
2013年4月,广州医学院通过教育部验收,教育部发文,正式批准广州医学院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5月,广州医科大学金域检验学院成立。同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对接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来华留学生的高等院校进行的专项检查与评估。
2014年1月,学校成为承担中国*奖学金生培养任务院校。7月,学校正式加入中俄医科大学联盟。
2015年1月,学校加入广州大学城高校联盟。5月11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州医科大学联合生命科学学院在广州举行揭牌仪式。5月27日,广东省教育厅审议通过《广州医科大学章程》,核准发布。
2018年11月,入选广东省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中的“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院系设置
根据2021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下设22个学院,7所直属附属医院和1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开设本科招生专业21个。
2022年2月,学校新增基础医学专业。
师资力量
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国家杰青1名,教育部国家级人才2名,海外高端人才1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4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3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6名,广东省珠江学者19名,广东省教学名师4名,高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2名、省级培养对象20名;博士研究生导师41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044人。另外还聘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等一批国际知名学者为学校特聘教授。
质量工程
截至2020年7月,学校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2个,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广东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广东省级名牌专业3个,广东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广东省特色专业1个,广东省级重点专业2个,广州市名牌专业4个,广州市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精品类课程4门、省级精品类课程60门;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广东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广东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广州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药学、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临床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护理学
国家特色建设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西医临床医学、儿科学、公共事业管理
广东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护理学
广东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预防医学、药学、公共事业管理、口腔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临床医学
广东省名牌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
广东省重点专业:临床医学
广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科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护理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临床技能实验中心、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于校企协同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应用型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麻醉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应用型本科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开放性多样式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广州市名牌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护理学
广州市特色专业:医学影像学、护理学、预防医学、药学、公共事业管理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1月,广州医科大学拥有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6个。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2个市(厅)级重点学科。
学科目录
博士后流动站:临床医学
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护理学、公共管理、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药学
重点学科
内科学(呼吸系病)、中西医结合临床、临床医学、全科医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卫生毒理学、重症医学、妇产科学、内科学(心血管病与心血管药理)、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卫生毒理与流行病学、肿瘤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急诊医学科、临床医学(呼吸病学)
科研机构
截至2020年3月,学校拥有1个国家医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基地、24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呼吸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神经遗传与离子通道病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呼吸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神经科学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泌尿外科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产科重大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骨科矫形技术及植入材料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过敏反应与免疫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蛋白质修饰与降解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呼吸疾病防治协同创新中心、产科重大疾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省呼吸医学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广东省工程实验室:广东省呼吸医学工程实验室
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校神经科学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校生殖与遗传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校分子临床药理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校蛋白质修饰与降解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卫生厅医学重点实验室:环境致癌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泌尿外科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神经科学疾病研究实验室、产科重大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市医学伦理学重点研究基地
广州市重点实验室: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神经科学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儿科血液病研究实验室、广州市生殖与遗传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市生物毒素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市心血管重疾病重点实验室、广州医学化学致癌重点实验室、广州市泌尿外科重点实验室、广州市过敏反应与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骨科矫形技术及植入材料重点实验室
科研成果
2010-2016年,学校共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立项3744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重大研究计划3项、主任项目4项、合作项目11项、联合基金4项、面上项目221项、青年项目295项、应急管理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4项、团队项目1项、重点项目12项。
2022年,广州医科大学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临床诊治及机制研究”入选202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名单。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根据2017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广州医科大学图书馆由番禺校区总馆和越秀校区分馆组成,馆藏纸质图书101万册,订有专业数据库23个,电子图书200余万册,电子期刊3.3万种,纸质报刊1700余种,中外文资源对学校学科专业的覆盖面达到100%。
学术期刊
根据2017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主办的学术刊物有《广州医科大学学报》、《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血栓与止血学杂志》、《胸部疾病杂志》(英文版)、《转化医学年鉴》(英文版)6种。其中《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中华关节外科杂志》、《血栓与止血学》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胸部疾病杂志》(英文版)、《转化医学年鉴》(英文版)分别被SCI、PubMed收录。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为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万方数据库等多家国内重要数据库收录。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广州医科大学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以中国标准出版物号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首份专注于关节外科学高级学术研究的医学专科期刊。
合作交流
根据2017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州立大学、马里兰大学、新英格兰医学中心、美国国家毒理学研究中心,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法国西布列塔尼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伯明翰大学、胡弗汉顿大学,韩国延世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台湾义守大学、台湾中山医学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研究部门开展合作办学和学术交流活动。
根据2017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瑞典Karolinska研究所,香港大学等科研院所及辉瑞公司等全球知名跨国医药公司开展深度科研合作,承担国际合作研究课题多项,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合作共建"中美肺癌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展肺癌的疾病诊断与治疗研究等;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建立中加联合共建实验室;与香港中文大学妇产科系合作成立染色体芯片分析(CMA)产前诊断联合实验室。
广东工业大学代码是11845。 院校代码是全国高校录取时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通常由5位*数字组合而成,全 国通用。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广东工业大学专业代码:经济学专业代码:020101;金融工程专业代码:02030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 业代码:020401;法学专业代码:030101K;社会工作专业代码:030302;日语专业代码: 050207;翻译专业代码:050261;应用化学专业代码:070302等。
其他专业代码: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代码:070101;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代码:070102;应用统 计学专业代码:071202;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代码:080204;工业设计专业代码:080205;测控技术 与仪器专业代码:080301;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代码:08050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代码:080701;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代码:080702;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080704。
广东工业大学(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广工”,位于广州市,是广东省重点建设的省属重点大学、广东省“211工程”、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国家“111计划”、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粤港澳高校联盟、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主要成员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前身可追溯于1958年开办本科的广州工学院。建校初期,广东科技学院、湖北科技大学、广东省水利科学研究所、广东省电业局广州中心试验所等科研院所相继并入,历经中南科学技术学院、广东工学院等校史。1995年广东工学院、华南建设学院东院、广东机械学院合并组建广东工业大学。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6月,学校共设有21个学院、4个公共课教学部(中心)、2个研究院,拥有本科专业82个。
2022年2月,学校新增智能感知工程专业、运动训练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3330人 ,其中专任教师2300多人,正高级职称400多人、副高级职称约700人;拥有全职院士1人,聘有外籍院士3人、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拥有“教育部高层次人才”、国家“杰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国家级人才达100多人次,珠江学者、青年珠江学者、省“杰青”等省级人才100多人次;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26个、省教学名师16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2月,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13种,同时具有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省攀峰重点学科一级学科4个、省优势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省特色重点学科二级学科5个,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行列,其中工程学已进入1.18‰。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6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7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等专业认证/评估通过2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名牌专业13个、省级特色专业25个、省级重点专业8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含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7门、省级精品课程(含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19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41个。
科研平台
截至2021年6月,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发改委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粤港澳联合实验室2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70余个;省部级“创新团队”14个。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8月,学校图书馆共有纸质书刊394万册,电子图书239万册(种),生均图书172.45册(含电子图书);另有纸质期刊1470种,电子期刊4.43万种。
国际交流
截至2021年6月,学校先后与中国国(境)外150多所大学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响应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巴人工智能卓越中心;有国家外专局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1个,开办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动画专业1个,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国际班5个。
学校提出“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体制机制、更加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集聚海内外创新人才,多模式构建创新平台,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人才”的发展思路,全面实施大学生创新行动计划、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研究生优质生源“千苗计划”、师资队伍建设“百人计划”、“培英育才计划”以及团队平台重大成果培育计划等重大战略。近年来,学校在师资队伍、学术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发展迅速,成效显著。
2022年高考院校代码怎么查
1、通过《考生报考指南》查询 《考生报考指南》上都有标注高考院校代码,考生拿到学校发的《考生报考指南》后,就可以直接翻书 查询。如果学院代代码有变动,考生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 2、通过APP查询 目前支付宝、微信等相关APP有开通市民中心“教育高考”服务,通过APP点击“高校名单查询”,进 入搜索面后,输入“学校名称”即可查询。也可以使用大范围搜索,比如搜索“北京”地区的高校代码等 等。
3、通过《高校招生简章》查询 考生会收到许多大学的招生简章,每个学校里的招生简章里,都会明确标明自己的学院代码。考生可以 通过自己感兴趣的大学招生简章里,直接了解自己想要的院校代码。
序号――年份――省份――科目――批次――院校代码――院校名称――专业代码――招生计划――投档分数
1――2021――广东――物理――专科――11113――深圳职业技术学院――502――50――488
2――2021――广东――物理――专科――12046――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526――40――478
3――2021――广东――物理――专科――10833――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508――40――475
4――2021――广东――物理――专科――12121――南方医科大学――503――60――472
5――2021――广东――物理――专科――11113――深圳职业技术学院――533――351――471
6――2021――广东――物理――专科――11113――深圳职业技术学院――532――1006――470
7――2021――广东――物理――专科――12046――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527――30――468
8――2021――广东――物理――专科――10831――顺德职业技术学院――519――25――467
9――2021――广东――物理――专科――10576――韶关学院――504――108――461
10――2021――广东――物理――专科――10576――韶关学院――503――40――459
11――2021――广东――物理――专科――11113――深圳职业技术学院――531――25――459
12――2021――广东――物理――专科――10582――嘉应学院――503――36――457
13――2021――广东――物理――专科――12736――广东职业技术学院――515――60――457
14――2021――广东――物理――专科――10576――韶关学院――501――32――455
15――2021――广东――物理――专科――10833――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509――45――454
16、注:以上仅供参考,详情请到学校官网自行判断。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以上就是大学路整理的广东院校代码排名 广东医科大学院校代码是多少?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大学路。
首都医科大学是北京市的重点高校,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同
2020年07月13日 10:50重庆医科大学是一些同学比较中意的学校。不过很多同学都不清楚重庆医科大学怎么样?重庆医科大学在全国的排
2020年07月13日 10:11重庆医科大学位于重庆市,一些同学对于重庆医科大学也是比较有意向,不过很多同学对于重庆医科大学是几本?
1970年01月01日 08:00学医是很多高三学生对于自己专业的一个方向参考,不过我国的医科大学这么多,专注教育小编建议想要学医的同
2020年07月11日 10:47很多同学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对于学校都不是很了解,毕竟全国的大学很多,进行选择的时候也只是零星的了解。
2020年07月11日 11:33很多同学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对于学校都不是很了解,毕竟全国的大学很多,进行选择的时候也只是零星的了解。
2021年05月07日 14:07大学宿舍男女生混住并不是很常见,但有些高校由于男女比例失衡也会有一部分宿舍实行男女混住制度。南方医科
2020年07月08日 09:33大学路圆梦网小编推荐:2021年大连医科大学有哪些王牌专业?2021年辽宁中医药大学有哪些王牌专业?
2020年12月05日 14:53目 录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学校概况第三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章 招生计划第五章 录取规则第六章 录取
2020年07月21日 09:32目 录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学校概况第三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章 招生计划第五章 录取规则第六章 录取
2020年07月21日 09:28教育部:推动有条件的地方优化学前教育班额和生师比
时间: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严格幼儿园教师资质条件,把好教师入口关
时间: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职工存在师德师风问题、侵害幼儿权益要依法严肃追究责任
时间: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师存在师德师风问题,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时间: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2023年全国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0.8%
时间:2024年11月12日上海海洋大学排名全国第几名(2021-2022最新排名表)
时间:2024年06月20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全国排名(2021-2022最新排名)
时间:2024年06月20日上海健康医学院排名全国第几名(2021-2022最新排名表)
时间:2024年06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排名全国第几名(2021-2022最新排名表)
时间:2024年06月20日上海科技大学全国排名(2021-2022最新排名)
时间:2024年0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