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路 > 大学排名 >大学排名 >正文

南昌大学法学院校研排名 想考中国法制史研究生,但不知道哪个学校有这种硕士...

更新:2023年02月22日 02:43 大学路

今天,大学路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南昌大学法学院校研排名 想考中国法制史研究生,但不知道哪个学校有这种硕士...,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吧!南昌大学法学院校研排名 想考中国法制史研究生,但不知道哪个学校有这种硕士...

想考中国法制史研究生,但不知道哪个学校有这种硕士...

我也打算考这个,有点这样的信息,发给你吧。
1、这是百度百科的回答:通常将法律史等同于法制史。现今中国的法学学科划分认为,法律史大于法制史,法律史包括制度史和思想史。所以国内的硕士点一般是法律史而不是法制史,20世纪90年代之前,通常是法制史的学科点,但是随着世纪末和新世纪的到来。各大重点高校和五大政法院校(现为四个)都认识到这个问题,所以纷纷将硕士点改为法律史,方向包括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主要是西方法制史)、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西方法律思想史(与法理学交叉)等等。

但是,在本科的教学中,依旧是分成中国法制史和外国法制史;而不称为法律史。

国内法律史(法制史)学科较强的有中国政法大学(均衡,中国法制史较有名)、华东政法大学(均衡,外国法制史更有名)、西南政法大学(均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原来的中南政法,以中国法制史和中西比较为主),湘潭大学的非洲法研究比较有特色(属外国法),此外,西北政法、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的教师也做得不错。其他还有教师散落于各个大学(如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等)。所以没有这个专业的硕士点,要考也是考法律史的研究生
2、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查询查询条件:
是否211 是否研究生院 是否985 是否自划线 是否有博士点
(11)北京市 (10001)北京大学 是 是 是 是 是
(11)北京市 (10002)中国人民大学 是 是 是 是 是
(11)北京市 (10052)中央民族大学 是 否 是 否 是
(11)北京市 (10053)中国政法大学 是 否 否 否 是
(11)北京市 (8020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否 否 否 否 是
(12)天津市 (10055)南开大学 是 是 是 是 是
(12)天津市 (10065)天津师范大学 否 否 否 否 是
(15)内蒙古自治区 (10126)内蒙古大学 是 否 否 否 是
(21)辽宁省 (10140)辽宁大学 是 否 否 否 是
(22)吉林省 (10183)吉林大学 是 是 是 是 是
(23)黑龙江省 (10212)黑龙江大学 否 否 否 否 是
(31)上海市 (10246)复旦大学 是 是 是 是 是
(31)上海市 (10270)上海师范大学 否 否 否 否 是
(31)上海市 (10276)华东政法大学 否 否 否 否 是
(32)江苏省 (10284)南京大学 是 是 是 是 是
(32)江苏省 (10285)苏州大学 是 否 否 否 是
(32)江苏省 (10319)南京师范大学 是 否 否 否 是
(33)浙江省 (10335)浙江大学 是 是 是 是 是
(34)安徽省 (10357)安徽大学 是 否 否 否 是
(35)福建省 (10384)厦门大学 是 是 是 是 是
(36)江西省 (10403)南昌大学 是 否 否 否 是
(37)山东省 (10422)山东大学 是 是 是 是 是
(37)山东省 (10445)山东师范大学 否 否 否 否 是
(37)山东省 (11065)青岛大学 否 否 否 否 是
(37)山东省 (11066)烟台大学 否 否 否 否 否
(41)河南省 (10459)郑州大学 是 否 否 否 是
(41)河南省 (10475)河南大学 否 否 否 否 是
(42)湖北省 (10486)武汉大学 是 是 是 是 是
(42)湖北省 (1052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是 否 否 否 是
(44)广东省 (10558)中山大学 是 是 是 是 是

这是2011年的最新信息,从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查询到的,大家一起努力吧
还有补充下法律史部分名校的排名给你啊,希望对你有帮助
法律史排名 学科代码:030102 排名 校名 等级 二级学科 一级学科 学科门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中国政法大学 A+
2 中国人民大学 A+
3 北京大学 A
4 华东政法大学 A
5 西南政法大学 A
6 西北政法学院 A
B+等(10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湘潭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大学
B等(9个):南开大学、黑龙江大学、郑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河南大学、青岛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C等(6个):名单略

江西人之痛:国立中正大学的拆分,半个多世纪以来,再...

江西,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一个内陆省份,在名气和实力上着实过于中庸。这有点像一个班级里的中等生,不上不下,座位在中间,名次在中间。学习成绩好的,学习成绩差的,都容易让老师记住他们,唯独这成绩中不溜的,是最容易被遗忘。除了“八一”节前后刷一下存在,红色 旅游 驰名中外,其他时间似乎存在感不强。

而说起江西的高校,存在感更是弱到“悄无声息”。说它地处华东,相比较于邻居江苏省,差距不是一点半点儿;说它地处华中,相比较于邻居湖北,差距也不是半点一点儿。纵观整个江西省,只有南昌大学这一所双一流、211院校,这份成绩单有点说不过去。因此,在人大会议上,就有代表提议,要支持江西老革命地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议。

其实,在江西人的祖上,曾经也阔过:有这么一所大学,无论是名气还是实力,堪称全国一流,在报考人数上位居全国第四,撑起了整个江西高教事业,它就是国立中正大学。

1、中正大学的起源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1938年九江沦陷,1939年南昌也沦陷,江西省*决定,将*机构先迁到吉安,再迁到泰和。当时的泰和只是一个小县城,但已经是全省的中心,这中心一当就是6年。

这里需要提到一个人:熊式辉,中正大学的奠基石碑撰书人。此人是江西人,曾经就读于 江西陆军小学、中学、清河陆军军官预备学校,1924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是国民*政学系的要角。1926年,跟随蒋校长参加北伐战争,担任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由于战绩彪悍,1930年就担任了江浙皖三省的“剿匪”总指挥。

正当事业顺风顺水时,熊式辉却选择回老家 主政。按照当时的想法是,“老家江西各方面都很落后,于是就想回老家江西为家乡人民办些实事,使江西人民富裕些。”1931年开始, 熊式辉 开启了赣人治赣的十年。

1932年,熊式辉在庐山*下了一栋相当豪华的别墅,并邀请蒋校长来庐山度假避暑,这栋别墅之气派,令校长的夫人宋美龄都产生嫉妒的心理。校长除了夸赞熊的别墅大气之外,还顺道提了下,环境这么好的地方,要是有一所大学该有多好。此时的熊式辉连忙递话:建议校长就在江西创办一所国立大学,本人亲自代办,为校长培养出“自己的人”。

1936年,蒋校长在召开的高级别行政会议上,又一次强调了要发展教育,要注重教育。熊式辉趁机再次表态,建议在江西办一所国立大学,为了贯彻落实校长的办学理念,校名都想好了,就叫“中正大学”。

“本大学敬奉我民族领袖之名而名之”,中正大学的校名正是来源于此。不得不佩服熊式辉的“家乡情结”,当时全国很多省份都有自己的国立大学,以国立来命名,意味着经费来源充足,唯独江西省的国立大学一直是空缺。就这样,一所在江西筹办的大学,名字取了一个“民族领袖”的名字,依后面文献记载,此处可以这么理解:先不管学校的名字怎么取,先把学校办起来再说,先把中央的资助拉过来再说。

就这样,1940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拨款法币一百万元给江西省*,在泰和成立了国立中正大学。就这样,一个小县城和一所国立大学,联系在了一起,开启了一段传奇的 历史 。

2、中正大学的辉煌

中正大学的首任校长,名叫胡先 �X,也是一位江西人,早年曾留学美国,博士毕业于哈弗,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学术派。胡校长的办学理念很独到,就是“名人名校”,通过引进学术大佬来提高大学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此人行事果断、知人善用、用人不疑,通过自身的学术影响力招贤纳士,尤其是一批江西籍学术大师纷纷投奔他,愿意为家乡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著名土木学家、力学专家、中科院院士蔡方萌(江西人), 历史 学家、中国目录学一代宗师姚名达(江西人),著名土壤学家黄野萝(江西人)、美国罗杰斯大学教授、著名基础工程专家俞调梅、曾任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的雷洁琼等等。

据不完全统计,中正大学从建校伊始到1945年的这5年时间里,拥有正教授多达78人,副教授45人,排名跃居国立大学的第13名。做一个大胆的推测,如果把当时全国大学加起来,包括私立的顶级名校燕京、辅仁、齐鲁、震旦等,中正大学应该可以排在33名-35名左右,妥妥的一所985。

从开始办学到1949年学校更名,一共培养了2000多名毕业生,在这些毕业生和教师队伍中,先后培养出8名两院院士:蔡方萌、张肇骞、杨惟义、盛彤笙、邓从豪、黄克智、曾庆元,包括第一任校长, 中央研究院院士胡先�X, 这足以说明当年中正大学强悍的实力。

胡先 �X校长也被评选为八位大学校长之一,这也是对中正大学最大的肯定。

3、中正大学的拆解之痛

1945年,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泰和这个小县城肯定是无法继续承担江西省中心的角色,随着省*、省机关等部门相继迁回南昌,中正大学也一并迁到南昌。

直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中正大学的名字肯定是不能再叫了,联想到学校已迁至南昌,那就叫国立南昌大学好了(后面称之为老南昌大学)。

1952年,南昌大学也不可避免地进行了拆分,大致梳理如下:

师范部的四个科系:

体育 科---中南 体育 学院,现在的武汉 体育 学院

史地科地理组---华南师范学院,现在的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湖南师范学院,现在的湖南师范大学

生物课---湖南师范学院,现在的湖南师范大学

文法学院的五个科系:

外国语文系---保留下来,给了江西师范学院,现在的江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系---湖南师范学院,现在的湖南师范大学

经济学系---中南 财经 学院,现在的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

文史学系、俄文系--武汉大学

理学院的四个科系:

物理学系、化学系---武汉大学

生物系、数学系---中山大学

工学院的八个科系:

水利工程系---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现在合并到武汉大学

化学工程系---华南工学院,现在的华南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系---中南土木建筑学院,现在的湖南大学

机械工程系、电机工程系---华中工学院,现在的华中 科技 大学

化学工程系---保留下来,给了江西师范学院,现在的江西师范大学

采冶工程科---中南冶矿学院,现在并入到中南大学

农业工程科---华中农学院,现在的华中农业大学

农学院的三个科系:

农艺学系、森林学系、畜牧兽医系---江西农学院,现在的江西农业大学。(有不对的地方大家指正)

国立中正大学的种子,传播到了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十几所院校,剩余的科系和部分 历史 系、生物系等被保留下来,在老南昌大学校址上组建了江西师范学院,现在更名为江西师范大学。同时,老南昌大学的12位教授和16位副教授,一并加入到江西师范大学。可以说,江西师范大学才是国立中正大学的真正传承人。

后来也有人说,现在的南昌大学也是中正大学的传承院校之一,这种说法也算正确。因为在1962年,江西师范学院的生物系被分给了江西大学,就是现在的南昌大学,也算是一种间接的传承,这点在南昌大学官网上也有说明。至于大家怎么看,还是交由个人去判断了。

4、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的现状

如今,能代表江西省高校水平的,也是唯一的入选211院校的,只有南昌大学一所。在教育部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只有一个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获评A类,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有一个:材料科学与工程(新材料技术学科群)

在软科大学排行中,南昌大学在2021年仅位列第78位。

而传承于中正大学的江西师范大学的境遇不比南昌大学好到哪里。现在的江西师范大学是一所双非院校,在软科2021排行榜上,排名117位。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也只有一门学科获评A类,马克思主义理论,差强人意。

后记

令人感到疑惑的是,江西省作为中部省份,既没有突出的地理交通优势,也没有令人信服的经济发展动力,高校的发展近些年也是没有突破。周边的省份靠着几所强势大学正在稳步前行,以经济带动大学,以大学带动 科技 产业。

国立中正大学,也是随着江西的经济发展滞后,江西师范大学的后劲无力,而慢慢消失在 历史 的车轮中吧?

南昌大学法学院的法学院历史

南昌大学法学院(原江西大学法律学系)始建于1980年,并于1982年招收首届法学专业本科生,是全国高校中较早设立的法学院(系)。办学三十年来,教学、科研成绩斐然,为我国法制战线输送了大量高质量人才,为我国及江西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院下设法律学系、法律硕士(JM)教育中心、法学研究所。此外,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西省立法研究中心依托我院设立。学院设有法学和知识产权法两个本科专业,其中,法学专业为江西省品牌专业。刑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3门课程被评为江西省优质课程。学院拥有社会治理与法治系统工程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法学一级学科为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 学院教学严谨,学风浓郁,教学质量优良,在2012年《中国大学评价》排名榜中,南昌大学法学院法学学科综合评价为A级,在国内514所开设法学专业的院校中排名45位。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比率历年在35%左右,司法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进一步适应我国法制建设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学院不断加强教学改革,以培养卓越法律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高校与实务部门联合培养及国内与国外联合培养的模式,提高学生的法学实践能力、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增加案例教学、摸拟法庭等实践教学课程,推行法律诊所课程,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法律推理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学院遵循青年学生的成长特点,坚持高品位、突出专业特色,积极培育学院文化,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其中法制前沿(法学学术讲座)、法观天下(法制沙龙)、辩坛争锋(控辩大赛、摸拟法庭)、法行天下(普法实践活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文艺晚会)等活动在校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形成了独具学院特色的校园品牌活动。这些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学生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培育了良好的院风和学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20世纪以来学生在国家级以上的竞赛活动中屡获佳绩,如多人次在全国英语竞赛中获奖;2010年在第八届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全国选拔赛中获二等奖;在2011年国际电子谈判大赛中我院6名学生进入前10名,一名位居榜首。
为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院在法学校友的大力支持下设立了“东莞学子法学奖学金”和“‘爱在四方’助学金”,奖励和资助优秀学生和贫困学生。

以上就是大学路整理的南昌大学法学院校研排名 想考中国法制史研究生,但不知道哪个学校有这种硕士...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大学路。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南昌大学法学院校研排名 想考中国法制史研究生,但不知道哪个学校有这种硕士...”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高校 更多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7

2020大学路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