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学路小编为大家带来了空间地球物理院校排名 地球物理学专业课程,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吧!
北大的地球与空间科学的教学和研究有着辉煌的历史。 地球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地球物理学是一门介于物理学、地质学、天文学和大气科学之间的新兴的交叉学科。它包括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两个二级学科。 固体地球物理学应用力学、电磁学、热学以及核物理学等物理学方法研究地球内部的结构、以及与固体地球相关的各种物理场(如电磁场、重力场等)的演化与运动规律,并认识与其相关的各种自然现象的物理过程及变化规律。它包括:地震学、地磁学、重力学、地热学、大地测量学、地球内部物理学、地球动力学、大地构造物理学、勘探地球物理学、与环境地球物理学等研究领域。近四十年来地球物理学取得了长足进展,其研究成果不仅改变了人类对地球内部物理过程及其演化规律的认识,也为人类开发自然资源、抵御自然灾害作出了巨大贡献。空间物理学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基础学科,它包括中高层大气物理学、电离层物理学、磁层物理学、行星际物理学、空间探测和空间环境学等学科分支。日地空间是人类航天活动的主要区域,太阳活动和空间环境的对大气和气候变化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研究空间物理的基本规律不仅对人类认识宇宙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今天,地球物理学巳成为地球科学中最具活力的学科之一,其研究成果将直接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教学与科研基地(包括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两个专业)成立于1958年,目前除培养本科生外,还设有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本基地师资力量雄厚,研究方向广泛。现有中科院院士1人,教授8人。多年以来承担了国家基金委、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航天部门、电讯部门、地震部门及石油勘探部门的多项科研任务,如: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项目: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基金委重大项目(日地系统能量传输过程研究),科委重大科学工程(东亚空间环境监测系统、东亚大陆地球动力学),“921”项目(电离层环境监测),中巴合作资源卫星项目(星内粒子辐射探测器研制)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50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很多工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此外,我们拥有良好的实验、观测与计算设备,并与美国,德国,日本,瑞典等国家的相关教学单位和科研机构及科学家有长期的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为博士后的研究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 固体地球物理学:地震学、地球内部物理学、地球动力学、地球重力学、地球电磁学、应用地球物理学;
空间物理学:太阳外层大气物理学、行星际物理学、磁层物理学、电离层物理学、高中层大气物理学、空间探测、空间环境与空间天气学。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教授名单:
王 仁教授(院士、博导) 地球动力学
臧绍先教授(博导) 地球动力学地球内部物理学
陈晓非教授(博导) 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
蔡永恩教授(博导) 地球动力学、工程地球物理学
孙荀英教授 地球动力学
肖 佐教授(博导) 电离层物理学、高中层大气物理学、空间探测
濮祖荫教授(博导) 磁层物理学与空间环境学
涂传诒教授(博导) 行星际物理学与太阳外层大气物理学
宋礼庭教授 行星际物理学与磁层物理学
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成立于1909年,是中国最早的高等地质教育、研究单位。经过以翁文灏、李四光等为代表的数代地质大师及一大批学术造诣精湛、富于创造精神的北大地质人的艰苦创业,现今的北大地质学系已经成为我国一流地质科技和教育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迄今,已培养出50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在系级单位中冠全国之首。1993年本系地质学专业被国家教委确立为首批国家理科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本系汇集了众多的著名地质学家,师资力量雄厚。现有院士2人,教授27人(其中22人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32人,还有一大批高级实验及管理人员。系内设有各类实验室12个,拥有价值1500多万元的先进的仪器设备;具有八十多年历史的专业图书馆、收藏丰富的地质陈列馆和世界一流的地质档案馆;91年投入使用的新地学大楼等,为本系提供了优良的教学、科研环境。本系与国外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地质院校和研究建立有长期的学术联系,为广泛开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供了重要途径。
本系现有四个硕士和博士生专业:构造地质学专业、古生物学及地层学专业、岩石学、矿物学及矿床学专业和地球化学专业,设有多种研究方向,可接受不同领域的博士后研究人员。 (1)构造地质学专业
研究方向主要有前寒武纪地质学,区域大地构造,大陆地球动力学,岩石圈地质学,大、中、小和显微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灾害地质学和信息地质学,盆地分析,造山带地质学等。
代表性研究领域及专家有:
钱祥磷教授(博导) 前寒武纪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区域大地构造。
何国琦教授(博导) 区域大地构造,陆内造山带地质学。
郑亚东教授(博导) 构造地质学,推覆构造,变质核杂岩。
刘瑞询教授(博导) 中小尺度构造地质学,显微构造地质学。
李茂松教授(博导) 区域大地构造,造山带地质学,大陆边缘地质。
潘 懋教授(博导) 信息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灾害地质学、石油地质学。
史 哥教授(博导) 勘探地球物理,岩石物理学。
徐 备教授 盆地分析,造山带地质学。
蔡永恩教授(博导) 地球动力学与数值模拟。
孙荀英教授 地幔流动与板块构造运动,岩浆洋固化数值模拟。
(2)古生物及地层学专业
研究方向主要有门类古生物学,微体古生物学,古生态及理论生物学,古环境及古地理分析,层序和事件地层学等。
代表性研究领域及专家有:
白顺良教授(博导) 泥盆纪生物地层学,化学-地层学。
王新平教授(博导) 微体古生物学,石炭一三叠纪生物地层学。
郝守刚教授(博导) 植物化石比较形态学,陆生植物的起源和演化。
齐文同教授(博导) 门类古生物学(珊瑚),中生代地层学,浅海环境分析。
董熙平教授(博导) 微体古生物学和现代古生物学
白志强教授 事件地层学,层序地层学。
(3)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专业
研究方向包括岩石学、矿物学和矿床学等,领域涉及岩类学、岩石成因学,岩石地球化学,构造环境分析,变质作用,变质地质学等;矿床学,经济地质学,区域成矿规律,岩浆-热液矿床,成矿作用,交代作用等;结晶学与矿物学,成因矿物学,间层矿物学,电镜矿物学,结构矿物学等。
代表性研究领域及专家有:
董申保教授(院士、博导) 结晶岩石学,区域变质作用,变质地质学。
王仁民教授(博导) 变质岩石学,前寒武纪地质,变质地质学。
崔文元教授(博导) 成因矿物学,区域变质作用,变质地质学。
阎国翰教授(博导) 岩浆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
许保良教授(博导) 岩石地球化学及信息处理。
杨承运教授 沉积岩石学,成岩作用,沉积相分析,油气资源。
郑 辙教授(博导) 结晶学与矿物学,结构矿物学,电镜矿物学。
艾永富教授(博导) 矿床学,经济地质学,热液矿床,交代作用。
王时麟教授 矿床学,经济地质学,区域成矿规律,变质矿床。
(4)地球化学专业
研究方向主要有:地球化学,成矿作用地球化学,实验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地球物质的化学演化等。
代表性研究领域及专家有:
曾贻善教授(博导) 地球化学,成矿作用地球化学,实验地球化学。
穆治国教授(博导) 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全球变化。
(5)石油天然气研究中心
研究方向主要有:含油气盆地构造,储层地质,油气地球物理,油气田勘探与开发等。
代表性研究领域及专家有:
师永民(研究员,博导):油气田开发,火山岩油藏。
何川(研究员):地震资料,石油机械。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学院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创建于1983年,是我国最早从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的科研与教学单位之一,分别于1983年、1989年开始招收地图学与遥感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1997年教育部进行专业调整,地图学与遥感专业转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2001年、2003年分别开始招收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在遥感、GIS、卫星导航方面先后有80余人获博士学位,200余人获硕士学位,出站博士后42人。2006年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工学)博士学位授予权获得批准,博士后流动站于2009年正式设立。
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一直处于国内前列,尤其在遥感学科发展方面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在航空遥感系统、无人机载荷验证、定量遥感、微波遥感、遥感信息处理与分析、数字成像系统等方面形成了特色。
卫星导航是大地测量学的主要基础支撑,目前在国内有一席之地,是科技部中欧卫星导航合作培训中心、教育部卫星导航联合研究中心、国防科工局卫星导航应用论证平台依托单位;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是我国重点学科,其一级学科在国家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其学科应用部分属于大地测量学,近年有相当的研究与大地工程测量相关,与卫星导航部分教师一道,在我国大地测量方面形成局部优势。
地图学与GIS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其所属地理学一级学科在国家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其中的GIS学科工程能力已经形成,如重大国防项目、数字城市重大项目等,成为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的主体力量。
上述3个学科(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目前挂靠的国家、省部委级机构有:国家遥感中心技术培训部,高校遥感技术与应用联合中心(教育部批准正处级),北京市空间信息集成与3S工程应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批准)、教育部地球观测与导航工程中心(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等。
“十一五”期间,本学科平均经费每年超过1500万元教师人均超过60万元,且80%以上项目是国家或国际合作项目。住房等后勤保障条件具备。 童庆禧 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光谱遥感、定量遥感与应用 晏 磊 教授 高分辨率遥感成像技术、遥感定标与偏振遥感技术、地学特征导航与LBS应用技术 陈秀万 教授 室内外无缝导航、数字减灾与应急管理、GNSS遥感 郭仕德 教授级高工 3S+C(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通信)技术集成与应用工程 曾琪明 教授 微波遥感、定量遥感 李培军 教授 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高分辨率遥感
ISTP 收 录 论 文 清 单
论文名称
作者
出版日期
发表刊物
The application of ground radar in highway roadbed investigation,
Zeng Chong,陈超,Shunfang Xu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 P257-260,2004
The basic intern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Amery Ice Shelf,East Antarctic,determined from the
邓世坤,Bo Sun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227-232,2004
Using ground-penetrating radar to delineate potential karstic ground collapses at Beifenqiao,near 107National Highway,China
邓世坤,Jianbo Qin,Debin Zhu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239-246,2004
Mag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street dust from the Chibi city,Hubei Province,China: its implications for urban environment
刘庆生,Yang Tao,Fu Yuanyuan,L. S. Chan,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476-479,2004
The application of an electromagnetic survey technique to metal pipelines
. Jian Zou,罗银河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423-426,2004
Study of adaptive filter used to reduce industrial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in data processing of the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 ..
..Hao Jiang,昌彦军,Ying Zhang,Lei Liu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415-418,2004
The applications of sonic method in quality detection of bulky concrete
.Guoqiang Xiao,刘天佑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190-194,2004
A study on explaining underground pipeline data by improved evolutionary algorithm.
.Libing Cao,鲁永康,Yu Guo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368-373,2004
Information system project of marine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based on MAPGIS..
Jianjun Lu,Jianbo Zhang,昌彦军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610-614,2004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i*omagnetic effects and sei*icity in west Gansu and its adjacent areas using Higher-Order Statistics method
Tao Yang,刘庆生 et al.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510-514,2004
Feasibility *ysis of subgrade sinking using sei*ic techniques
Weisheng Hou,刘江平,Chao Chen,Xiuzhong Li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138-143,2004
The characteristic-frequency of the elastic random medium model
Xian Xi,姚姚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178-183,2004
Application of electrical method on locating karstic cave,hot-spring source and leakage area at a reservoir dam
Xianwen Cui,Guohua Zhang,罗延钟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359-367,2004
Application of CSAMT to exploring karst in Yuanliang Mountain tunnel along Yuhuai railway line
Xingchang Zhang,罗延钟,Qingyun Gao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374-381,2004
The Key technique and its application of virtual instrument based on sound card
Yunsheng Wang,Xiaoxiong Chen,王家映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575-578,2004
The GPR weak signal identification in bispectrum field
Yushan Yang,刘天佑,Yuanyuan Li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272-278,2004
Suscepti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lake sediments from Donghu Lake in Wuhan city and urban 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Zhendong Liu,刘庆生 et al.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515-518,2004
Definition of apparent resistivity and correction of the non-far-zone field for EM sounding data of the stratagem EH-4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maging system.
昌彦军,Ning Qiu,Yanzhong Luo,Ying Zhang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301-305,2004
Study of the Time Spectrum Resistivity Method
昌彦君,罗延钟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390-392,2004
Geophysical techniques in detection to river embankments―a case study: To locate sites of potential leaks using surface-wave and electrical methods
陈超,Jianping Liu,Shunfang Xu,et la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465-469.,2004
Distributed multi-electrodes resistivity imaging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董浩斌,Chuanlei Wang,Yanli Zhang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409-414,2004
A database desig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on Wuhan Economic Developing Area
范萍,Haiyi Du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608-609,2004
The investigation of geologic body in tunnel using sei*ic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顾汉明,Chengguo Cai,Yunsheng Wang,Zheming Cao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106-110,2004
Application of CSAMT to the detection of solution cavity
胡祥云,Kunfa Shi,Miaoyue Wang,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328-331,2004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landslides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ounding.
李振宇,Junli Li,Huiming Tang,
2004
Progress in Enu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P497-502,2004
Reflection responses of vertical crannies and the application in non-invasive detection..
Application of wavelet compression algorithm in linear geophysical inversion
张世晖,Gao JY,Liu TY
2006
Proceeding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VOL 1 AND 2 : 721-725,2006
Surface-related multiple subtraction using Curvelet transform
张素芳,徐义贤,Lei D
2006
Proceeding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VOL 1 AND 2 : 85-89,2006
Static correction of refraction applied in multiple coverage technology of reflection wave exploration
张学强,Yan Z,Zhu XP,Zhang XM
2006
Proceeding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VOL 1 AND 2 : 119-123,2006
The suppression of sei*ic source's multiples in the water sei*ic reflection
张学强,Zhu XP,Yan Z,Shi XM
2006
Proceeding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VOL 1 AND 2 : 74-78,2006
The wavelet compression algorithm for the equivalent dipolar layer method in the reduction of potential field data to a horizontal plane
杨宇山,Liu TY,Li YY
2006
Proceeding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VOL 1 AND 2 : 733-736,200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的前身是北京地质学院地球物理探矿系,属建校初期最早的四个系之一。1952年国际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傅承义教授(195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受聘主持筹建工作,1953年4月正式成立国内第一个地球物理探矿系和地球物理教研室,由薛琴舫教授出任系主任,傅承义、谭承泽教授分别任教研室正、副主任。
1952年开始培养第一批本科生,国内许多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如傅承义院士、秦馨菱院士、翁文波院士、曾融生院士、顾功叙院士和刘光鼎院士等都曾先后在该院任教。20世纪50年代开始培养研究生,前苏联专家古尔维奇、克维亚特克夫斯基和诺维克夫等曾先后来我系工作两年多,参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及教学环节的建设。建国后,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地球物理学家大部分毕业于此。
1975年学校迁址武汉,暨为武汉地质学院地球物理探矿系,1987年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应用地球物理系”,1999年更名为“地球物理系”,2003年5月更名为“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1975年随校迁武汉后,经过25年的发展,现拥有应用地球物理、固体地球物理、测控技术与仪器及信息与计算科学四个专业,跨四个一级学科;拥有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固体地球物理、地球物理工程、地学信息工程五个博士点,地学工科博士后流动站;有固体地球物理、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球物理工程、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地学信息工程等六个硕士点;并拥有一个省部级“工程地球物理开放研究实验室”。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现有教职工64人,外聘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7人,正高职称16人,副高职称21人,且多数青年教师具博士学位,不少教师曾被派往国外留学进修或访问,有一支层次高、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是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资源勘查地球物理及与信息相关的软、硬件技术。
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11 工程”重点建设单位, 无论在学科与实验室建设、师资力量,还是在办学规模、办学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步形成了 以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资源与能源勘查地球物理、海洋与深部地球物理、测控技术及信息技术为重点发展方向的学科体系。地球物理系凝聚着一批高水平人才和一支赋有丰富教学与科研经验的师资队伍,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各专业实验室配备有先进的大型现代化仪器设备,已成为国内地球物理领域中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最重要的基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SEG)在国际权威刊物 GEOPHYSICS 上撰文称赞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系是中国“电法与电磁法勘探”的人才教育中心。今天的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已经成为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培养 21 世纪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及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人才的摇篮。
以上就是大学路整理的空间地球物理院校排名 地球物理学专业课程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大学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人生,很多同学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目标,想要学习一门自己喜欢的技术。随着国家多中等
2021年07月27日 21:0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人生,很多同学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目标,想要学习一门自己喜欢的技术。随着国家多中等
2021年07月29日 12:0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人生,很多同学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目标,想要学习一门自己喜欢的技术。随着国家多中等
2021年08月05日 10:2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人生,很多同学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目标,想要学习一门自己喜欢的技术。随着国家多中等
2021年08月07日 13:07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人生,很多同学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目标,想要学习一门自己喜欢的技术。随着国家多中等
2021年08月10日 12:20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人生,很多同学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目标,想要学习一门自己喜欢的技术。随着国家多中等
2021年08月12日 12:07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人生,很多同学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目标,想要学习一门自己喜欢的技术。随着国家多中等
2021年08月30日 12:37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人生,很多同学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目标,想要学习一门自己喜欢的技术。随着国家多中等
2021年09月01日 04:59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人生,很多同学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目标,想要学习一门自己喜欢的技术。随着国家多中等
2021年09月01日 22:3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人生,很多同学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目标,想要学习一门自己喜欢的技术。随着国家多中等
2021年09月06日 12:07教育部:推动有条件的地方优化学前教育班额和生师比
时间: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严格幼儿园教师资质条件,把好教师入口关
时间: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职工存在师德师风问题、侵害幼儿权益要依法严肃追究责任
时间: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师存在师德师风问题,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时间: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2023年全国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0.8%
时间:2024年11月12日上海海洋大学排名全国第几名(2021-2022最新排名表)
时间:2024年06月20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全国排名(2021-2022最新排名)
时间:2024年06月20日上海健康医学院排名全国第几名(2021-2022最新排名表)
时间:2024年06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排名全国第几名(2021-2022最新排名表)
时间:2024年06月20日上海科技大学全国排名(2021-2022最新排名)
时间:2024年0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