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路 > 大学排名 >大学排名 >正文

甘肃兰州市三本院校排名 兰州工业学院好不好???

更新:2023年02月20日 21:42 大学路

今天,大学路小编为大家带来了甘肃兰州市三本院校排名 兰州工业学院好不好???,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吧!甘肃兰州市三本院校排名 兰州工业学院好不好???

兰州工业学院好不好???

一般般的二本吧。
兰州工业学院是甘肃省省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工科本科院校。学院的前身是由新西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于1942年建立的培黎工艺学校,1958年改建为举办中等专业教育的甘肃省机械*学校,1962年与煤炭、电力、轻工、重工和邮电5所中专合并组建了甘肃省工业学校,1974年更名为兰州工业学校。1989年改建为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12年改建为兰州工业学院。
学院地处甘肃省省会兰州市,占地面积1692.29亩,校舍建筑面积29.8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2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771.19万元;馆藏图书73.18万册。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9540人。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618人,其中专任教师512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81人,其中教授39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288人,其中博士36人。教师中有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教学团队1支,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教学团队3支,省领军人才1名,省“园丁奖”10名,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20名,省师德标兵3名,省“技术能手”2名。
学院现设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建筑工程、电信工程、软件工程、交通工程、材料工程等16个教学系(部、中心),55个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等学科门类。
学院建有工程训练中心,能满足学生车、铣、刨、磨、钳以及焊接、铸造、数控加工等多工种综合训练的需要。建有工程力学、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水暖空调等70个实验室。建有模具冲压、工业控制、电子信息、建筑施工等38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与兰石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甘肃分公司、中达电子(苏州)有限公司、索尼电子(无锡)有限公司等企业协议共建36个校企合作基地。设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1个,职业技能培训点8个。
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坚持推进质量工程建设。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实践教学、教材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与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改革成效。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厅级教学成果奖24项;建有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27门、校级精品课程59门。
学院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近年来,先后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攻关计划、国际合作项目等科研项目170余项,已通过省级鉴定、委托方验收107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省高校科技进步奖、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和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励41项,取得专利21项。学院教师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1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163篇。根据甘肃省科学技术研究情报所最新统计,2008年,学院教师发表论文被SCI、EI和ISTP收录数在甘肃高校中排名第6位。学院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工作,在机械装备与新材料方面完成了多项有突破性的适用创新项目,研发了冶金输送设备、冶金冶铸模具两个在国内市场领先的优势产品系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重视对外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自2003年起,负责实施甘肃省的“国家与东欧、独联体和波罗的海等国家*间双边教育合作专门项目”,“古巴卡斯特罗项目”,现已派出公派出国留学人员170名。学院先后与美国犹他州韦伯大学、美国贤者学院、法国欧亚高等管理学院、新西兰林肯大学、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等国外的教育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挑战杯”学术论文和科技*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各类学科技能竞赛活动中,我院学生先后获国家级奖励51项,其中国家一等奖6项,二等奖24项;省级奖励632项。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平均达到95%以上。在甘肃省人事厅进行的全省高校毕业生情况调查中,我院毕业生以“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性好”的特点深受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学院多次被教育部、中央文明委、团中央、甘肃省等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奖励。
目前,学院正紧紧围绕甘肃“工业强省”的战略要求,秉承“开物成务、启智求真”的校训,弘扬“坚韧顽强、质朴无私、包容创新、和谐奋进”的办学精神,努力向“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在省内有重要影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目标奋力迈进!(统计数据截止2012年6月)

1940年,学院前身陕西凤县“双石铺培黎工艺学校”开始筹建。
1942年,陕西凤县“双石铺培黎工艺学校”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隶属于原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办事处领导。
1944年,学院西迁至甘肃省山丹县,改名为“山丹培黎工艺学校”。
1951年,改名为“西北石油管理局培黎工业学校”,划归西北石油管理局领导,属中专性质。
1953年,划归西北石油钻探局领导,学院迁址兰州安宁区十里店邱家湾,改名为“培黎石油技工学校”。
1956年,石油部决定,将学院交由兰州炼油厂筹建处直接领导,学院更名为“兰州石油技工学校”。
1957年,石油部决定,广州石油机械安装技工学校并入我校。
1958年,改为中等专业性质的甘肃省机械*学校。
1960年,甘肃省机械局决定,将中专教育与中技教育分离,并迁往兰州市七里河区民乐路66号兰州电机厂内继续办学。
1960年,经省有关部门和省机械局协调和批准,学院在兰州市七里河区崔家大滩施工建校,由于正值国民经济暂时困难时期,到1960年下半年全部停工,所建项目均未竣工,土地移交兰州市园林局。
1961年,甘肃省机械*学校首届毕业生顺利毕业。
1962年,将原机械、煤炭、电力、轻工、重工、和邮电局管理的邮电学校合并为甘肃省工业学校。
1964年,经甘肃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同意,甘肃省工业学校办学主体正式迁往甘肃工业大学(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287号)办学。
1965年,经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和兰州市人民委员会同意,学院在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家湾地区征用土地,作为学院建设用地。
1966年底至1967年初,学院陆续搬迁到新校址办学,开始了学院发展的新阶段。
1969年,学院撤校办厂,更名为兰州第一机床厂。
1974年,学院在经历了四年多的“撤校办厂”后恢复办校,更名为兰州工业学校。
1978年,学院根据全国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首次提出将兰州工业学校改办为兰州工业专科学校。
1980年,被国家教育部、机械工业部确定为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1980年,学院开始改为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为三年。
1985年,甘肃省人民*复函同意兰州工业学校改建为兰州工业专科学校并呈报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审批。
1989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改建为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同年招收2个专业80名专科生。
1992年6月,受国家教委委托,省教委组织专家教授对机械*工艺和设备、工业企业电气化两个专业的首届80名毕业生进行教育质量的考核验收,确认达到了三年制高等工程专科的培养目标,是合格的高等工程专科毕业生。
1992年,学院被省教委确定为综合改革试点院校之一,在1993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又被列为重点发展院校之一。
1993年,学院被确定为甘肃省招生并轨试点院校。1994年开始,学校实行“并轨招生”,当年招生600人,在校学生人数达1300多人,比1989年增长了16倍。
1995年,学院筹措40余万元购置金工教学设备,建设实习基地,并于当年顺利通过国家教学专家组的合格评估。
1999年,在校生总数首次突破2000人,提前实现了省*批准的2000年在校生规模达到2000人的目标。2000年再一次扩招,当年招生1100人,在校生总数达2500人。
1999年,学院成人教育开始起步,并于当年3月份成立了成人教育中心,招生41人。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继1998年获得全国公开发行刊号后,又于2000年获得国际标准出版物刊号,并取得条码认证。2006年,被教育部科学技术司评为高等学校学术期刊二等奖, 2008年被评为高职高专核心期刊。
2001年,学院和中国建行甘肃分行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学校 获1亿元意向贷款的承诺,办学融资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宽。
从2003年开始,学院负责实施“甘肃省国家双边协议项目”。
2003年,学院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评估结论为良好,在全国26所参评院校中名列第10位。也是全国首批接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院校之一。
2004年,郑增铭教授编著的《机械设计基础》获国家精品课程奖,这是我校首次获此殊荣。
2004年,学院被省委、省*授予“精神文明单位”、2008年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标兵” 荣誉称号。
2005年9月,被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2005年9月,我院教改项目《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4年、2008年甘肃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先后两次对我校升本工作进行了考察评估。
2009年,我院刘燕教授获“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成为我省专科院校中首名国家级教学名师。
2009年,我院“机械*工艺及夹具设计”课程教学团队荣获“2009年国家级教学团队”。
2010年,我院扩建项目被省发改委核准,南校区建设和征地工作进入到实质性操作阶段。
2011年,我院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2011年12月,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对我校升本工作进行考察评估。
2012年1月,在沈阳召开的第六届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与会专家表决同意在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设置兰州工业学院。
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我校升格为兰州工业学院。

陇桥学院是二本还是三本?

陇桥学院是二本院校,现更名为兰州工商学院 兰州工商学院前身为2000年3月经原甘肃省教委批准成立的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2004年被教育部确认为第一批全日制普通本科层次独立学院。2012年获批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6年5月,经甘肃省教育厅批准,学院校名由“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更名为“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2021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省管民办普通本科学校“兰州工商学院”。

兰州工商学院其他情况简介。

兰州工商学院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0187人,教师566人。设有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法学院、外语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0个学院及大学体育教学部1个教学部。

学校有甘肃省高校区域循环经济重点实验室1个、甘肃省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甘肃高校大学生礼仪素养提升平台1个。现有6个学科门类,本科专业29个,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经、管、文、法、工、艺术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

以上内容参考 兰州工商学院――学校简介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的介绍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是由兰州交通大学申办,经甘肃省教育厅(甘教厅200252号)批准的兰州交通大学的二级学院,2004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教发函200425号)确认为独立学院,是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学院面向全国招生,招生纳入国家普通高校统招计划。自2008年起招收的 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的,颁发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的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学士学位证书。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地处兰州市榆中县和平开发区,距兰州市中心10多公里,南有风景秀丽的官滩沟,北有尚待开发的万眼泉,东面有闻名遐迩的牡丹园,东西贯穿西兰公路及天�f高速公路。学院在兰州交通大学宏观管理和指导下自主办学,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学院招生属国家普通高等学校计划招生。学生修业期满,成绩合格,颁发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毕业证书。学生就业采取学校推荐和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自主择业。

506能上什么大学

大家整理了最新2019年高考506分招生录取的大学名单,其中包含文科506分招生的大学名单、理科506分录取的大学名单和506录取的大学名单相关文章推荐。

一、文科506分录取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考生所在地 高校名称 院校所在地 录取批次 录取最低分
青海省 山西财经大学 太原市 一本 506
天津市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市 一本 506
北京市 河北金融学院 保定市 一本 506
天津市 山东科技大学 青岛市 一本 506
山东省 唐山学院 唐山市 一本 506
北京市 河南农业大学 郑州市 一本 506
青海省 山东农业大学 泰安市 一本 506
北京市 山西农业大学 晋中市 一本 506
辽宁省 贵州财经大学 贵阳市 一本 506
广东省 安阳工学院 安阳市 一本 506
广东省 渭南师范学院 渭南市 一本 506
广东省 黄淮学院 驻马店市 一本 506
辽宁省 新疆财经大学商务学院 *市 一本 506
辽宁省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广州市 一本 506
辽宁省 武昌理工学院 武汉市 一本 506
辽宁省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西安市 一本 506
辽宁省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郑州市 一本 506
山东省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郑州市 一本 506
山东省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衡阳市 一本 506
山东省 江西服装学院 南昌市 一本 506
辽宁省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 哈尔滨市 一本 506
黑龙江省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一本 506
辽宁省 沈阳音乐学院 沈阳市 一本 506
贵州省 内蒙古财经大学 呼和浩特市 二本 506
广西壮族自治区 河南理工大学 焦作市 二本 506
广西壮族自治区 西安石油大学 西安市 二本 506
内蒙古自治区 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市 二本 506
内蒙古自治区 温州大学 温州市 二本 506
内蒙古自治区 河北地质大学 石家庄市 二本 506
河南省 新乡医学院 新乡市 二本 506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北京市 二本 506
黑龙江省 常州大学 常州市 二本 506
陕西省 廊坊师范学院 廊坊市 二本 506
甘肃省 甘肃政法大学 兰州市 二本 506
山西省 湖北医药学院 十堰市 二本 506
甘肃省 郑州轻工业大学 郑州市 二本 506
贵州省 保定学院 保定市 二本 506
贵州省 湖北理工学院 黄石市 二本 506
山西省 湖北工程学院 孝感市 二本 506
福建省 湖北民族大学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二本 506
湖北省 遵义医科大学 遵义市 二本 506
河南省 肇庆学院 肇庆市 二本 506
湖北省 甘肃农业大学 兰州市 二本 506
内蒙古自治区 滨州医学院 烟台市 二本 506
吉林省 山东工商学院 烟台市 二本 506
甘肃省 北方民族大学 银川市 二本 506
山西省 昆明学院 昆明市 二本 506
湖北省 荆楚理工学院 荆门市 二本 506
四川省 安阳工学院 安阳市 二本 506
山西省 丽水学院 丽水市 二本 506
贵州省 丽水学院 丽水市 二本 506
陕西省 九江学院 九江市 二本 506
陕西省 齐齐哈尔大学 齐齐哈尔市 二本 506
广西壮族自治区 赣南师范大学 赣州市 二本 506
福建省 哈尔滨学院 哈尔滨市 二本 506
湖北省 哈尔滨学院 哈尔滨市 二本 506
四川省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 保定市 二本 506
甘肃省 台州学院 台州市 二本 506
广西壮族自治区 衡阳师范学院 衡阳市 二本 506
陕西省 安阳师范学院 安阳市 二本 506
云南省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 保定市 二本 506
河南省 渭南师范学院 渭南市 二本 506
内蒙古自治区 泉州师范学院 泉州市 二本 506
山西省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娄底市 二本 506
贵州省 武汉体育学院 武汉市 二本 506
宁夏*自治区 青海民族大学 西宁市 二本 506
湖北省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泰安市 二本 506
河南省 商丘师范学院 商丘市 二本 506
湖北省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成都市 二本 506
河南省 安康学院 安康市 二本 506
广西壮族自治区 齐鲁工业大学 济南市 二本 506
福建省 宜春学院 宜春市 二本 506
陕西省 阜阳师范大学 阜阳市 二本 506
河南省 榆林学院 榆林市 二本 506
福建省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厦门市 二本 506
河南省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厦门市 二本 506
内蒙古自治区 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市 二本 506
河南省 沈阳体育学院 沈阳市 二本 506
贵州省 宁夏师范学院 固原市 二本 506
湖北省 三明学院 三明市 二本 506
福建省 北部湾大学 钦州市 二本 506
河南省 吉林医药学院 吉林市 二本 506
四川省 吉林医药学院 吉林市 二本 506
云南省 吉林外国语大学 长春市 二本 506
湖北省 上饶师范学院 上饶市 二本 506
河南省 四川文理学院 达州市 二本 506
湖北省 乐山师范学院 乐山市 二本 506
贵州省 宜宾学院 宜宾市 二本 506
宁夏*自治区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三亚市 二本 506
山西省 南昌师范学院 南昌市 二本 506
河北省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南京市 二本 506
河北省 上海建桥学院 上海市 二本 506
河北省 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 石家庄市 二本 506
陕西省 兰州文理学院 兰州市 二本 506
宁夏*自治区 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 天津市 二本 506
四川省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中山市 二本 506
重庆市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眉山市 二本 506
云南省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重庆市 二本 506
重庆市 武汉工商学院 武汉市 二本 506
安徽省 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市 二本 506
云南省 浙江万里学院 宁波市 二本 506
云南省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二本 506
云南省 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 长沙市 二本 506
河南省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吉林市 二本 506
湖北省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桂林市 二本 506
河北省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崇左市 二本 506
河北省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 长沙市 二本 506
江西省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郑州市 二本 506
江西省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长春市 二本 506
河南省 济宁学院 济宁市 二本 506
云南省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太原市 二本 506
贵州省 四川旅游学院 成都市 二本 506
江西省 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 晋中市 二本 506
四川省 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 湘潭市 二本 506
江西省 江西科技学院 南昌市 二本 506
江西省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长春市 二本 506
重庆市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 贵阳市 二本 506
贵州省 山东管理学院 济南市 二本 506
贵州省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柳州市 二本 506
四川省 河北外国语学院 石家庄市 二本 506
安徽省 哈尔滨剑桥学院 哈尔滨市 二本 506
江西省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桂林市 二本 506
云南省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 成都市 二本 506
安徽省 安徽三联学院 合肥市 二本 506
安徽省 哈尔滨石油学院 哈尔滨市 二本 506
江西省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张家界市 二本 506
江西省 闽南理工学院 泉州市 二本 506
四川省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 包头市 二本 506
四川省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秦皇岛市 二本 506
山西省 福建商学院 福州市 二本 506
陕西省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郑州市 二本 506
四川省 营口理工学院 营口市 二本 505
江西省 长春科技学院 长春市 二本 505
云南省 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 沈阳市 二本 505
云南省 宁夏理工学院 石嘴山市 二本 505
河北省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 烟台市 二本 505
四川省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 衡阳市 二本 505
河北省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黄石市 二本 505
云南省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黄石市 二本 505
云南省 厦门华厦学院 厦门市 二本 505
宁夏*自治区 内蒙古艺术学院 呼和浩特市 二本 505
安徽省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 海口市 二本 505
二、理科506分录取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考生所在地 高校名称 院校所在地 录取批次 录取最低分
青海省 河海大学 南京市 一本 506
四川省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廊坊市 二本 506
福建省 南方医科大学 广州市 一本 506
青海省 西南大学 重庆市 一本 506
广东省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市 一本 506
天津市 天津外国语大学 天津市 一本 506
甘肃省 内蒙古大学 呼和浩特市 一本 506
四川省 安顺学院 安顺市 二本 506
陕西省 西安外国语大学 西安市 一本 506
广东省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市 一本 506
陕西省 河北师范大学 石家庄市 一本 506
广东省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市 一本 506
北京市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市 一本 506
天津市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市 一本 506
陕西省 湖南科技大学 湘潭市 一本 506
内蒙古自治区 沈阳建筑大学 沈阳市 一本 506
广东省 西南石油大学 成都市 一本 506
河北省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杭州市 二本 506
广东省 广西医科大学 南宁市 一本 506
内蒙古自治区 东北石油大学 大庆市 一本 506
广东省 上海商学院 上海市 一本 506
陕西省 陕西科技大学 西安市 一本 506
广东省 湖南中医药大学 长沙市 一本 506
福建省 青岛科技大学 青岛市 一本 506
北京市 厦门理工学院 厦门市 一本 506
广东省 山西医科大学 太原市 一本 506
贵州省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市 一本 506
山东省 河北地质大学 石家庄市 一本 506
吉林省 郑州师范学院 郑州市 二本 506
广东省 福建中医药大学 福州市 一本 506
甘肃省 西南民族大学 成都市 一本 506
广东省 四川师范大学 成都市 一本 506
山东省 山东建筑大学 济南市 一本 506
天津市 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市 一本 506
河南省 陕西理工大学 汉中市 二本 506
河南省 河南农业大学 郑州市 一本 506
四川省 龙岩学院 龙岩市 二本 506
安徽省 郑州轻工业大学 郑州市 一本 506
辽宁省 长治医学院 长治市 一本 506
山东省 嘉兴学院 嘉兴市 一本 506
吉林省 山东政法学院 济南市 二本 506
山东省 渤海大学 锦州市 一本 506
重庆市 齐鲁工业大学 济南市 二本 506
四川省 商丘师范学院 商丘市 二本 506
四川省 忻州师范学院 忻州市 二本 506
江西省 重庆三峡学院 重庆市 二本 506
河北省 浙江海洋大学 舟山市 二本 506
江西省 淮阴工学院 淮安市 二本 506
重庆市 四川轻化工大学 自贡市 二本 506
云南省 牡丹江医学院 牡丹江市 二本 506
北京市 西南医科大学 泸州市 一本 506
广东省 成都医学院 成都市 一本 506
辽宁省 北华大学 吉林市 一本 506
山东省 北华大学 吉林市 一本 506
江西省 徐州工程学院 徐州市 二本 506
河北省 长春大学 长春市 二本 506
安徽省 潍坊医学院 潍坊市 二本 506
四川省 新疆农业大学 *市 二本 506
河南省 鲁东大学 烟台市 二本 506
山东省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上海市 一本 506
江西省 吉林师范大学 四平市 二本 506
海南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西安市 一本 506
广东省 四川美术学院 重庆市 一本 506
云南省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漳州市 二本 506
四川省 山东中医药大学 济南市 二本 506
江西省 大理大学 大理白族自治州 二本 506
山东省 长沙医学院 长沙市 一本 506
广西壮族自治区 湖南理工学院 岳阳市 二本 506
河南省 湖南理工学院 岳阳市 二本 506
重庆市 广西科技大学 柳州市 二本 506
重庆市 渤海大学 锦州市 二本 506
河北省 渤海大学 锦州市 二本 506
河南省 金陵科技学院 南京市 二本 506
江西省 闽江学院 福州市 二本 506
重庆市 嘉兴学院 嘉兴市 二本 506
江西省 山东农业大学 泰安市 二本 506
河南省 东华理工大学 南昌市 二本 506
河北省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十堰市 二本 506
重庆市 延安大学 延安市 二本 506
江西省 延安大学 延安市 二本 506
安徽省 江苏师范大学 徐州市 二本 506
河北省 甘肃政法大学 兰州市 二本 506
河北省 东莞理工学院 东莞市 二本 506
海南省 西京学院 西安市 一本 506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东药科大学 广州市 二本 506
安徽省 广东药科大学 广州市 二本 506
河北省 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市 二本 506
河北省 山西师范大学 临汾市 二本 506
河北省 哈尔滨师范大学 哈尔滨市 二本 506
四川省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郑州市 二本 506
安徽省 湖南工商大学 长沙市 二本 506
河北省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长沙市 二本 506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上海市 二本 506
湖南省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上海市 二本 506
安徽省 西安财经大学 西安市 二本 506
安徽省 浙江科技学院 杭州市 二本 506
河南省 太原科技大学 太原市 二本 506
黑龙江省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市 二本 506
重庆市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市 二本 506
河北省 湖北中医药大学 武汉市 二本 506
安徽省 新乡医学院 新乡市 二本 506
湖南省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桂林市 二本 506
湖北省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桂林市 二本 506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济南大学 济南市 二本 506
湖北省 济南大学 济南市 二本 506
安徽省 大连大学 大连市 二本 506
山西省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市 二本 506
湖北省 青岛理工大学 青岛市 二本 506
山西省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市 二本 506
湖南省 安徽医科大学 合肥市 二本 506
山西省 西安外国语大学 西安市 二本 506
湖南省 天津外国语大学 天津市 二本 506
山西省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市 二本 506
广东省 厦门医学院 厦门市 一本 506
河南省 湖南医药学院 怀化市 二本 506
河北省 山东管理学院 济南市 二本 506
四川省 汉江师范学院 十堰市 二本 506
四川省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秦皇岛市 二本 506
四川省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郑州市 二本 506
重庆市 贵州警察学院
二本 506
四川省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郑州市 二本 506
江西省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张家口市 二本 505
重庆市 安徽工业大学 马鞍山市 二本 505
贵州省 广东金融学院 广州市 二本 505
湖北省 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市 二本 505
山西省 山东财经大学 济南市 二本 505
河北省 内蒙古财经大学 呼和浩特市 二本 505
山西省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市 二本 505
湖北省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廊坊市 一本 505
湖北省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北京市 一本 505
海南省 商丘工学院 商丘市 一本 505
四川省 南京体育学院 南京市 二本 505
河北省 安庆师范大学 安庆市 二本 505
河南省 甘肃医学院 平凉市 二本 505
四川省 湖北民族大学科技学院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二本 505
青海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市 一本 505
福建省 哈尔滨医科大学 哈尔滨市 一本 505
宁夏*自治区 江苏大学 镇江市 一本 505
宁夏*自治区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市 一本 505

西北民族大学怎么样

当你踏入一个学校,不要去问他好与坏。从你做起为民大而骄傲,不论外界的因素,自己感受就好。我是民大的学生。我很热爱民大。我最听不惯那些说我们民大这不好,那不好的,我想问那些说民大不好的学生你高考的时候北大清华都在招生为什么你不去?我们民大收了你,你不感谢民大反而唾弃之。不要那么庸俗好不好?我就是民大的。我不是什么少数民族语言的。但是我要说,我的专业一点都不差,老师都很牛。不管在哪里只要你想学,老师不是主要原因,啥子都要靠自己。环境什么拿来有用吗?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爱民大,用一颗求知的心去学习。校风,打架在学校是不允许的一旦发现开除。考试作弊被抓就没有学位证书,没后门可开就算到民委找关系都没用…如果要说好多学生手册上全有。我们班学习氛围浓厚同学都很积极每天上课不论啥子课第一排都是满的尤其是重要的专业课我们还跑去抢位子。这是事实我没有必要骗人。 不管在哪里都有好学生你的学习看你自己。每个专业都有很牛的老师。而且现在民大招老师要求很高了。反正你来民大一看就知道,每个学院都有老师介绍,反正我们学院老师都很优秀。不要听那些阿猫阿狗乱叫。自己来了才晓得。我就搞不懂了,在我看来西南民大和我们学校半斤八辆可是人家学校的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没有说人家学校的坏话,而全是好话,我们学校的学生要懂得感恩啦。从自己做起。不要抱怨学校这样只能体现自身修养。

以上就是大学路整理的甘肃兰州市三本院校排名 兰州工业学院好不好???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大学路。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甘肃兰州市三本院校排名 兰州工业学院好不好???”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高校 更多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7

2020大学路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