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路 > 高考教育 >高考资讯 >正文

上海外国语大学公布本科2019年在沪招生计划

更新:2020年12月25日 04:53 大学路
高考是一个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面对高考,考生总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时候开始报名?高考体检对报考专业有什么影响?什么时候填报志愿?怎么填报志愿?等等,为了帮助考生解惑,大学路整理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公布本科2019年在沪招生计划相关信息,供考生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上海外国语大学公布本科2019年在沪招生计划

批次

序号

专业名称

文科

理科

学费 ( / )

备注

提前批

1

俄语

3

6

5000

含多语种国际新闻人才培养计划

2

*语

3

6

5000

含多语种国际新闻人才培养计划

3

日语

6

12

5000

含多语种国际新闻人才培养计划

4

朝鲜语

3

6

5000

含多语种国际新闻人才培养计划

5

印度尼西亚语

1

2

5000

含多语种国际新闻人才培养计划

6

泰语

1

2

5000

含多语种国际新闻人才培养计划

7

土耳其语

1

2

5000

含多语种国际新闻人才培养计划

本一批

1

金融学

4

8

5000

2

国际经济与贸易

4

8

5000

3

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

3

6

5000

4

法学

5

10

5000

含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实验班

5

国际政治

3

6

5000

6

教育技术学

1

2

5000

企业绩效技术与培训系统设计方向

7

汉语国际教育

3

6

5000

8

英语

3

6

5000

含中英“ 2+2 ”双学士学位项目

9

英语(教育)

2

6

5000

英语教育方向

10

德语

2

4

5000

含中德校际交流项目

11

德语(经济学)

1

2

15000

中外合作办学

12

法语

3

6

5000

含中法校际交流项目

13

西班牙语

1

2

5000

含中西校际交流项目

14

西班牙语(企业管理)

2

4

15000

中外合作办学

15

葡萄牙语

1

2

5000

含中葡“ 2+2 ”双学士学位项目

16

瑞典语

1

1

5000

含多语种国际新闻人才培养计划

17

希腊语

1

1

5000

含多语种国际新闻人才培养计划

18

意大利语

1

1

5000

含多语种国际新闻人才培养计划

19

荷兰语

1

1

5000

含多语种国际新闻人才培养计划

20

翻译

2

4

5000

含中英“ 2+2 ”双学士学位项目

21

商务英语

1

4

5000

22

新闻学(国际新闻)

3

6

5000

含上外 - 新华社战略合作项目

23

广播电视学

1

2

5000

双语主持与新闻现场报道方向

24

广告学

1

2

5000

国际广告与品牌传播方向

25

网络与新媒体

1

2

5000

26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

4

5000

国际企业 / 组织信息管理方向

27

工商管理

3

6

5000

国际商务方向

28

会计学

4

8

5000

含英国公认特许会计师( ACCA )项目

29

公共关系学

2

4

5000

国际公关方向

合计

80

160

1.招生计划以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为准。

2.所有专业外语口试要求为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外语口试成绩C以上(含C)。

3.2021年本科招生专业安排在提前批和本科第一批两个批次录取,考生可同时填报。

4.学校专业录取以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为原则,根据考生投档成绩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按考生专业志愿录取,各专业志愿间不设级差分。在考生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优先满足外语成绩高的考生志愿。

5.为确保考生利益,降低退档风险,我校在本科第一批平行志愿录取时,凡是投档进入我校的考生,只要考生愿意服从专业调剂且体检符合录取要求,我校实行“进档即取”的政策。

以上就是大学路为大家带来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公布本科2019年在沪招生计划,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公布本科2019年在沪招生计划”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高考500能上什么学校

高考500能上什么学校

时间:2024年06月21日

热门高校 更多




联系我们 - 课程中心
  鲁ICP备18049789号-7

2020大学路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